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在大宋那陣子是個法定假日。
這日秋高氣爽,東京城內人來熙往,無論富貴貧窮幾乎每個人頭上都插著一朵鮮花。
區別在於富貴人家在自家的高樓之上賓朋滿座賞菊賦詩登高望遠抒懷敘酒意氣風發;普通百姓自家沒有高樓也扶老攜幼成群結隊爬上東京城樓一邊吃著糕一邊望著城內城外風光無限一片大好跟著瞎高興一番。
謔!這天汴梁城牆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人山人海趕上“八達嶺”景區了。
大內皇城則是另外一番景像。
後苑中千菊競放一片金黃,大宋徽宗天子趙佶負手立在花叢之中,他正在觀賞一盆色澤金黃綠蕊白萼重樓千瓣的菊花。
這盆菊花是那麼的旺盛,色澤是那麼的濃豔,而趙佶的神態又是那麼的專注。
瞧他賞花的樣子估計又在醞釀著給後世留下一幅不朽的“菊作”呢。
稍遠一點,一群小王子和小帝姬在一邊追逐戲鬧著,傳來陣陣天真無邪的嬉笑聲,這些笑聲並沒有分散趙佶的注意力,不過,很快他被另一種聲音給吸引了。
是琴聲,悠揚、動聽;還有歌聲,柔美、悅耳。
正是: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趙佶顯然被琴聲所打動,他的目光從菊花上移向傳出琴聲的不遠處那間臨水的閣子。
趙佶一下就聽出是自己最心愛的寶貝女兒茂德帝姬所奏。
趙佶本來嚴肅的臉上露出喜色,一曲歌罷,他點頭讚道:“她的技藝日臻完美,假以時日,成就不可限量。”
“四公主天賦過人,這世上無人可比,看起來大宋的首席琴師要換人嘍。”楊戩不失時機地給茂德帝姬戴了頂高帽子。
其實,楊戩是在給她爹戴高帽子呢。
“可惜她貴為帝姬,不能隨便出宮,更無法展示自己的才華,如此美妙的琴聲無法流傳於世,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微臣到有一個主意,可以讓茂德帝姬的琴聲流傳世間。”
“什麼好主意,說出來聽聽。”
“官家可以為她舉辦一場音樂會。”
“好主意。”趙佶讚了一句又問:“你看朕的帝姬是在‘金色大廳’演出好呢還是在‘百老彙’演出好呢?”
楊戩知道馬屁沒拍對地方,趕緊低下了頭。
讓朕的帝姬開音樂會還不如讓她出唱片呢,這是人出的主意嗎!
趙佶狠狠瞪了一眼楊戩,話鋒一轉,“你還沒有發現‘獸王聖殿’獸王們的蹤跡嗎?”
“沒有。”楊戩弱弱地答道。
“沒有?是它們沒有出現還是它們來了你沒有發現?”
楊戩答道:“沒有來,它們肯定沒有來。”
“你為什麼這麼肯定?”
“微臣在京師內外布滿了眼線,如果它們露麵一定會被發現。”
趙佶說了一句,“很好。”
楊戩把頭又低了低,他知道趙佶這小子從來不用“很好”這個詞誇人的。
趙佶的目光又移向那株菊花,遠處的琴聲再次悠悠傳響。
停了片刻,趙佶問:“它們為什麼沒有來?”
“林宮主被官家關了起來,它們來了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