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起因(2 / 3)

但不用說,這時候無論哪個城市仍然會有大量的殘餘勢力存在,奧古斯都對此當然十分了解。英明的他不是想方設法、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清除這些殘餘,而是順其自然,把它們作為城市自治的基礎,允許各個城市保留個性,“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由於當時整個國家製度實行的是元首製,所以羅馬帝國內部一旦確立起等級森嚴的階級地位後,各個階級之間的關係也就相對穩定下來了。

要知道,當時的羅馬帝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和傳統異常繁雜,所以,要想有效地實行長治久安,首要問題就是如何行使統治特權。在這裏,奧古斯都通過推行城市化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在羅馬帝國建立之初,奧古斯都就改變過去那種鄙視經商的觀念,大量提拔商人擔任城市高級管理者。這種政商合一,對當時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他非常明白,各地區尤其是那些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的城市,對羅馬帝國的作用至關重要,這可是經濟發展的命根子。

為了加強城市管理,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政府機關,它由人民會議(由該城市所有公民選出代表)、元老院(在財產不低於10萬謝斯提斯的市議員中選出100人)、官吏(每年投票選舉兩名最高行政長官,兩名營造官,兩名財務官)組成。政治家在中心廣場慷慨陳詞,普通市民則在台下仔細聆聽,這是羅馬政治生活的一大特色,也是公民參與政治的主要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奧古斯都恢複了“市政官”(相當於今天的市長)這一重要職務。並且它不再是臨時任命,而是常設機構,並且由元首親自任命。市政官的任職資格是曾經擔任過執政官,主要職責是維持城市秩序,並統率三個城防步兵中隊。每個城市劃分為“區”和“裏”,每個裏弄由鄰裏居民選舉產生“裏長”,然後從裏長中抽簽選舉區長來管轄該區,任期一年。

為了防止發生火災,奧古斯都還製定了一整套消防站夜班巡邏製度。

不用說,所有城市都是應該有“表演者”和“觀眾”存在的。在這方麵,古羅馬的城市管理又是怎樣規定的呢?具體是:

元老作為當時的最高等級,不但應該是貴族出身,而且必須至少擁有100萬謝斯提斯財產。他們身居要職,如軍團長官、行省總督等都由他們來擔任。他們本身有自己的大莊園,而城市就在這些莊園或莊園周圍得到發展,所以由他們來參與城市管理具有強大的政治優勢,並且順理成章。

元老的子孫叫騎士,屬於古羅馬社會的第二個特權等級,實際上是後備元老。騎士當然也是出身於貴族啦,但財產要比元老少,但至少也會在40萬謝斯提斯以上。他們平時所做的工作,主要就是收稅收租,同時還擔任軍隊職位和國家官吏。所以,騎士是當時城市裏最富有、最顯貴的群體,尤其是軍職中的騎士,在邊遠行省的城市中擁有統治權,從而使得這些城市始終處於元首控製之下,騎士就更是耀武揚威了。

第三個等級就是平民百姓了。他們的構成相當複雜,地位也極不穩定。有的是從農村來的“農民工”,有的是特權階層的“落難者”,還有的是被釋放回來的奴隸,當然也有專門吃政府救濟的乞丐。但這些人一方麵是城市的組成部分,哪個城市也不可能沒有他們,但同時又是令城市管理感到頭痛的地方。為此,奧古斯都一方麵剝奪他們的政治權力,另一方麵組建“警備隊”防止他們發生暴動,許多次平民暴動就是這樣被鎮壓下去的。

最低下的等級是奴隸,這個階層數量特別龐大。不用說,他們都是羅馬帝國對外戰爭中俘虜而來的。他們為特權階級生產勞動,沒有任何權利,所以奴隸起義層出不窮,但赤手空拳的他們也更容易遭到武力鎮壓。

總體來看,各城市的管理機關及其設置、選舉方式及候選人資格等都與羅馬帝國十分相似,表明帝國對各行省的統治和城市化控製十分到位。

陸路和海路交通對促進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羅馬商業和經濟活動的發展,與陸海路交通的發達密切相關。

由古羅馬創建的度量衡體製,不僅在意大利到處被使用,而且普及到整個帝國區域。不用說,統一的度量衡大大促進了商品的運輸和推廣,統一了生產方式和作業方式。正是在這一體製下,古羅馬在公元100年至260年動用約兩萬名士兵,在多瑙河以北、萊茵河以東,築起了一道550公裏長的防禦工程,至今依然有120公裏留存於世,目前以英國、德國的這兩段長城最有名,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換句話說就是,除了中國著名的“萬裏長城”之外,在同一時期的古羅馬,同樣也有引以為傲的“千裏長城”。可是如果沒有統一的度量衡,這樣浩大的工程要分段同時修築完成,簡直不可能。

古羅馬的海上商業通道,是從公元前146年占領埃及、公元前31年占領古希臘之後才被打通的。隨後,海上商業就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也帶動港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最早是位於今天那不勒斯灣的蒲泰俄利港(即今天的波佐利港)成為第一大港,後來大約從公元2世紀開始,距羅馬更近的歐斯提亞港成為第一大港,蒲泰俄利港隨即成為海上交通樞紐。

古羅馬需要的西西裏的小麥,希臘的美酒和各種奢侈品如香水、香料、寶石等,都是通過蒲泰俄利港中轉的。據說當時印度出產的奢侈品在羅馬的售價能高出100倍,可想而知,當時的古羅馬是如何富有了。

經濟繁榮促使羅馬帝國強盛

國家強盛是要靠發達的經濟來做有力支撐的,否則就是一句空話。

奧古斯都帶領羅馬進入帝國時代後,對內實行一係列的改革措施,大大促進了羅馬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外則大力進行軍事擴張,使得羅馬帝國的北邊一度到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