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養生,符合個人體質才有效(1 / 1)

我們都知道,剛剛生下來的孩子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而且早在《黃帝內經·靈樞·壽天剛柔》中就有了這方麵的記載:“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父母的身體健康狀況是不一樣的。古代就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說法,意思說我們的身體都是父母給予的,中醫稱之為“先天之本”。

當然,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僅取決於先天,也取決於後天。即使先天體質不太好,我們在後天也是可以調理好的。但是,後天的調理並不是盲目進行的,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來合理進行。

五行把人的體質分成了五種,即金行人、木行人、水行人、火行人、土行人。根據中醫的理論,春天是草木開始生發的季節,到了春天,處處都是嫩芽,到處都是一片青綠色。而青色是木之色,因此,木行人的臉色是發青的。雖然木行人的臉色不好,但是他們往往身材很高,而且身板很直。大家都知道,木的枝條是可以隨風擺動的,所以,木行體質的人性格也是多變的。

而且木行體質的人肝髒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因為肝髒也屬於木,木為青色,所以當肝髒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選擇青色食物去進行滋養。因此,青色食物具有益肝氣、助循環、促代謝,消除疲勞、舒緩肝鬱等功效。另外,五行當中木克土,肝則製脾,所以青色食物還能夠起到調節脾胃消化功能的作用。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還有一類人,他們吃得很多,可是比較瘦,臉色發紅,手心和腳心發熱,這就是火行人的典型特征。大家都知道水能夠克火,但是如果水過大了,就會造成反克。

而水則是我們身體當中的津液,如果火過旺就會出現津液不足的現象,因此,對於火行人而言,身體當中的津液往往是虧虛的。一旦津液不足,就會造成火氣很大,自然也就會出現熱的特征。津液不足的話,也沒有辦法更好的滋養身體,所以人就比較消瘦。

對於火行人來說,容易患和心髒有關的疾病。因為心也屬火,火氣更是通於心,火氣過旺自然就會傷心,導致心陰虛、心血虛,而且一旦時間長了,還會出現氣血瘀滯,引發心腦血管疾患,也會有猝死的可能。

當然,心火過旺還會傷害到腎髒。因為在五行當中,腎水是克製心火的,但是這有一個前提,必須是髒腑處於陰陽平衡的狀態。如果心火比較旺盛,已經超過了腎水的克製能力,就會出現心火反克腎水的情況。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好像是我們去滅火,但是火實在是太大了,都把水給燒幹了,這就是火反克水的現象。因此,火行人不僅要注重安神養心,還應該滋陰補腎,讓心火和腎水能夠平衡。而且根據中醫五行理論,紅色屬火,紅色食物可以起到補心的作用,所以,火行人可以常吃紅棗、山楂、楊梅、櫻桃、草莓等食物。

土行人則麵色發黃,身體也容易發福。土是萬物之母,正所謂“有土則生,無土則死”。土地孕育了萬物,脾胃就相當於具有土的功能。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我們的脾胃也很容易受到濕邪的侵襲,比如痰濕內停,造成脾胃運化功能失調等,因此土行人很容易大腹便便。土行人重點要保養脾胃。黃色屬於土,因此土行人要多吃黃色食物,用來滋潤脾胃。

水行人和火行人剛好相反,水行人看起來很穩重,他們也通常是很具有內涵的一類人。但是水性寒,水行人的腿腳容易發冷,身體內的火力也是非常虛弱的,陽氣不足。

中醫認為,血遇熱則行,遇寒則凝,所以水行人容易出現氣血不暢,經絡堵塞、關節疼痛等症狀。而且一旦氣血不暢,那麼肌膚的滋養能力就會下降,麵色自然不會紅潤,甚至有一些發黑。水行人很容易患腎髒方麵的疾病,因為腎屬水,所以要重點保養腎髒。黑色也屬於水,因此水行人要多吃黑色的食物。

金行人的性格非常刻板和保守。在五行當中,白色是屬於金的,因此金行人的皮膚比較白皙。但是肺很容易出現問題,要注意滋養肺髒。

總而言之,不同體質的人保健養生的側重點是不同的。我們一定要先了解自己屬於哪種體質,再有針對性地去進行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