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貞觀年間“官吏多自清謹。製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複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鬥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糧,取給於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二、開放的國界。
唐帝國是當時世界最為文明強盛的國家,首都長安是世界性的大都會,就象今天的美國紐約一樣。那時的唐帝國是世界各國仁人誌士心目中的“陽光地帶”,各國的傑才俊士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往唐帝國跑。來自世界各國的外交使節,在看到唐帝國的高度繁榮和文明之後,自己的國家在他們心中和沒有開化的“原始森林”差不多,於是就不想回國,千方百計地要留下。中國高度發展的文化,使來到中國的各國人民,大多數以成中國人為榮(這使人想起今日美國的綠卡)。不僅首都長安,全國各地都有來自國外的“僑民”在當地定居,尤其是新興的商業城市,僅廣州一城的西洋僑民就有二十萬人以上。
貞觀王朝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開放王朝,外國人入境和中國人出境並沒有太嚴格的限製,即不擔心中國人出去後忘本忘祖;也不擔心外國人進來後喧賓奪主。僅這一點就說明貞觀王朝的高度自信,深信自己的國家是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強的土地,不擔心外來文化把自己淹沒。貞觀王朝的國民素質是如此之高,對外國僑民既不歧視也不奉迎,既不盲目排外也不“拿來主義”,一幅不卑不亢的大國民氣度和王者風範。外國人在中國就象中國人在自己家裏一樣,享有和中國人一樣的公民權力,不但可以發財致富,還可以從政當官。來自阿拉伯帝國和日本的僑民就有不少在中國擔任官職的,有的還擔任部長級高級官員。
唐帝國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國移民外,還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僅日本的官派的公費留學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都有幾百人。民間自費留學生則遠遠超過此數。這些日本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在日本進行了第一次現代化運動――“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國化運動,上至典章製度,下至服飾風俗,全部仿效當時的貞觀王朝,使處於原始部落狀態的日本民族平空躍進了一千年。
三、唯一沒有貪汙的王朝。
官場的貪汙病菌是無孔不入的,以至占絕大多數的國人都認定貪汙是人類社會的不治之症,隻要是有“官”的地方就避免不了貪汙。當從英美等國歸來的留學生向他們的親朋好友陳述這些國家基本上消滅了貪汙時,沒有幾個人不認為他是在胡說八道。其實,貪汙並不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地球上就有不少文明程度較高的國家基本上消滅了貪汙。不僅是美利堅和英吉利等現代化強國,就連主要由中國人組成的新加坡也基本上消滅了貪汙。
這裏所說的基本上消滅了貪汙並不是說完全杜絕了貪汙現象,而是指貪汙行為在整個官場中屬極個別的現象,且貪汙的數額不大(一年的貪汙額一般不會超過此人一年的薪水),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很長(連續作案三年以上的少之又少),都會很快敗露且受到毫不留情的嚴懲。
貞觀王朝是中國曆史上唯一沒有貪汙的王朝,這也許是太宗最最值得稱頌的政績。在李世民統治下的中國,皇帝率先垂範,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安本分,濫用職權和貪汙瀆職的現象降到了曆史上的最低點。尢為可貴的是:李世民並沒有用殘酷的刑罰來檠告貪汙,主要是以身示範和製定一套盡可能科學的政治體製來預防貪汙。在一個精明自律的統治者麵前,官吏貪汙的動機很小,貪官汙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明王朝的朱元璋對貪汙的處罰最為嚴酷,貪官一律處以剝皮的慘刑,可明王朝的貪官之多在曆史上仍屬罕見。可見防範貪汙主要取決於一套科學修明的政治體製,光靠事後的打擊隻能取效於一時,不能從根子上鏟除貪汙賴以滋生的社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