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李瑞英的采訪是因為一次活動中她的出現:完全忘記了是什麼活動但可以肯定是和煙台的農民企業家有關。現在想想那時的企業家也真好,根本不要求你再給他們的“派生稿件”中增添什麼企業內容。於是我們稿件寫得很放鬆——我甚至能在稿件的末尾增添一筆“薛飛和妻子現在在幹什麼”的看似閑來之筆:當時“天安門事件”中聞名的薛飛的命運還是廣大知識分子很關心的。
後來的蓬萊“和平頌”活動讓我采訪了不少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但無論是采訪大氣的朱軍,還是采訪文雅的文清,抑或是采訪自信很高的鞠萍,我都把他們作為了“明星”而不是中央電視台主持人——這樣的采訪無疑沒有了同行的隔閡:我後來才明白,有時候把距離拉大反倒是一種距離的拉近!
采訪水均益、王剛是朋友介紹作為應酬出麵的,采訪董浩是一次偶遇完全“短促突擊”的,采訪李保樂是因為我和他同台主持煙台體育館的一場“中國十大歌壇明星晚會”。而所有的主持人采訪,我都在完成既定采訪任務的同時,解決了自己在主持生涯中產生的一些疑問和迷惑——這讓我在完成新聞工作的同時升華了自己的“業餘兼職”——我在主持人的生涯中逐漸開拓了自己發展了自己——那些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誰也不會想到,他們的接受采訪也是成為我良師益友的絕佳機會;我很感謝他們呢!
但是他們都不知道我也是煙台的主持人之一。直到陳偉鴻到煙台參加“華夏大廈”的宣傳儀式後,他們才知道原來我也是他們的“行業人士之一”。陳偉鴻那天在我們報業集團會議大廳裏毫不吝惜他對我的讚美之詞:“我們一直知道咱們煙台是藏龍臥虎質地,今天發現還有口才這麼好的主持人,您千萬別去北京,您要是去的話我就失業了。”而他的搭擋央視新聞頻道《今日觀察》評論員張鴻也在台上台下讚揚我說“我一定要推薦您到央視去當主持人。”
他們不知道:真要去了北京,我不會打怵在中央電視台幹主持人的——因為我接觸了那麼多的央視主持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更多的自信!
6.唐國強的題辭
很多人知道我的《傳奇長島》再版本的封麵題詞是著名藝術家唐國強給我題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唐國強還給我有個題詞:“浩洋公司”:他一直說我應當搞個文化傳播方麵的公司。
2009年9月,在電視連續劇《東方》的開機儀式上,作為總導演上台發言的唐國強,開篇就是對我的感謝:“我能到煙台來拍攝《東方》,我們《東方》劇組的幾百號演職人員能到煙台來舉行開機儀式,我首先要感謝的是《煙台晚報》的著名記者尹浩洋……”
這讓當時出席開機儀式的很多浙江濟南的記者會後好一頓采訪我:誰不想弄點兒“內幕新聞”?我告訴記者們,不管今後我的生活怎樣,唐國強都可以算是對我的生活發生了重大影響的人。但是我們的交往卻是很平淡的開始。
2007年的一天,我的朋友劉愛萍、張東強一起約請我“采訪一下唐國強”。我的第一反應是“唐國強終於回到故鄉了?”因為此前我熟悉的全國人大代表唐與山提起過,他每次到北京都會約請兩個他煙台福山東陌堂的兩個“男文女武老鄉”,奧運會舉重冠軍唐功紅和著名演員唐國強!
但是當時很多煙台百姓們不知道這個。於是我帶著濃鬱的興趣參加了唐國強第二天參加的活動:到張裕參觀,到張裕卡斯特酒莊參觀,到煙台開發區參觀,會見煙台一些領導和鄉裏……
我把專訪文章用兩個整版的篇幅在《煙台晚報》刊登了出去。我以為完成了朋友對我的囑托,唐國強不會再和我的人生軌跡發生交叉了。
但後來大學同學和現場朋友相同內容的傳達,讓我對唐國強產生了極大的好感。
在青島,唐國強和一些朋友們聚會時,話題不知道怎麼的轉移到了記者身上。有青島朋友說“現在記者真是不怎麼樣:他采訪你卻不尊重你。你說10句話他給你斷章取義發表4句,有的你沒說的他也胡編!”唐國強當即反駁道,“也不能這樣說。我這次在煙台就遇到一個好記者:我開始以為是個朋友介紹的朋友,也沒說采訪什麼。隻是激發我和他的聊天興趣。結果吃完了中午飯,下午人家就給我一篇將近一萬字的文章給我看!你看人家這個工作效率和方法!最主要的是,我以為沒有記者在場,長篇大論了他的提問‘為什麼男演員大多在中年才出彩?’我表揚了一批明星,也批評了一個明星。可人家那個記者發稿時,把我表揚人的話語都刊登出來了,唯獨把我批評的那個人的名字隱瞞了!這要是狗崽隊來采訪,抓住這一個就能鬧得滿城風雨!”
背後聽到大明星這樣表揚我小記者,我確實很感動。於是以後唐國強再到煙台的時候,唐非我不接受記者采訪,我也很高興地“包攬”了唐在煙台的所有報道活動。唐國強在臨沂拍攝《顏真卿》從馬上跌落受傷後,我還專門到北京301醫院去看望了他。
就是因為互相熟悉了,所以後來我的《傳奇長島》再版時,我就鬥膽請求了唐老師給我的書題辭。也就是那次題辭,讓唐國強注意到了長島,也就是因為唐國強的強烈推薦,《東方》劇組的投資老板和製片人、總美術師跟隨著我到了長島、煙台市區好一個考察。然後就是《東方》浩浩蕩蕩地在煙台拍攝了兩個多月,然後就是《東方》熱播的時候,煙台百姓們驚喜地發現:什麼台灣島、什麼美國澳洲歐洲、什麼舟山群島海南島,什麼重慶監獄……那些逼真的外景地全都是他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煙台景觀!然後就是《煙台晚報》趁機開辟了一個專欄讓我寫兩年前拍攝的逸聞趣事,以至於我的朋友們說那一個月是“晚上看《東方》(電視),白天看浩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