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煙台晚報》後心理受的第一個“苦”就是上街頭賣報紙!
報童眾多的現在,街頭賣報紙有什麼受苦的?別忘記那可是1992年,那個煙台街頭還沒有任何報童的時候,那個煙台人上街擺攤都要羞愧的年代,那個煙台百姓還沒有接受街頭買報閱讀的歲月。而我呢?我不是大學剛畢業的實習生,我也不是從來沒幹過記者的”毛頭小子”——至少在《華夏酒報》已經習慣兩年了“無冕之王”的虛榮,我還是在煙台最”牛”的煙台二中做過一年半的“師道尊嚴”的教師!
我怎麼能上街做一報童狀?!
所以當領導布置所有編輯記者都要手持當天的《煙台晚報》上街頭吆喝賣報時,幾乎所有的眼光都盯住了我——所有招聘來的記者編輯中我是年齡最大的。也算是眾多招聘記者中“最有新聞資格”的人。我不能說我上街了大家都能上街,但我知道,我不上街我後麵那些人們肯定都有不上街的理由!
望著領導殷切的目光,感受了背後孫洪威老師的催促的目光,當然也隱約感受到了有些人的期待我拒絕,從而讓他們或輕鬆或“看笑話”的神態。我沒有表現出猶豫,當場表示我願意為《煙台晚報》幹一次“報童”。
說實話,願意幹是一回事,真正幹又是另外一回事,幹上去了的體會和感受又是另外一回事。
滿腔的熱情,精心編排好的推銷詞遇到的是炎熱天氣的折磨和極大反差的冷漠冷言“殺傷”。賣不出報紙不是最大的打擊,遇到熟人尤其是熟人表現出的不理解乃至冷嘲熱諷,那才是最難受的。“你不是在外麵幹記者兩年多了而且混得不錯麼? 怎麼犯錯誤了?”“你們不發工資指望賣報當工資?”“恁《晚報》就是這樣起步的?早晚混不下去了!”
但是也許當年從省城到農村去教學我已經習慣了別人的冷嘲熱諷,也許骨子裏我就有種倔強:你越說我辦不成的事情我越要辦成!也許我年齡比一般招聘記者偏大心理抗打擊能力也比較強,也許創辦新事業的熱情足可以抗禦任何非主流的阻攔。我不僅堅持了街頭賣報的舉動,而且憑借著幹導遊幹教師養成的“語言推銷能力”和“對各種人各種心理察言觀色”的能力,我的街頭賣報的成績也越來越出色,以至於後來有朋友開玩笑“你幹脆去幹個報童公司專門培養大家賣報算了!”
後來記者生涯中再遇到體驗報道的時候,無論扮演什麼角色我都能勝任了。有一年我們準備“八一特刊”要求記者們都分別下去體驗軍人角色,回頭把稿件上交的時候,領導笑稱“明顯看出還是浩洋沒有心理負擔”:因為我的同事們體驗照片上不是少校就是中校的軍銜,唯有我很認真地做了回“上士”:我覺得當年那麼講究麵子的時候都上街賣報做過“報童”了,還有什麼不能擔當的?
4.初生的老牛也不怕虎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煙台晚報》創刊初期,我們那些年輕的編輯記者們就都是那樣的心態了。
但我不是“初生牛犢”了:第一我招聘人員中年齡最大——比一些正式記者編輯都年齡大;二來和那些隻做過通訊員甚至沒發過稿件的人相比:我已經有了兩個報社的鍛煉,也是發表過很多新聞作品的“業內人士”了。無論年齡還是業務,大家都稱呼我“老牛”了。
老牛,當然是“不用揚鞭自奮進”沒有退路的。於是年齡偏大新聞從業年齡不大的我便成了“初生的老牛也不怕虎”了。“虎”主要是指困難,但也有不少年輕同事們背後通稱的“當官的都是老虎——不好惹”。好像年輕記者進入行業都有一種初始感覺是怕采訪領導:一怕領導對自己“擺官架子”,二怕采訪不當惹得領導生氣,三怕接受采訪了也全是官話套話沒有新聞素材可用。
但我沒有過“怕”——當過導遊也在《酒報》的時候接觸了一些官員的我,對官員天生就沒有畏懼之心——相反在中學教師的位置上看到的“領導家長”們,大多給了我和藹可親的形象感覺。再加上我1989年就加入了民主黨派的“民盟”,對官場的“害怕”或者“趨之若鶩”根本沒有興趣。於是,我很快就成了“老虎”們青睞的記者。
剛剛到《煙台晚報》的時候,重大新聞采訪或者說會議報道都是我們的新聞部主任或者幹脆副總編去采訪的。但是沒有幾次以後,市領導就具體點名要求“尹浩洋記者明天到市府禮堂(或者毓璜頂賓館等等)開會寫稿”了。無它:我寫的會議稿件確實和當時一般的日報記者寫法不同。因為我牢記多年老報人的三個總編們給我的提醒:咱們是晚報,寫稿子主要是貼近生活貼近現實尤其是要貼近讀者——要時刻關注於‘讀者想知道什麼?’!”
沒有官場的壓力確實讓我寫會議稿件沒有私心。每次我去開會寫稿,接觸到會議主題就開始想:這次會議怎樣切個角度進去?怎樣讓普通讀者老百姓願意看喜歡看?我抓點兒什麼最關係老百姓的寫作角度?於是我的會議稿件幾乎從來沒有“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召開了重要會議,市委書記在會議上指出……他又指出………他還說……最後他強調……”的僵硬死板的套路。我的會議稿件總是從當時的百姓角度出發,我的領導活動稿件也盡量采用“現場感”很強的“如臨其境”的寫法。
比如1993年12月3日煙台市委召開七屆八次全委(擴大)會,第二天的《煙台晚報》頭版上,我寫的會議召開的消息是醒目簡捷的大標題一行,下麵則獨具心裁的6個小標題讓讀者們不得不看:“六類小店對百姓開放”“八種權利也將下放”……然後後續的晚報頭版又以“振奮者……疑慮者……”報道了煙台的上上下下讀者們對這次市委全委會的熱烈反映。比如市政府號召進行“騰龍落鳳“工程要搬遷市區工廠,我寫的稿件開頭就是“以後煙台市區的工人們可能每天要到福山或者開發區上班了……”這樣的開頭語。寫本市委書記第一次明察暗訪煙台市區市容的長篇通訊,開頭就是“昨天晚上很多市民的晚餐桌子上肯定有一些重大新鮮話題:市委書記暗訪到了他們家中和周邊,他們向市委書記當麵反映不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