正文 奸臣費仲、尤渾(一)(2 / 3)

武宗的父親,是明孝宗。盡管身為皇帝,但說起來明孝宗的身世,確實很可憐的。他的父親是明憲宗成化皇帝,雖然後宮女性很多,但他偏偏寵愛一個比他大十九歲的萬貴妃。萬貴妃的年齡比較大了,不能生孩子,又非常狠毒忌恨別人,如果她聽說後宮有哪個女性懷上了孩子,就一定要把那個孩子弄死。在他的積威之下,成化皇帝一直都沒有孩子。孝宗皇帝的母親紀氏,是一個普通的宮人,偶然一次機會被成化皇帝看中,有了孩子。為了保住自己和孩子的性命,在別人的幫助下,紀氏小心翼翼地帶著孩子躲躲藏藏,直到孝宗六歲時才讓他和父親成化見麵。他被立為皇太子,但這也沒能讓他的母親躲過災禍。

孝宗弘治皇帝身體不好,三十六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臨死之前,他把太子朱厚照托付給大學士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位閣臣。然而,由於孝宗平時對兒子照顧不夠,也沒有安排一個得力的師傅教導他,朱厚照從小就與那些小內監混在一起。宮中的小內監個個都引誘著他胡鬧,朱厚照便也成了一個隻顧自己遊戲玩樂而將國事兒戲視之的荒唐皇帝了。

由於父親去世較早,正德皇帝朱厚照登基時年紀並不大,不滿十五歲。一個心性未定的少年,又驟然大權在手,君臨天下,身邊沒有得力的親信引導他走上正路,反而是一些內監引誘他胡鬧,自然國事日非。朱厚照身邊受寵的內監很多,其中最受寵的有八個人,被稱為“八虎”,而其中以劉瑾更為陰險狼狽,成為其中的首領。

劉瑾等人引誘朱厚照專心歌舞、遊獵等遊戲,後來又勸他微服出遊,去試試外間的各種歡樂。自小拘在皇宮中的朱厚照有了這種樂趣,自然對這些內監青眼有加,不斷地予以擢升。於是這些內監們紛紛為正德皇帝出了很多餿主意,什麼讓內臣監守獻銀子啦、大辦皇莊啦,種種弊政都被提出來了,一時之間,京畿內外騷動起來。

這下,被委以重任的內閣大學士們坐不住了,他們輪番進諫,後來,一大幫廷臣也都給給上疏,要正德皇帝殺掉“八虎”。後來,他們還約定要一起在第二天采取集體行動,給皇帝施加壓力。但是,總有人見風使舵,為自己謀取利益,吏部尚書焦芳一向鑽營取巧、攀援依附。焦芳覺得,皇帝好象對大臣們要他殺掉自己的近侍感到很不滿意,於是,焦芳馬上感到自己的機會來了,他馬上想方設法去見劉瑾告密,把第二天的事告訴他,還替他出主意,讓劉瑾等人去找正德皇帝。劉瑾等人一聽,著了慌,立即跑到武宗那裏哭訴,挑撥離間,勾起皇帝的怒火。焦芳一下子就與劉瑾等人勾結起來了,而且,劉瑾等人也獲得了皇帝的庇護。於是,三個閣臣隻得請求辭職,而那些得罪了宦官的大臣們都被劉瑾一夥肆意打擊,遺留下來的職位都被分派給他們的黨羽。

劉瑾等人權勢極大,後來還是同為“八虎”之一的張永將他鬥倒。但武宗並不能離開這些人,他很快就賞識另外一個寵臣--宦官錢能的家奴錢寧。本來朱厚照的年歲與錢寧差不多,但他居然就把錢寧收為幹兒子,並賜以國姓讓他也姓了朱,改名叫朱寧了。要知道,賜國姓可不是一個小事,這是極大的恩賞。明末著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因為功勞極大而被賜以為姓,人稱“國姓爺”,由此可見一斑。

錢寧隻是一個佞臣,也被賜為國姓,成了武宗的幹兒子。他當然知道這是個飛黃騰達的好機會,很開心地認了這個年齡不相上下的爸爸。錢寧能幹什麼呢?他的強項就是給武宗找來許多西域的番僧,這些番僧的拿手好戲,是房中術,他們教武宗這個玩意兒。有了房中術,錢寧又陪著武宗到處找女人。他還勸武宗修了一座離宮,這就是臭名遠揚的“豹房”,是武宗君臣恣意淫樂的地方。

錢寧這麼想方設法地讓正德皇帝花天酒地,但正德皇帝似乎被他迷得暈頭轉向了,不斷給他晉升官爵,甚至邊他六歲的兒子,也都當上了都督這樣的高官。他還與寧王朱宸濠相勾結,朱宸濠起兵造反,得益於錢寧之處很多。

後來錢寧又被江彬鬥倒了。江彬本是大同的軍官,一向野蠻粗暴,悍勇無比。由於正德皇帝愛胡鬧,所以對大名鼎鼎的江彬倒也是渴望已久,一見江彬,便為之傾倒,馬上寵信無比。為了獲得武帝正德皇帝的歡心,江彬為正德皇帝想出了不少胡鬧的花樣,比如,引正德夜間微服外出,又讓他以普通人的身份到各處去嫖妓女。這下可投合了正德皇帝那喜歡新奇刺激的脾氣,江彬得寵,可就有點兒超出錢寧之上。

有一次,正德皇帝一衝動,就想跑到老虎欄裏去抓隻老虎出來。他讓錢寧跟著他去,錢寧有點發怵,躲在朱厚照的後麵。老虎一看到有人進來,馬上衝過來。朱厚照有了危險,但錢寧不知道是顧惜自己的生命還是嚇壞了,呆呆地站著。後來學是江彬膽子大,一下子衝上去,把那個老虎嚇住,這才沒發生什麼不測。當然,朱厚照還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在江彬麵前吹牛:“你不上來,我一個人也會把那隻老虎鎮住的。”但俗話說得好:功高莫如救駕,計毒不過絕糧。就算朱厚照真的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但對於奮不顧身衝上來的江彬還是很有好感,當然,無論是認為錢寧不救他還是認為他膽小,自然也就跟著對他就看得薄了。

當然,後來江彬也被殺掉了。但是,這些奸佞不僅引誘武宗朱厚照胡作非為,而且自己也大肆貪財。《明史?食貨誌》就記載,“武宗即位逾月,即建皇莊七,其後增至三十餘處。諸王、外戚請求及奪民田者無算。”他手下劉瑾貪財不說,還在他家裏搜出了玉璽、玉帶等違禁物品。錢寧抄家,居然抄出了玉帶二千五百條,黃金十幾萬兩,白銀三十箱,邊胡椒都抄到了好幾千擔呢。江彬的家資也不遑多讓,據說共抄出了黃金七十櫃,白銀二千二百櫃,另外還有其他珍寶不計其數。

劉瑾與錢寧都是被武宗殺掉或是關起來的,江彬也在朱厚照死後,便被殺掉。但他們的胡作非為,也並非完全是自己的意願。實際上,他們隻不過是幫朱厚照出主意而已,真正帶頭胡鬧的,卻是那位精力旺盛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朱厚照喜歡好勇鬥狠,一身的精力無處發泄,又被困在無法無天的皇帝寶座上,其危害自然不可小視。如果說,他經常與虎豹搏鬥,還隻是個人行為,那麼,他的私自外出遊樂,則給小民百姓帶來了許多騷亂,而他對江山的治理,則更是危及天下的巨害。

比如說,江彬不斷地向朱厚照吹風說,宣府的樂工很好,又盛產美女,那地方是邊關,能碰到外族入侵,有仗打,這可比在宮裏裝模作樣地檢閱不一樣,再說,那地方寬闊,不象大內,紫禁城雖然是中國最大的宮殿群,但畢竟比不過大草原。再加上宮內受到文武大臣的阻攔,不如在邊關那樣玩得盡興。

樂工、美女、打仗、縱馬、盡情盡興地胡作非為,這可對了朱厚照的心思,他很想闖出去試試。正德十二年(1517)他帶著一幫人,悄悄地遛出皇宮,奔宣府而去。第二天,首輔帶著大臣入宮,才發現皇帝居然偷偷地“跑”了,他們急急忙忙追趕,直到沙河鎮才把明武宗趕上。首輔梁儲攔住馬頭,請朱厚照回宮去,但朱厚照堅決不肯。君臣一大幫人就這麼吵吵嚷嚷地堅持著,拉拉扯扯地就來到了居庸關。居庸關的巡關禦史叫張欽,他也不是平庸之輩,他早知道了這一切,吩咐關緊大門,就是不放朱厚照出去。明武宗沒辦法,因為梁輔等人不敢硬拉他,可是居庸關卻飛不過去,他隻好怏怏地回到紫禁城。

但明武宗可是個倔脾氣,回京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張欽調離居庸關,改派太監穀大用去鎮守。張欽他一時也找不到錯處,不能懲罰,但調個地方總是可以的。穀大用是“八虎”之一,自然聽朱厚照的。所以沒過幾天,明武宗又微服化妝“出逃”了,這次比較順利。居庸關的穀大用也早就跑出來歡迎,明武宗吩咐他,要是大臣們追過來,這次可要把他們都攔在關外,可別讓他們眼上來嘮嘮叨叨了。

到了宣府,江彬早就布置好了地方。因為在外在,明武宗沒啥正事兒,那幫大臣也不在跟前,朱厚照可就省心了,能夠專心致誌地玩樂。江彬每天都陪著明武宗到處閑玩,夜裏他們還到各處亂闖,有的時候就闖入別人家裏,專門看人家的閨房,如果碰到好看的婦女,便動手搶人,帶到行宮裏恣意淫樂。能夠這麼放肆地胡鬧,朱厚照非常開心,他覺得這裏比紫禁城好,讓他有回家的感覺。

更讓明武宗開心的是打仗。因為北方蒙古人還很強大,經常前來騷擾,和明朝邊防部隊發生了衝突。明武宗可真是磕睡碰上了個枕頭,心裏頭那個癢癢被撓起來了,他開心極了,馬上就決定也要前去參戰。皇帝前去親自打仗,這可是個大問題,因為明朝可是有先例的:明英宗朱祁鎮聽信宦官王振的話,親征蒙古,結果大敗虧輸,自己都成了俘虜,這就是著名的“土木之變”。

武宗的運氣還好,因為蒙古人不是蓄意大舉進攻,而隻是小規模地騷擾。武宗朱厚照帶著明軍死傷數百人,斬獲了敵人首級十六個。不過明武宗不管這些,他給自己另取了個名字,並封了個官職:鎮國公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他向朝廷報捷,又以朱壽的名義,向那個不在北京的武帝正德皇帝朱厚照上奏,同時又以皇帝的身份給“朱壽”加封官職、賜以物品,自己報告自己,自己封常自己,搞得跟演戲一樣。他就是在這兒戲胡鬧中獲得莫大的樂趣。

後來,寧王朱宸濠據南昌起兵造反,結果被王守仁撲滅,先後四十三天。明武宗開始聽說有人造反,居然很高興,因為他覺得又可以過一把領兵打仗的癮了,於是他又以大將軍朱壽的名義,準備出征。沒想到他走出北京不遠,選擇就被撲滅了,可讓他大為掃興。他居然就派人前去告訴王守仁,讓他把寧王放了,朱厚照要親手抓住他!

王守仁沒有這麼糊塗,拒不執行,朱厚照可不管這些,照樣帶著大軍浩浩蕩蕩南下,一路上搶男霸女,無所不為。待到他盡興之後,從南京北歸,船過清江浦,他就在船上釣魚,翻了船。落水的明武宗倒是很快被人撈起來,但他受了涼,再加上以前荒淫無度,身體也不行了,於是病情加深,最終終死,年僅三十一歲。由於他生活過於荒淫,既沒兒子,又沒兄弟,隻好從朱氏宗支中尋找一個最親近的親王來繼承皇位,這才有嘉靖皇帝即位。

曆史上,昏君很多,他們在位,生活腐化荒淫,而與之相隨的,便是身邊或是美女相伴,或是奸佞隨行,要麼幹脆就是五毒俱全。象秦二世胡亥寵信趙高、隋煬帝寵信宇文述等、北宋末年宋徽宗寵信蔡京為首的“六賊”,至於明朝諸帝更是昏庸無能的居多,宦官及奸佞為禍更烈,象王振、汪直、劉瑾、嚴嵩、魏忠賢等,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象賈似道與錢寧諸人,恐怕也隻是其中的普通者,甚至還不一定是最突出者,但即使如此,其所作所為,給國家帶來的災難都是令人觸目驚心的。

《封神演義》的惜墨描寫

《封神演義》裏的紂王,是商代最末一位皇帝,也是一位著名的暴君。與曆代暴君一樣,他的身邊,既有紅顏禍水妲己,又有奸臣費仲、尤渾。不過,《封神演義》裏突出的是商紂王,以及作為“狐妖”的妲己,對費仲及尤渾的罪惡似乎並不十分在意,但書中的描述也充分顯示出了奸佞之臣的普遍生存狀態。

嚴格說來,《封神演義》中的費仲、尤渾,並不像別的曆史演義著作或曆史傳說中的奸臣那樣,成為禍國殃民的主力。費仲、尤渾二人出場雖然早,但下場也快,《封神演義》全書分為一百回,費仲、尤渾在第四十回一開始就被薑子牙給斬了。可以說,在為禍國家方麵,妲己與商紂王一直扮演著主要角色。當然,在別的曆史故事中,紅顏禍水與昏君也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