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3 / 3)

在選材之後,中心的環節是構思。報告文學是以真人真事為其原材料的,較之別的文學樣式,它的局限性更大。這樣,就使得構思在報告文學中具有更特殊更奇妙的作用。真人真事,倘若不能借助文學的構思,借助思維過程中合乎邏輯發展的想象力和聯想力,是不可能具有藝術魅力的。報告文學高度的文學性,是為更充分更強烈地表達新聞的真實性,而不是改變新聞的真實性本身。報告文學理所當然地排斥虛構,卻熱忱地汲取和借鑒文學的其他表現手段和技巧。

從報告文學的創作現狀來看,多數作家在進行藝術構思時,突破時空界限,攝取人物經曆中最富個性色彩和情趣的幾個片斷,置於特定的曆史環境和人物命運的背景下加以展露,充分寫出有豐富心靈和性格的人物形象來。而藝術構思的媒介物,常常是采用小說結構的縝密,電影的跳躍、交錯,詩的想象和聯想,散文的情境……從而極大地加強了作品的文學性。構思巧妙的報告文學作品,可以與其他最優秀的文學作品相媲美。有的完全可以把它當作精美的小說來讀,如《癡情》、《一個人和他的影子》;有的又可以把它當作真摯的抒情詩和散文篇章來讀,如《一封終於發出的信》、《大洋的彼岸和此岸》、《中國姑娘》,則是很精彩的電影文學腳本。《大雁情》、《揚眉劍出鞘》、《祖國高於一切》、《哥德巴赫猜想》、《亞洲新大陸的崛起》、《劃破夜幕的隕星》,既是報告性很強,又是講究剪裁、構思和布局的佳製。以往的評論文章,在談及《一封終於發出的信》時,往往忽略了“我”在作品中的位置。這篇報告,以“我”的主觀情緒為中心線索,連綴著其他的生活場景和人物畫麵,將人類在原始野蠻政策宰割下,所存留的最崇高最優美的人性,人性美宣泄得淋漓盡致,沉婉深摯。試想,如果這篇報告沒有“我”對親人的思念、眷戀的感情流貫全篇,而是孤立地去寫革命家陶鑄高尚的人格,能收到現在這種催人淚下,令人震顫的藝術感染力嗎?以前的評論文章往往把成功純粹歸結為作者的文筆、感情,其實,根本之點在於別具一格的構思,這是引發和啟動一切的軸心。

報告文學的語言,應該比別的文學樣式有更高的要求。所謂文學性,最終還得靠語言來實現。如果采用通常的報紙新聞報道式的語言,那將是乏味的,無法卒讀的。報告文學作家,要建立和形成自己特有的語言風格——格調、色彩、語韻、節奏……

黃宗英的報告文學,注意創造雋永、蘊藉的物我交融的情境,她的語言質樸、清峻、娟秀。理由最早是寫小說的,他的報告文學講究故事、情節的謹嚴,人物心理和性格的豐贍,語言綺麗、奇譎。還有不少報告文學作家,本身就是詩人,或從寫詩轉為寫報告文學,他們的語言也有各自的特色。詩人徐遲的報告文學大氣磅礴,如行雲流水,熱灼的感情中展開豐富的想象,抽象的思維常被神奇地詩化,形象化。詩人柯岩的報告文學,注意語言的詩美和意境的創造。陳祖芬是從寫詩開始走上文壇的。她的報告文學語言熾熱,主觀感情色彩濃烈,激情中洋溢著哲理的芬芳。這與其作品昂揚的格調和撼人的思想力是相吻合的。羅達成是寫詩的,他的報告文學的許多片斷,如果單純抽割出來,就是一首首優美的抒情詩。郭寶臣也是寫詩的,詩的語言常常不期然地嵌進了他的報告文學。楊匡滿是有成就的詩歌評論家,他的報告文學語言,既有詩人的激越呼喊,又有評論家的冷靜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