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無奈“單身族”(3 / 3)

“但是我還是感謝他。畢竟他給我一個舒適的家。有了這處房子,我一個人可以過相當安寧的生活,而不需要仰男人的鼻息。”

“想不想結婚?當然想。但是什麼樣的男人敢娶我這樣的女人?經曆了這麼多男人後又讓我去相信什麼樣的男人?既然沒有敢娶我的男人又沒有我信任的男人,還不如獨身。”

獨身的張露女士愜意地享受著她獨身貴族的生活。因為有錢,她有條件挽留自己正在逝去的青春。她定期上美容院,吃美容食品,洗桑拿浴,去健身房。僅桑拿浴一項,每周就要消費100美元。美容和服裝使她比她的實際年齡年輕了七、八歲。40歲的她依然是一個光彩照人的女人。

她身邊男人不斷。而每一個追求者的出現,都增添了她一分對自己的自信。這份自信又使她更加光彩照人。

張露就這麼自信又愜意地過著她單身貴族的生活。

和張露女士相比,蘇麗麗的單身生活顯得蒼涼得多。

今年45歲的蘇麗麗看起來不過三十七、八歲,是香港M公司的首席代表。而這之前,她是國內一家雜誌社的編輯。作為一個出色的編輯,她事業上的成功是伴隨著她婚姻生活的不幸而來的。優秀的女人卻遇到了丈夫的不忠實。她帶著女兒離開了他。整整八年,她為了女兒含辛茹苦,放棄了多次嫁人的機會,苦苦地撫養孩子並發展自己的事業。

八年過去了,女兒上了大學,蘇麗麗自己也為自己謀到了一個令人仰慕的首席代表的職位。在金錢的鋪墊下,她跨入了單身貴族的行列。她買了一套高級住宅,住宅裏一切應有盡有。

但是她常感到深深地寂寞,並由寂寞產生深深地絕望。

常常是女兒在她的房間裏睡著了,她卻久久難以入眠。心中常常湧動著一種渴望,但卻難以實現。

漸漸地,她學會用電話來打發孤寂的夜晚。常常和朋友電話裏聊天,一聊就是半夜。但聊完後更是無盡的空虛。

偶然的機會,她去了教堂。教堂的音樂,讓她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心靈的寧靜。為了這種寧靜的感覺,她一次二次三次地去教堂。終於,她成了這裏的常客。

但是,她卻沒有信基督教。

“我隻是從中找到了我所要尋找的感覺。我明白了人隻有心平氣和才能應付大風大浪。而人必須心平氣和。不心平氣和又能如何?”

“人世間的離合聚散本是緣份。一切隨緣,順其自然發展才是人生的真諦。”

“隨緣”巳成為從無奈走向淡泊的單身族們寬慰自己也說服別人的語言。

劉羽28歲了,沒有女朋友,他說:“隨緣吧。”每日吃住在商社,把自己忙得幾乎趴下後倒頭就睡。一日日過得也很充實。

32歲的張純,談了三個女孩吹了三個,他說:“沒緣份”。每日除了生意,他躲回自己的宿舍埋頭研究點佛教、基督教。盡管也沒從中找出點尋找有緣份女孩的訣竅,但也為自己設置了一個悠閑、淡泊單身漢的形象。

常虹他們五、六個單身漢,幹脆組織起一個單身俱樂部。平時在商社你飛到東,我飛到西,一到節假日便湊在一起吃喝玩樂。今天你請客,明天他做東。好在在外企工作,每月都能掙個幾千,不至於囊中羞澀。常虹於是說:“就這麼著過也不錯。”

王群群眼看年過35,韻華將逝,“白馬王子”尚未來臨。突然有一天意識到青春是本錢,身體是命根。於是把每月掙的錢的二分之一投入健身、美容、化妝。元旦的早上,家在外地的她無家人可團聚,便約了若幹單身族成員,來到大學生體育館,狂打了一陣羽毛球。打得大汗淋漓以後說:“今年我的身體準健康!身體健康,愛情準能降臨。隨緣吧!”

又是一個“隨緣”。

好一個懂“緣”、隨“緣”的單身族。

但不隨緣又能怎麼樣?

人世間許多事可以求,唯有感情不能強求。人世間的確存在“人定勝天”,但唯有感情必須順其自然發展。

而誰又來定這個“緣”?

這個“緣”幾時才能喜降單身族身上?

無奈而淡泊的單身族都在暗中祈盼。

前麵講的蘇麗麗小姐已經做好了沒“緣”就永做單身貴族的準備。但她又暗中托人去香港找算命人,花了1000港幣算了命。然後麵露喜色地悄悄告訴女伴:“算命的說,我1995年能結婚。”

她真能如願以償嗎?那就隻有等待1995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