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的投資機會並不多(1 / 2)

我們僅在法令規定範圍內討論我們在股票上的進出,就像一件好產品或商業購並案一樣。好的投資機會不多,所以珍貴,且很容易被盜用,所以通常我們不會詳細說明投資細節,這甚至包括已經出售的部份(因為我們很有可能會再買回來)與傳言我們要買進的。若我們否認相關報道但說“不予置評”,有時反而會被認為已經證實。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這樣抄底股市】

巴菲特認為,股市越跌就越是投資好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值得一輩子投資的好機會並不會太多,所以一定要抓住。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1983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伯克希爾公司雖然很坦白,但也僅僅是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討論股票買賣情況。歸根到底在於,非常好的投資機會並不會太多,所以彌足珍貴,不能輕易泄漏商業秘密,這很容易被別人盜用。包括伯克希爾公司已經出售的股票細節也是如此,因為還要考慮將來有可能再買回來。即使對於報紙上刊登的一些傳言也會非常小心地做答,因為無論是加以否認還是不予置評,有時候都會被人看作是一種默認。

應該說,巴菲特的這種心情很好理解。因為伯克希爾公司的投資風格是集中投資、長期投資,來不得半點失誤,否則便會釀成大錯。

巴菲特的全球代言人羅伯特·邁斯2004年11月訪問中國時介紹說,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平均時間至此是17年,而且投資組合集中度非常高。例如伯克希爾公司30%的投資在可口可樂公司,20%在美國運通公司,10%在吉列公司,此外還持有《華盛頓郵報》公司、富國銀行的股份。他重倉持有的5隻股票中,集中了伯克希爾公司75%的投資份額。

正因巴菲特非常倚重集中投資,他才會特別看重投資機會,不能錯過,不能投資失誤,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每當巴菲特看中一家公司時,他會要求擁有相當比重的股權。從過去的經驗看,他投資的股票中平均持股比例占被收購企業總股本的12%。

在巴菲特看來,偉大的投資一輩子可能隻有那麼幾次,所以每當出現偉大的投資機會時,一定要好好把握、重倉持有。投資股票隻數越多,最終所能獲得的投資報酬率就越接近於股市平均回報率,這不是巴菲特所追求的。巴菲特的投資業績之所以能超出市場平均水平,就是因為他擅長獨立思考、在股市低迷時抓住投資機會,然後進行集中投資。這幾條都是很簡單的概念,但要真正做到卻很不容易。

2008年2月1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在金融危機影響下,過去幾年中因為上市公司內在價值被高估,以及來自私人股本的競爭激烈,被迫離場觀望的那些所謂“價值”投資者,如巴菲特、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羅恩·佩雷曼(Ron Perelman)等現金充裕的金融家們,都已經蓄勢待發,準備撲向那些受到金融危機影響、股價大跌的上市公司。這可能意味著一個“禿鷹投資”新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