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菲涅爾號上的菜鳥02(1 / 2)

2營得到的第一個任務是對一個邊境小星係進行常規巡邏:4個連分成兩個單位,營部直屬連做預備隊,從兩個方向進入這個目前隻有臨時編號2097-833的星係,檢查星係中的3個行星和一條小行星帶,不要讓蟲子從我們眼皮底下鑽進家裏。

這種任務對傘兵來說就像是喝咖啡或茶一樣平常。剛從休整狀態中“醒來”的部隊,巡邏去,“喝咖啡”清醒清醒;那些戰鬥了挺長時間,但戰鬥強度不太大,傷亡也不太多的部隊,就不用回大本營休假了,也巡邏去,“喝完茶”接著回來幹活。至於平時……很遺憾,平時我們要不是在打仗,要不就是在前往戰場的路上。

海軍護衛艦“菲涅爾號”是“火精靈”此次乘坐的戰艦,5連的1排和2排則搭乘另外兩艘同樣型號的護衛艦“普朗克號”和“塔姆號”。這種護衛艦靈活、迅速,是傘兵最常乘坐的戰艦之一。

為了能夠快速到達目的地,分艦隊在離開凡*戴克2號的軌道後就進入了切倫科夫驅動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軍艦將無法和外界聯係,而外界隻能通過追蹤空間的粒子密度估算出我們的大概位置。整個宇宙中,隻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在哪兒。

利用切倫科夫驅動旅行可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反物質發動機提供的重力很容易受到其它引力場的影響,這使戰艦內的重力隨時都在變化。想象一下,上一秒你還在健身房裏用50千克的杠鈴做深蹲,下一秒就被杠鈴5個g的重力壓在地上動彈不得是什麼感覺?有經驗的老兵都把自己綁在床上睡覺,吃飯時就吃一些麵包、熏肉類的“方便食品”。我在食堂兩次把湯潑到自己臉上之後,隻好暫時放棄了熱騰騰的美食。

還記得在征兵處,那個無腿的洛上尉跟我說過的那句話嗎?傘兵都是孤獨的。僅在“菲涅爾號”上過了100個小時,我就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了解:傘兵不隻在戰場上孤軍奮戰,戰場外的我們也很孤獨,至少我是孤獨的。

傘兵的生活和陸軍的其它兵種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總是待在地麵或地下,周圍駐紮著陸軍的其它兄弟。隻有要出發進攻另一個星球的時候,才會登上海軍的運輸艦。

而傘兵雖然歸屬於陸軍,但除了休整和補充新兵,很少回到星球上的大本營。更多的時間裏我們都和海軍一起度過:坐著他們的船四處巡邏,如果哪個行星或小行星可能有問題,就跳下去看看,發現蟲子就開始大掃除。

這種不同的安排讓傘兵和其它陸軍部隊之間存在了一個不小的代溝。可傘兵畢竟還是陸軍,陸軍和海軍平時總是有點小問題:互相看不起對方。所以在海軍戰艦上,一道俗稱“三十號隔斷”的氣密門將海軍和陸軍分割開來。除了公事之外,雙方的士兵是不能到“三十號隔斷”的另一側串門的。

同時和海陸軍雙方保持距離,而我們自己就隻有這麼點兒人,傘兵的孤獨,不可避免。

經過153個小時的切倫科夫驅動,分艦隊穿過大概11光年的宇宙,在距離2097-833星係最外側的行星5萬公裏的地方轉入聚變驅動狀態。

2097-833星係的位置有些過於靠近蟲子控製的區域。2年前聯邦軍隊將這個星係草草“清掃”了一遍,殺死了母蟲和腦子,但並沒有設置前哨基地,隻是在每個行星上放置了無人監視器,然後隔一段時間就派人過來巡視一下。

5連所處的第二單位並沒有在星係外沿過多停留,與連部和第一單位同步了一下時間後,就向2097-833星係的第二顆行星飛去。那裏的監視器顯示部分地區有不正常活動,極有可能是蟲子。

作戰命令在空降前24個小時下達。排長和軍士長到“三十號隔斷”的另一邊參加了聯席會議,回來後就把全排39人叫到了簡報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