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首頁的這段開篇語,馬三保看的有些不解。
“仙童,歐洲是什麼地方,還有這奧斯曼帝國。”
“歐洲是地球的另一邊,地球就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其實我們生活的世界並非是你們認為的天圓地方,這天下也並非隻有大明。”
“奧斯曼帝國同樣是位於地球的中亞地區,也就是穿過安南後的一片區域。”
聽著劉孟的解釋,馬三保陷入了震驚之中。
“你是說,咱們生活這片土地,它是圓的?”
劉孟點點頭,同時從書架中找到了一塊世界地圖給對方展開。
“你看,這是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這裏就是歐洲,這裏是非洲,這裏就是中亞,奧斯曼帝國就在中亞地區。”
“而咱們的大明就在這裏,也叫做亞州。”
馬三保的眼睛瞪的要多圓,就要有多圓。
曾經跟著朱棣南征北戰,他自詡自己不說走遍天下,也至少走了大明的一半,但是看著眼前這張世界地圖,自己所走過的地方,在這上麵顯得那般微不足道。
“這世界,真的這麼大嗎?”
馬三保怔怔地問道。
劉孟肯定的點點頭,“真的這麼大,大明的疆域跟這整個世界比起來,並不是十分突出。”
如果說剛才的科學物理知識讓自己有點兒昏昏欲睡,那麼這次世界地圖和航海的知識則是讓馬三保精神,為之振奮。
“這書中也有介紹,歐洲那邊的國家選擇航海,主要是為了尋找我們華夏國從而展開貿易。而第一位開始進行環球航海的,則是來自歐洲一個叫葡萄牙的國家,一位叫麥哲倫的航海家。”
“麥哲倫?”馬三保聽著這好生奇怪的名字,不由得來了興趣。
“對,那時候他們那邊王室很喜歡我們這兒的香料,不過他國家的國王,也就是我們這個皇帝,並未重視他,最後隻能去了隔壁鄰國西班牙,從那裏得到了資助。”
“至此,麥哲倫組建了一支船隊,開始了海上航行。”
劉孟一邊講解著,一邊用手在世界地圖上指著方位。
“麥哲倫先是經過大西洋,抵達南美洲,後又繼續向南航行,隨後到達太平洋,繼續西行,一直到我們亞洲的菲律賓,成為橫渡大西洋、太平洋的曆史第一人,但是到達菲律賓群島後,他率領的船員在登入之時和當地原住民發生了衝突,最終被殺死沒能返航到自己的國家。”
“同樣出色的,還有一位叫哥倫布的航海家,他同樣出生於歐洲的意大利國家,帶領著三艘船隻,在海上曆經69天,抵達了巴哈馬群島。”
劉孟指了指具體位置,繼續說道。
“他一生一共進行了四次航行,首次行行便發現了新大陸,後麵三次更是抵達美洲,為歐洲開辟了新的貿易航線。”
聽完這兩個航海家的故事,馬三保的心裏深受震撼,能夠在海上航行時間這麼久,穿越如此之多的國家和地方,見識到的場麵,何其之多。
不過這時,馬三保又同時心生疑惑,怎麼這個仙童說的都是歐洲那邊的人,難道咱們這裏沒有嗎?
“劉仙童,您剛才說的,都是歐洲那裏的航海家,難道咱們大明就沒有這樣的人嗎?”
“有啊,甚至比他們還早些類。”
聽到劉孟肯定的回答,馬三保眼裏瞬間放光,我大明哪點比那歐洲差了,怎麼可能沒有航海家,於是立即詢問道。
“此人是誰?”
“對於真正的名字,許多人眾說紛紜,但是他卻有個響亮的賜名,叫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