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太子府和魏府的鬥爭越來越激烈,不幸地是,關鍵時刻,太子的腳生病,成了跛子。這時,他身邊的人都勸太子謀反,太子采納了他們的意見。他們暗中把兵器運到西宮。太子身邊的謀臣杜荷說:“一旦事情發生變故,必須迅速發動,太子你稱自己得了重病,皇上就一定會來探望,這樣就可以見機動手了。”
太子聽說齊王在齊州謀反時,對乞幹承基說:“這傻帽謀反管個屁,我隻要翻過牆,就可以殺進皇宮,哪有那麼困難?!”
太宗得知太子也謀反,氣得差點暈過去。太宗命令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和大理寺、中書省、門下省一起來審理,結果情況屬實。
凡參與太子謀反的一律斬首,這其中有漢王李元昌、侯君集等。
侯君集曾追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沒想到……太宗親自審理了他。在堂上太宗語重心長地說:“我實在不忍心讓獄官來ling辱你,所以我親自來審問你。”
起初,侯君集並不承認,但是當他見到別人的供詞的時候,也隻好承認了。
太宗就群臣說:“君集曾經對朝廷有功,我想為他乞求赦免死罪,可以嗎?”
謀反在當時可是十惡不赦的大罪,群臣堅決不同意。
太宗無奈地望了一眼侯君集說:“看來,我和你要永別了。”說著,流下了眼淚。
侯君集撲倒在地,難過地無以複加。
可是,究竟怎麼來處理太子呢?太宗一想到長孫皇後,一下子心如刀割。
太宗問群臣:“該怎樣處理承乾呢?”
群臣無語,通事舍人來濟進諫說:“陛下是一個仁慈的父親,怎麼可以殺兒子呢?”太宗也不忍心殺自己的兒子,就把太子廢為庶人,囚禁於右領軍所。
太子承乾已經獲罪,魏王李泰便天天都宮中侍奉皇上,岑文本和劉洎也勸告太宗封魏王為太子,但是隻有長孫無忌始終都堅決請求立晉王李泰為太子。太宗對群臣說:“昨天李泰靠在我的懷裏說,‘如果我當了皇上,我一定要把兒子殺掉,把皇位傳給弟弟晉王’哪一個人不疼愛自己的兒子,我見到他這個樣子,非常憐愛他。”
諫議大夫褚遂良說:“陛下,這樣的話大錯呀!哪有一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兒子,哪裏還肯殺他把皇位傳給別人呢?陛下是你先前立承乾為太子,可是又寵愛魏王,禮數上又超過了太子,所以才釀成了今天的禍亂。陛下,要立魏王,希望先把晉王安置好,才能確保安然無恙!”
太宗聽完,大驚,是啊,也有自己的過錯啊……太宗想著,久久地陷入了沉思。。。
太宗曾親自責備承乾謀反,太子反駁:“我都是太子了,還能有什麼要求?!要不是李泰圖謀不軌,我哪裏會這樣?現在如果立李泰為太子,那正好就落進了他的圈套!!”
一天,太宗到了兩儀殿,群臣已走光,隻留下了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褚遂良,還有晉王李治。太宗無奈地說:“我三個兒子,一個弟弟,竟然都這樣?我真感到難過。。”
太宗於是投身撞倒在床上,長孫無忌等爭著向前去抱住太宗,太宗想拔劍,褚遂良把劍奪過來交給了晉王。
長孫無忌等請求太宗說出他的願望。
太宗歎了口氣說:“我想立晉王?”本來這是一個試探的疑問句。
長孫無忌立馬大喊:“我恭敬封守皇帝的詔命,誰敢異議,格殺勿論!”
太宗望著“仁弱”的李治說:“你舅舅都同意你為太子了,你應該感謝他!”
這場風波,最大的贏家居然是從來不受注意的晉王李治。。不知道這是曆史的偶然,還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