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孟的印象中,這位馬三保一直都是畢老板的忠實仆從,而在古代社會中,進大戶人家當仆人的多是貧困之家,沒有條件去讀書認字。
因此,仆人和讀書這兩個字,很難讓人讓兩者進行聯係起來。
“劉仙童,我自幼在畢老板家中當仆,東家見我聰慧,便教我讀書認字,故而也曾閱覽過不少仙賢之書。”
“上次和東家來過一次,便對您書店裏的書籍有了興趣,今日得此機會,也想買上一本進行閱讀。”
聽馬三保這麼一說,劉孟立即明白了對方意思。
“都說為富不仁,我看這位畢老板一家真是人好心善。沒事三保兄弟,來的都是客,你隨我下樓,看看你想買什麼書。”
劉孟將馬三保帶到樓下,指著書店大廳裏的一排排書架,詢問著。
“三保兄弟,你看你喜歡哪個類型的?”
馬三保並未進書架之中進行尋找,他的心裏早就有了目標。
“仙童,第一次前來,我曾在地上收拾書本的時候,瞧見一本叫什麼航海的書,不知道這本在哪本書架之中?”
劉孟試探地問道:“大航海時代?”
馬三保立即連忙點頭,“對對,就是這本,勞煩仙童帶我去看一下。”
劉孟心裏不解,這馬三保不過一個普普通通的仆人,怎麼會對航海的書產生興趣。
不應該看什麼厚黑學,人情世故這一類的書以便更好獲得東家賞識,亦或是經商之道這種,好成為東家身邊好助手這一類的書籍嗎。
雖然內心疑惑不已,但是劉孟仍然帶著馬三保來到了地理類的的書架處,在一番搜尋之後,將一本《大航海時代的書》從中取了出來。
看著一直心心念念的書出現在麵前,馬三保的臉上露出欣喜的神情。
“正是這本,上次回去後,便一直心念已久。”
“你怎麼會對航海感興趣呢?你又不是船家。”
劉孟忍不住問道。
見仙童疑惑,馬三保沉思片刻,緩緩解釋道。
“仙童有所不知,我在東家為仆之後,便一直跟隨他們家生意走南闖北,也正是這段經曆,讓我長了不少見識。”
“也正因此,我養成了喜動難靜的性格,不喜歡長年累月悶坐在房院之中,更喜歡去房門之外尋得天地。”
“天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聽完馬三保的解釋,劉孟不禁重新開始打量起了麵前之人。
本以為馬三保身為仆人,每日的工作便是服侍伺候畢老板一家,不是端茶倒水,就是打掃房前屋後罷了,不成想,對方看似不多話略顯安靜的外表之下,卻有著一顆躁動的冒險的心。
尤其最後一句,天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更是說出了後世多少牛馬的心聲。
“對,你說的沒錯,這天下很大是要去看看,人生不應該被柴米油鹽困住。”
劉孟給予了肯定,又同時疑惑道。
“所以,你向往大海的另一邊?”
馬三保不好意思的撓撓頭,笑著說道:“因為沒有去見過,所以便是向往罷了。”
當看見馬三保的眼中,滿是對航海的向往,劉孟便將書遞到對方手中。
馬三保欣喜若狂,連忙翻閱起來。
———大航海時代,源自於歐洲中世紀晚期,當時歐洲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爆發式增長的人口,使得對各類商品的需求與日增長,尤其是對於東方商品的稀缺,加上奧斯曼帝國崛起,牢牢控製住絲綢之路,種種阻礙之下,尋找新的貿易通道促使了歐洲各國將目光聚焦在了海上,由此開啟了大航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