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運作的電子商務環境
電子商務綜合運用計算機和電信網絡,成為傳輸、管理和運行商業事務的新方式。由於提供了對上百萬客戶、成千上萬種產品和服務的全球性市場的網絡訪問,電子商務很大程度上簡化了商務流程,提高了社會生產率,加強了企業參與商業競爭的能力。在完整的電子商務活動中,Internet上流動著各種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如電子書籍),因此它至少涉及到客戶、商家和金融機構三個方麵。
商務實體通過Internet、各種銀行網絡和企業網絡,組成一個完整的電子商務運作環境。隻有企業、銀行、電信部門、ISP、消費者等的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地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1)客戶
客戶通常使用Java的遊覽器、電視機機頂盒、個人數字助理或可視電話等接入Internet,以獲取信息、購買商品為主要目的。今天的上網用戶已不再滿足於單純的信息瀏覽,而是要求獲得動態的、個人化的交互服務,Java卡,嵌入式Java,Personal Java等為用戶提供了滿足這些功能的技術保證。
(2)海關和工商等管理部門
他們是利用Internet作為企業信息載體進行日常商業活動的組織機構,如大型跨國公司、連鎖企業、政府機構等。這些用戶通常是一方麵基於Java的許多中間產品,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提高決策速度,適應市場變化;另一方麵,與其他政府機構、商業夥伴保持高效實時的交互聯係和商務處理過程,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作效率。基於Java的很多電子報關、電子報稅係統等都可滿足這類用戶的要求。
(3)商家(電子商場)
在全球電子商務環境中,所謂電子商場就是指發布產品信息並且接受訂單的站點。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企業、個人,無論其經營規模大小,都可以通過Internet建立一個跨越全世界、沒有營業時間限製的電子商場。因此,人們說,Internet給無數的中小企業帶來了無限商機。
(4)銀行等金融機構
一方麵,它們在Internet上實現一些傳統的銀行業務,突破時間和地點的限製,使普通用戶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查看和管理自己的賬戶,使企業用戶不必進入銀行營業廳就能得到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實時服務,減少銀行在修建和維護營業場所、保安、支付人員費用等方麵的開銷,大大提高銀行的辦公效率。另一方麵,電子銀行與信用卡公司等通力合作,發放電子錢包、提供網上支付手段、為電子商務交易中的用戶和商家服務。由於金融信息的重要性,電子銀行與企業、個人用戶之間的信息傳輸就更要保證安全、完整、不可更改。最後,銀行在提供在線服務的同時,還要確保內部網絡和數據的安全。
(5)認證中心
他們是一些不直接從電子商務交易中獲利的受法律承認的權威機構,負責發放和管理電子證書,使網上交易的各方能互相確認身份。電子證書的管理不僅要保證證書能有效存取,而且要保證證書不被非法獲取。這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通常須通過以下環節加以保證:發放證書遵循一定的標準、證書的存放管理應遵循X 500或其簡化版本LDAP協議、管理密鑰和證書的有效期限。這裏認證中心內部的網絡及數據安全也極為重要。
認證中心是為保證網上交易的安全而設置的機構,消費者和網上終端(如網絡商店)在得到認證中心的認證後,才能進行網上交易。認證中心應該是有政府參與的權威機構,實踐中可以按照兩種模式建立:一種模式是建立中央認證機構,並由中央認證機構驗證其他認證機構;另一種模式是建立分布式認證機構,各個認證機構之間采取相互的交叉認證,這種分布式認證機構模式將安全的風險分散到各個認證機構中,能夠靈活地滿足市場需求。
(6)配送中心
他們接受商家的送貨請求,組織運送無法從網上直接得到的商品,跟蹤商品流向。
2.企業實現電子商務的步驟
EC的展開需循序漸進地進行。從實現技術方麵講,電子商務走過了一個從簡單到複雜,再到完善的過程。從企業經營角度講,也是遵循這樣一個過程。
當企業獲取外部信息並把自己的信息廣而告之,主動地向其他企業提供自身信息時,企業應將原有的MIS係統進一步完善起來,使企業的MIS從僅處理內部信息的係統擴展到能接收發布外部信息的係統,形成一個Internet結構與Extranet相結合的網絡,使得企業內部、分銷商和企業、夥伴之間,都可以通過這一網絡進行交流。
目前,絕大多數的電子商務服務流程完全按照物理上實際存在的商務流程設計,使得電子商務工作流程與傳統的商業係統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這樣的模式的優點是用戶使用方便,感覺與實際購物環境無大的區別。
(1)商情發布階段
多數公司都是先從電子郵件開始應用,簡化並理順公司內外的聯係,這是進入網絡最簡單的方法。隨著網絡應用的普及,人們開始建立自己的網頁並將自己的信息搬上網,從而不必向每一個人發送同樣的電子郵件,Internet將提供廠家與客戶聯絡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