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結局(1 / 1)

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經濟、文化、教育、對外交流最繁榮的時代。

從經濟角度看,北宋時期的國民生產總值高達265.5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總量的60%,是中國曆史上國民生產總值占全球比重的最高點——當時的人均生產總值為2280美元,是西歐人均生產總值427美元的5.34倍,是當時已經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的人均生產總值1250美元的1.83倍。要知道,即使到1820年清朝的人均生產總值也隻有530美元,還不到當時北宋的1\/4。而實際上,由於當時的黃金開采量很少,所以實際上當時的生產總值比這還要高得多。[1]

再從國家財政收入看,996年宋真宗即位前一年宋朝的財政收入為2225萬(單位兩、貫、石、匹,這個數字中包含以前的欠款在內),而到宋真宗去世前一年的1021年則為15085,超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皇帝最高時期的3倍,從而也奠定了兩千年來中國封建社會頂峰的基礎。

北宋時期當時的人口大約正好1億,稅率約為1\/15,農民沒有其他額外負擔,也沒有戶口製度,可以隨時進城做生意,所以全國人民相對心情舒暢。從農民起義角度看,一方麵,宋朝是中國曆史上僅有的兩個沒有爆發過全國性農民起義的朝代之一(另一個是西晉,但西晉沒有爆發的原因主要是它的壽命太短,還沒來得及爆發農民起義就滅亡了,所以這個實際上不能算),真正“逼上梁山”的很少。另一方麵,宋朝又是中國曆史上爆發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王朝,一共有300多次。這表明,宋朝統治階級的鎮壓十分到位,農民起義剛一露頭就被打壓了下去,短則數月,長則四五年,絕沒有成為燎原之勢的可能,更沒有動搖到統治根基。

在對外經貿交流上,宋朝與東亞的朝鮮、日本關係密切,與東南亞的越南、印度尼西亞聯係較多,與西亞和非洲也有聯係。是它最早開辟了海上陶瓷之路(宋瓷可是譽滿全球的),其商船噸位之大、數量之多,都為全球之最。舉例說吧,當時的海船載重噸位可達300噸(而幾百年後的哥倫布航船也才不過120噸),是當時最發達的海洋國家;在推動世界貿易的同時,也把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大發明傳到了歐洲。

宋朝經濟的繁華程度,可以從一個細小方麵來得到反映。從貨幣流通量來進行推測,當時的商品流通品種和規模都是空前的。北宋中期之後每年的鑄幣量要超過唐朝幾十年的鑄幣量之和,這是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再也不敢想象的。實際上,以雇傭勞動為特征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當時就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否則經濟也不會如此發達。

[1]《北宋人均GDP達2280美元》,中華網,2006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