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
“你也是個錘子,就是皇上不去太師家,你去了人家太師也沒空搭理你,你算哪根蔥呀?”
“我吧,隻能算是……算是一棵……參天大蔥。”
瞧瞧人的聯想有多豐富,要不怎麼會從猴子進化成人呢。
其實,這些人根本不了解內情,這次純屬趙佶一時心血來潮故意給蔡京出難題呢。
事實證明,楊公公果然有先見之明,蔡京沒敢把皇帝當客人給擋在門外。
這也難怪,趙佶是誰呀,老太師一向把皇上當成親人一樣對待的,細細論起來比自己親爹親多了。
嗬嗬!
趙佶興致頗高,由太師陪駕,賞了一回菊、登了一回樓、望了一回遠、品了一回茶,蔡京見趙佶沒有要走的意思,傳令叫自家大廚開始準備。
菊也賞了樓也登了遠也望了茶也品了“蔡府家宴”也隆重開席了。
趙佶主位坐下,蔡京下首相陪。
趙佶見蔡門子孫一個個規規矩矩侍立一邊,馬上吩咐道:“太師,今日節慶,不必拘禮,叫他們都坐下入席吧。”
蔡京回頭遞了個眼色,以蔡攸為首的蔡氏子孫謝禮之後紛紛入座。
趙佶說道:“有宋以來,蔡氏一門,人材倍出,全是國之棟梁,太師教子有方,朕都替太師高興。”
蔡京老臉當時就樂開了花,他趕緊客氣了一句,“蔡氏後繼有人,全仗陛下隆恩浩蕩、陽光普照,他們才能茁壯成長,不斷進步,老臣感恩戴德沒齒不忘。”
“嗬嗬,太師太客氣了。”趙佶也就說說而己沒想到老太師當真了,他一回頭正好看到站在身後的楊戩,馬上問了一句,“都都,你怎麼還站在這裏?”
楊戩搞了個莫名其妙,以為這小子又給自己挖坑呢,遲疑地問道;“微臣不站在這,難道站在外邊不成?”
“你沒日沒夜地陪朕左右,一向辛苦有加,難得今日過節,你也坐下吧。”
趙戩表現的有些激動,眼中淚花閃爍都快哭了,“我站著陪了倆代皇帝才熬到個座位,姐……容易嗎。”
“謝官家龍恩。”楊戩深施一禮。
蔡京也適時地吩咐了一聲,“陛下口諭,給楊都都上座。”
楊戩破天荒地坐在了皇帝和太師席上,那種感覺不要太有麵子喲!
趙佶還解釋呢,“什麼叫民主,君臣同席……在一個桌子上吃飯,這……就叫民主。”
所有人的都冒汗了,齊聲頌道:“皇上聖明。”
趙佶舉杯,“今日佳節,舉國同慶,為朕的江山社稷長治久安,為朕的黎民百姓幸福安康幹杯!”
不覺酒過三尋,菜過五味,以太師為首,蔡氏子孫蔡攸等依次給趙佶敬酒。
祝酒不能沒有祝酒辭,在桌上的都是些個文化人,張口就來。
正是:
君臨天下偉光正,江山永固長久遠。
四海鹹平無貧賤,壽與天齊石頭爛。
反正,盡是好聽的,不好聽的也沒人敢說。隻有傻子才會在皇上身邊說難聽的呢,問題是傻子沒機會到皇上身邊說難聽的。
趙佶今日酒興正濃,來者不拒,不覺有些微醺,待敬酒以畢,趙佶問道:“為何不見太師的八公子來給朕敬酒,難道他知道朕來故意躲出去玩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