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養生有“三因”(2 / 2)

下麵,就用三種簡單的方法來判斷自己屬於寒性體質,還是熱性體質。

1.觀察舌頭。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能夠敏感地反映出人體的寒熱。假如舌頭淡紅而且有光澤,舌苔薄白而清靜,幹濕適中,不滑不燥,就說明我們體內寒熱均勻;可是如果舌苔過於白滑而濕潤,說明體內有寒氣;如果舌苔粗糙,很厚、發黃帶膩,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頭赤紅無苔,那說明體內的熱已經到了一定程度了。

2.觀察手指甲根部的月牙。通常情況下,正常的月牙應該占據整個指甲蓋的五分之一左右。如果月牙不到五分之一,那麼就說明身體內有寒氣;如果月牙超過了五分之一,則說明身體內有熱氣。而且正常的月牙顏色是白色的,越白說明身體越健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一根手指都會出現月牙。健康的人應該是拇指和中指出現月牙。因為中醫認為,拇指通於肺,中指通於心,這兩個指頭上的月牙正常,就說明我們體內寒熱比較適中,健康狀況較好。假如在小指上出現了月牙,就說明腎中有熱。

可能有的人一出生手指上就不帶月牙,那麼這說明這種人天生就是寒性體質。還有一種情況是之前有,但是現在沒有了,那麼說明在最近這段時間內,身體裏麵的寒氣很多,需要注意除濕。

3.寒性體質的人偏畏寒,手足冷;而熱性體質的人偏畏熱,手足熱。

對於寒性體質的人而言,身體的循環機能不太好,手腳很容易冰冷,建議這些人每天用熱水泡泡腳。而且可以在水中加一些鹽;平時多注意活動腰部還有腿部,並且加強鍛煉,有助於氣血的運行。

而在飲食方麵,寒性體質的人應該多吃溫熱性的食物,可以適當吃一些辣味、酸味以及芳香食物,但是千萬不要吃寒性的食物。溫熱的食物具有溫中、補虛、助陽、驅寒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沉滯、萎縮、貧血等症狀;而辣味食物能夠刺激內分泌,驅寒;酸性食物能收斂、生津益陰,防止濕氣聚集體內。寒性體質的人吃水果時,應注意少吃香蕉、甘蔗等寒性水果,多吃李子、櫻桃、荔枝等溫性的水果。

熱性體質的人通常喜涼怕熱,而且很容易生氣和動怒,所以應該加強意誌方麵的鍛煉和修養,要培養自己良好的性格。飲食上,熱性體質的人要多吃香蕉、西瓜、柿子、楊桃、苦瓜、番茄、奇異果、草莓、梨子、葡萄柚、櫻桃、蓮藕等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燥烈、溫陽的食物,如辣椒、薑、蔥、牛肉、狗肉、雞肉、鹿肉等;建議熱性體質的人可以經常喝菊花茶、苦丁茶、薏仁茶、大麥茶、綠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