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菲涅爾號上的菜鳥01(1 / 3)

幾十年前蟲子打到了月球,不過很遺憾,它們沒能成功打到地球——海關認為它們沒有接受過免疫注射,禁止入境。

爆發了小宇宙的人類將蟲子徹底趕出了太陽係,然後借著勝利的東風,地球聯邦在戰後幾十年內控製了整個本星係泡。300多光年,這個疆域比戰前擴大了一倍。

那幫永遠不會到戰場上親自看一眼戰爭的曆史學家至今還在討論那場戰爭該叫什麼名字,“第三次”還是“第四次”,“星球大戰”還是“宇宙大戰”?不過自“蟲子戰爭”(軍隊的稱呼)後,地球聯邦的戰備等級一直是“警戒”狀態。這是一種很微妙的狀態,平民不會感覺到它與“和平”有什麼不同,軍人則會覺得它和“戰爭”狀態完全一樣。長時間的和平讓聯邦居民們忘卻了戰爭,事實上他們確實不需要記住那些恐怖的事情。戰爭是軍人的事情,我們的事情。

這種狀態對整個聯邦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人類雖然打贏了上次戰爭,但並沒有打贏蟲子。沒有人知道銀河係究竟有多少蟲子,也沒人知道它們控製了多少個星係,更不可能知道它們的老巢在哪裏。甚至還有人懷疑蟲子的母星(如果它們有母星的話)根本不在銀河係內。麵對一個強大、未知並且可能永遠殺不幹淨的敵人,地球聯邦很有可能將“警戒”狀態一直延續下去,反正大家都習慣了。

戰爭又一次刺激了人類向外擴張的yu望——這工作一直是軍隊在幹,這也是軍隊目前唯一能幹的工作。人類總是需要新的居住地和新的原料產地,現在更需要另一件東西:戰略縱深。將蟲子消滅在院子外麵總比放它們進家裏強。可現在這活越來越不好幹了。上個十年聯邦軍隊占領了半個本星係泡,但最近的6年裏我們隻探索了與本星係泡相鄰的Loop-I-Bubble的三分之一。注意,是探索,不是占領。

Loop-I-Bubble有更多的行星適合人類居住或者開發,這對人類至關重要。這裏也有更多的蟲子,也許這兒對蟲子們也很重要。幾乎每一個我們看上的星球都已經被蟲子捷足先登。太過巨大的戰略麵(地麵上有戰線,宇宙中隻有戰略麵)也讓軍隊感覺到兵力捉襟見肘。將軍們擁有更多更先進的武器,唯一缺乏的隻是操作武器的人——我這樣的傻大兵。

第31星船傘兵師的大本營在凡*戴克第2行星上,這顆和火星差不多大的行星圍繞恒星凡*戴克運行。由於距離恒星太遠,地表日間溫度隻有零下140攝氏度左右,大氣層內充滿了各種硫化物和氯化物。盡管地表並不適合人類生存,但低溫和大氣層保住了彗星帶來的水。有巨量的冰被埋藏在這顆星球的兩極和地表下麵,人類就是依靠這些水提供的能源和氧氣在地下建立了一個巨大基地。

在地麵空港迎接我的是我今後的班長,莫哈拉上士,有著中等身材和深棕色細小卷發。他見到我的第一件事不是打招呼或自我介紹,而是站到我身邊,比了比身高——他大概到我肩膀。

“嘿,大個子,你有多高?”

“長官。199厘米。長官。”

“哇哦,看來我要讓他們送來一件加大的動力裝甲了。”上士拍了拍我,“歡迎來到“火精靈”,我是4班班長,你的班長。那麼,馬科*揚先生,我們應該怎麼叫你呢?”

“馬科……哦。長官。你可以叫我‘四分衛’。長官。”

“哈哈!”上士笑著從我手裏接過行李,領著我向停車場走去,“主力隊員啊,小子。不要叫我長官,叫我莫哈拉就可以,沙米爾*莫哈拉。你現在還不能叫我‘莫莫’,等你和我們一起戰鬥空降一次後才行。明白了?”

從空港到營地的一路上,莫哈拉向我介紹了這支部隊的曆史。331“永不哭泣”團繼承自幾百年前的一支部隊——那個時候人類還在地球上愚蠢無聊地自相殘殺。我們保留了團番號和團旗,但現在團隻是榮譽名稱,不再設有團部,每個營都直接接受旅部的指揮(有時是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