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電子商務下的企業管理(2 / 3)

(3)從過程重構走向全新管理模式

無論是企業運作過程的自動化還是合理化,都是在原有的生產、經營和管理過程基礎上進行的。然而,對這些過程的重新研究和設計,將會在更高的層次上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提高市場競爭能力,這就是企業界普遍關注的一個方向——企業過程重構(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BPR是立足於從企業的經營目標出發,從根本上重新分析和設計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職能與過程,簡化或省略重複性、非增值(No-value-added)過程。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徹底而全麵地改造和重構職能運作方式、業務工作流程,使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能力和水平產生一個全麵的提高。

然而,信息技術對企業的作用還不僅限於此,從更高的層次出發應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對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產生根本的變化,改變企業的產品或服務領域,創造出新的競爭優勢和經濟增長點,甚至會改變企業本身的結構和性質。

從“自動化”到“合理化”、到“重構”乃至“模式與理念變化”,體現了信息技術對企業產生作用的不同方式和程度。

(4)分工化與結構變革

麵對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傳統的大中型企業麵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模式都將發生變化,有形作業將逐步被無形的數字化作業模式所取代。全球化的網絡結構和PC技術的日益提升,則又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基於全球網絡的電子商務模式,將使得傳統的中小型企業獲得與大企業等量齊觀的競爭力。國際互聯網絡Internet、綜合業務數字網絡ISDN、多媒體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時空觀念,地球變得越來越小,人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企業間的聯係更加方便。

同時,信息網絡的有效使用使得個人工作的生產能力也可大幅度提高,過去多人無法完成的工作,現在也許一個人便能完成。由此可見,擁有許多人員的大企業反而受到衝擊。可以預見,當電子商務技術、多媒體通信之類的信息技術達到一定應用水平時,很可能一下子發生大企業轉為中小型企業的結構變革。

可見,信息技術對企業的作用程度和方式不同,其效果也截然不同。隨著信息技術作用程度的提高,作用效果在改善,風險也在加大,其風險體現在信息技術帶來的不僅僅是企業經營管理質量、效率的變化,同時也將帶來工作流程、業務運行方式、組織機構、權力布局、人際關係甚至觀念等多方麵的變化,企業的性質、結構、業務、人員等能否適應這些變化是極難把握和控製的。企業組織適應變化的能力是不同的,特別是對“重構”或“模式與理念”層次的變化,風險是極大的,既有可能再創光輝,也可能自掘墳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麵對網絡信息技術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決不能無動於衷,但也需要謹慎從事。

2.電子商務下的企業管理革命

電子商務不僅僅是簡單地將生意搬到網上,更是企業傳統的營銷、管理與生產模式的一場深刻變革。以現代計算機信息網絡為基礎的電子商務促進企業管理日臻完善,它對管理改革的影響是多方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