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俠客與刺客(2)(1 / 2)

日已夕兮,予心憂悲;月已馳兮,何不渡為?

伍子胥這才帶著公子勝從蘆叢中鑽出來,漁翁看見,急忙招呼登舟。為何這般湊巧呢?過了江,漁翁才道出原委。昨夜,他夢見有將星墜於他的舟中,心知有異人要來問渡,因此蕩槳出來,剛好遇見伍子胥,再觀其形貌,知道是非常人。伍子胥便以真實身份相告。漁翁說,我看你麵有饑色,你先在這裏稍等,我給你找食物去。漁翁將船係於岸邊,去了附近村莊。伍子胥對公子勝說,人心難測,說不準他去叫人拿咱來了。二人急忙隱於蘆蕩深處,觀察動靜。

漁翁取來食物,卻不見了伍子胥,便大聲喊:蘆中人,蘆中人,我不是要拿你領賞的人!伍子胥從蘆蕩中鑽出來,漁翁說,我見你餓了,特去取食,你躲什麼?伍子胥說,性命屬天,我的命卻在你手中,憂患所積,中心惶惶,我哪能不提防呢。兩人飽餐一頓,臨別,伍子胥解下佩劍,對漁翁說,此劍乃先王所賜,在伍家已存三世,劍上鑲有七星,價值百金,送給你,作為答謝。漁翁笑道,楚王有令,誰抓住你,賜粟五萬石,賞爵上大夫,我連上卿這麼大的官都不放在眼裏,難道會貪圖區區百金之酬?再說,君子無劍不遊,你離不開劍,劍對我毫無用處。伍子胥說,你既然不肯要劍,那麼請問高姓大名,將來我好報答你。漁翁再也無法抑製心中的憤怒了,他說,我念你含冤負屈,才渡你過江,你卻與我做交易,不是大丈夫所為!伍子胥又說,雖然大丈夫做事不圖後報,可我心中還是不安呀。再三請問姓名,漁翁無奈,隻好說,今日相逢,你是逃楚難,我是縱楚賊,還敢報姓名?何況我做的是水上生活,波浪生涯,飄忽不定,雖有姓名,如何會麵?萬一老天有眼,一朝相逢,我叫你蘆中人,你叫我漁丈人罷了。

事情本來該結束了,可波瀾又生。伍子胥拜謝過後,走出幾步,又返回來,對漁翁說,如果後麵有追兵來,你可千萬不要泄露我的行蹤。漁翁聽了這話,仰天長歎說,我一心為了你,你還懷疑我,要是追兵是從別處渡江的,我怎能說得清楚?我隻好以一死絕君之疑了!說完,漁翁解開纜繩,開船到江心,自溺身亡。伍子胥說,我得汝而活,汝為我而死,豈不哀哉!

伍子胥因甚生哀,不得而知,但時隔兩千多年,我們仍能聽見漁翁那聲長歎,那是絕望的聲音,是對人本身的、永恒的絕望!

第六個“助者”:浣紗女。

伍子胥雖逃出了楚國,入了吳境,可吳楚比鄰,楚國派往吳國的間諜很多,伍子胥並未獲得真正的安全。來到溧陽地界,伍子胥饑餓難當,向人乞食。見瀨水旁有一浣紗女子,身旁籃中有飯,他上前說,我想向你討頓飯吃,可以嗎?浣紗女低頭說,我與母親相依為命,都三十歲了還未嫁人,我哪敢隨便給陌生人飯吃?伍子胥說,我受困於旅途,借討飯活命,你濟人危困是積德行為,又有什麼妨礙呢?浣紗女抬頭看,來人相貌堂堂,儀表非俗,便說,我看你外表不像尋常人,寧可讓人說閑話,也不可見死不救。她打開籃子,盛上飯,跪著給兩人遞飯。吃了一些,伍子胥不吃了,她說,看樣子你是要走遠路的,為何不吃飽?伍子胥和公子勝便放開吃,直到把籃中飯吃完。臨走,伍子胥對浣紗女說,蒙你活命之恩,銘刻肺腑,實話告訴你,我是逃命之人,要是遇到別人,請你不要泄露我的行蹤。浣紗女聞言,淒然長歎說,天哪!我為了侍候寡母三十未嫁,守身如玉,沒想到會遇見男子討飯,還與男子說話,如此敗義墮節,叫我如何做人!你快走吧。伍子胥走出幾步,回頭看,見浣紗女懷抱一塊大石頭,投水而死。伍子胥見狀,感傷不已,咬破指頭,在河邊石塊上寫了一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