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宿命的封號要不要(1 / 2)

“長孫殿下,喜事,天大的喜事。”正在靜靜讀書的的皇長孫楊倓被殿外一陣叫嚷給驚擾,放下書本,一瞅,原來是王安,正領著一個老年發福的內侍進來,楊倓隻覺得這個內侍似曾相識,仔細一看,這不是自己今生皇爺爺楊廣身邊的近侍,劉安嗎?他來做甚?

“老奴,叩見長孫殿下,哦,不對,應該是燕王殿下。”說完,便給自己一個嘴巴,雖說,抽的不重,但是,以他在楊廣身邊的地位,能如此討好楊倓,已是不易。由此可見,楊廣對這位皇長孫殿下的寵愛程度。

“什麼事,竟勞煩我們的內侍監大人,劉安大人啊,我皇爺爺身邊片刻都少不得你的啊!”楊倓如果被這個內侍劉安,一碗不算迷魂湯的迷魂湯給迷糊了的話,就白費了從朱允炆到楊倓的華麗轉變。來世朱允炆的經曆,已讓楊倓清醒,太監、宦官,這個與皇宮一起存在的事物,是多麼的悠久,別看他們的力量無關緊要,可是在關鍵時候,往往都能給你沉重一擊。

大太監劉安,一聽皇長孫楊倓的話,就知道這個小兒不好對付,“往常聽說他讀書用功,是個讀書的料,可也沒聽說過他沒這麼會說話的啊,怎麼落了次水,人開竅了啊!難不成雜家也去落次水。”劉安一想現在不是胡思亂想的時候,便壓住心中的牽牽繞繞,躬身的回答到,“殿下,就在昨日,皇上已下旨,加封殿下為燕王。隻是看著昨日夜色已深,若來傳旨,恐將殿下驚喜,這不,就耽擱到現在才來給殿下報喜。”

楊倓聽到,原來是昨夜自己這位皇爺爺楊廣加封自己旨意,便要起身躬領。內侍劉安一見皇長孫要起身躬領聖旨,便急忙說道:“長孫殿下,不用起身,皇上有旨,說殿下,大病初愈,無需多禮。”說完,便徑直從懷中一卷黃色錦娟,用那公鴨般的嗓子朗誦:“朕欽承命曆。雖太子早逝,然太子長子,朕之長孫,少小聰慧,明五德,通經義,兄友弟恭,賢良穩淑,特加封燕王,賞千金,賜良田千畝。奉敕如右,牒到奉行。”(怎麼不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如果你有這個問題,你就被國產電視劇的編劇給禍害了啊,曆史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是明朝才出來的東西,不過主角會提前把這句話帶到800年前的隋朝的滴。)

“孫兒楊倓,領旨謝恩。”楊倓雙手恭敬的從內侍劉安的手上,接過聖旨。別看楊倓現在臉上一臉欣喜的模樣,可是內心是滿肚子的不情願,若不是劉安這位皇帝的內侍在,他都要嘀嘀咕咕的說開了,“封什麼不好啊,非要封個燕王,楊廣,我今生的皇爺爺,你給我封個秦王也行啊。好吧,秦王,這麼個封號已經有了,那齊王,楚王,魏王,趙王,這些封號不都是還空著的嗎?怎麼老不死的,被封了個燕王。想當初,皇爺爺封朱棣為燕王,自己是皇長孫。現在給我封個燕王算什麼事啊?”

楊倓領了旨,看著劉安,滿臉的笑容,就知道這個老不死的太監在討賞,兩世為人的他,怎麼不知道,太監愛財。太監六根幹淨,不能人道。對與他們來說,弄權和弄銀子,就成為了他們活在世上的唯一樂趣。可惜,在楊廣這位千古暴君麵前,弄權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楊廣雖然暴虐,但是他事必躬親,每件奏章都要自己批複。太監,對於他而言隻是身邊的一條狗,隨時都可以換掉。這麼一來,服侍在楊廣身邊的太監們,這幫被其他小太監羨慕的大太監們,隻剩下弄點銀子花花,這麼一丁點“小小的”追求。

這不,楊廣身邊的大太監敲竹杠都敲到了過去的皇太孫,如今的燕王殿下楊倓頭上,真是有點不知死活,若是按照以前的楊倓,將其趕出去,倒是不會。但是,將大太監劉安,一個人晾在一旁,倒是會做上一做的。要知道,你有命弄錢,總要有命花,想你太監整天出不了宮門,像你劉安都是皇帝楊廣身邊的近侍了。若是皇帝先死,你還沒死,那對不起了。你曉的那麼多皇家的事情,繼任皇帝會告訴,你都服侍先帝這麼久了,還是下去繼續服侍先帝,來人,命其為先帝殉葬。不要以為中國封建時代就沒有人殉葬了。想想皇帝若是讓哪個大臣殉葬,肯定會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不反對不行啊,否則,不知道哪天皇帝心情好,叫你也下去陪先帝。但是,太監不一樣,太監是無根之人,殉再多,都沒事,那時候你在多的錢都是別人的。若是皇帝沒死,你卻要死了,那隻有一種情況,你伺候的這個皇帝要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