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部分女性反映,自己的頭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的,一般情況下,聽到患者這麼說時我會讓她張開嘴,看看她的舌頭,判斷她是不是體內有“濕”。
體內有“濕”的女性通常舌苔白而厚,胃口不佳,大便不暢、黏膩不爽,白帶增多。那麼身體中的“濕”從哪兒來呢?有的女性朋友喜歡光著腳淌水,在水溫較低的海水中遊泳,長時間在潮濕的環境中居住,喜歡吃肥肉,喜歡吃生冷食物等,都容易被濕邪侵犯。濕邪侵犯脾胃,就會沒有胃口,中醫稱其為“呆納”,呆納的女性身體濕氣較重,通常舌苔厚膩。
想要診斷自己身體是否有“濕熱”的女性出門以前千萬不要用牙刷刷舌苔,否則醫生看舌苔的時候很難確診。而且,脾胃中有濕氣引發的舌苔厚重並非今天刷掉明天就消失了,而是明天還會再長出來。等到脾胃之濕消除之後,舌苔自然會消下去。
在濕性的驅使之下,陰位很容易受侵襲,因為水濕是向下滲的,由人體中滲入二陰,即前陰和後陰,前陰即女性的陰道,有濕時會白帶異常,即增多,而且有異味,濕重帶多、腥臭味濃。此外,還會導致小便濕重,即泌尿係統感染,表現出小便渾濁、尿不淨等。
後陰即肛門,正常情況下,一天排一次或兩次大便,而且大便呈條狀,很容易解下,而傷濕的女性卻不是這樣,解大便時間較久,而且大便不成形、不痛快,總感覺不幹淨,其實這就是濕導致的。
最開始提到的腦袋昏沉也為濕所致,主要表現為頭重、腿沉,開始以為是勞累所致,但是休息一段時間之後症狀卻並未減輕。
既然了解了如何判斷自己的身體內是否有濕,以及濕對身體產生的傷害,那要怎麼防濕、祛濕呢?
經常通風換氣,擦地之後必須通風,否則屋內的空氣會非常濕,盡量避免光腳淌水或遊泳,少喝冷飲,少食肥膩食物和高糖食物等,即可有效防止濕氣傷身。
若舌苔厚膩、大便不爽、小便渾濁、白帶增多,可以吃些薏米健脾利濕,中藥茯苓、白術也能夠健脾利濕,冬瓜皮、黃連等均可利濕。味道容易被接受的可以熬粥食用,味道不能被接受的可以製成丸劑、膠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