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頓.米茲,1910年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二戰時在美國陸軍擔任隨軍牧師。跟著美國軍艦在東南亞一帶活動,1946年,二戰結束後的第一年,米茲從駐菲美軍中退役,流落在馬尼拉。安定下來後,寄住在馬尼拉市區一個皮鞋店的樓上,他年紀大了,又家徒四壁。鄰居常發現他在房內對著牆練習演說,像有精神病狀,於是大家都稱他為“瘋子”。
早在1954年6月,有一個自稱“人道王國政府外交部長”的人致函給蔣介石,稱他們成立了一個“人道王國”。“這個王國位於東印度群島及法屬中南半島之間,即越南附近,由一群小島構成……人道王國是具有美國國籍的‘國王’及其他數名美國人士,受聖靈感召所創的,我們的行動秉承了天意。”,該國國王為“蒙上帝之恩”的君主和國王,“人道王國”打算支持中國台灣方麵“光複大陸”,但請中國台灣先承認他們,並割讓西沙群島等等。
這份來函的地址為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第1094號信箱,引起了中國台灣情報人員的注意,台灣有關人員查明,南海所屬各島嶼中並沒有這個“人道王國”。台北駐菲律賓“大使館”去查,也沒聽說有這一“王國”。於是,台灣方麵認為來函所提的事“荒誕不經”,便沒有理會。當年又有自稱“人道王國政府行政部長”的人致信給蔣介石,提出“價購海南島”的要求,台灣同樣沒有理會。
在這份函件中有一點引起了中國台灣方麵的注意:據一些信息顯示,這個“人道王國”,地理位置與南沙群島重疊。這一行為有可能“侵犯領土主權”,中國台灣方麵便於1954年7月,派軍隊及地質勘查人員赴南沙群島實地調查,並由“駐菲大使館”照會菲律賓外交部。
而事實上,這個“人道王國”標示的“領土”,正是後來被菲律賓稱為“卡拉延群島”的中國南沙群島。
第二年,菲律賓的報刊開始陸續報道“人道王國”神秘故事,稱“人道王國”真有其事,位於菲律賓以西的南海,人口3000多,都是美國、法國、中國、日本、印尼及馬來後裔……而編這些故事的,就是自封了一大串頭銜的米茲。
雖然後來“人道王國”一事被拆穿,但這件事卻引起菲律賓商人托馬斯.克洛馬的“興趣”。他有一個漁船隊和一所私立海事學校。克洛馬決定按米茲的“指點”,到南海尋找那個神秘的“王國”。
1956年5月11日,克洛馬宣稱自己成立了一個“新的國家”,他與他在海事學校的40餘名學生,在南海領域“發現”了一些島嶼,並分別“占領”了南沙11個島。他將這些地方名為“自由邦”(菲律賓語“卡拉延”),“定都”黃岩島。克洛馬任“總統”,聘請米茲為“名譽國王”。5月15日,克洛馬發表了一份“告世界宣言”,聲稱對南沙海域6.4976萬平方海裏領域內的全部33個島、嶼、沙、礁、洲、灘及漁區享有主權。
早在1935年,美國人製定的國際業餘無線電活動呼號表,把黃岩島列入全球三百多個“DXCC分區”中,代號為BS7H。美國與菲律賓簽訂的《馬尼拉條約》,並沒有把黃岩島和南沙群島列為共同防禦目標,因為曆史上菲律賓從沒對這些地方提過主權要求。
1976年,在中、菲建交一周年,菲律賓與一家瑞典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沙群島的禮樂灘勘探石油。中國政府都先後發表了抗議聲明。然而,都僅僅是“聲明”而已,沒有采取任何實質性的行動。
1970年8月,菲律賓占領了南沙群島的馬歡島、費信島。1971-1980年,又先後占領了中業島、南鑰島、北子島、西月島、雙黃沙洲、司令礁。1971年7月11日,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南沙群島是“有爭議”的島嶼,“占領是決定性的因素,占領就是控製”。態度強硬,行動堅決。
在所有東南亞國家中,菲律賓是最早對南沙提出主權要求的。1978年6月,菲律賓政府以總統法令的形式,將中國南沙群的大部分島礁劃入版圖,又以專屬經濟區名義,將黃岩島及附近海域連同台灣以東的部分應屬於中國的專屬經濟區囊括其中。之後,中菲之間黃岩島爭議越演越烈。
事實上,由於諸多原因,直至1980年代,中國才開始重視南海問題。在1988年以前,中國大陸實際上並沒有有效控製南沙群島的任何一個島嶼、珊瑚礁或沙洲。1985年3月,中國才開始允許“國營、集體、個人一起上”,提出“組織有條件的漁船向外海發展遠洋漁業”。這是一個開始。在此之前,南海海域很少有中國的漁船。
1986年,南海開始出現中國漁船,在南沙,漁民發現有不少菲律賓的小漁船遊弋其間。
接下來更多的中國漁船湧向南海。一同駛向南海的還有軍艦。1988年1月31日,中國軍隊6名官兵駕駛小艇登上永暑礁。在隨後3月爆發的赤瓜礁海戰中,中國戰勝越南,占領了南沙群島的永暑礁、華陽礁、東門礁、南熏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個島礁,確立了中國大陸對南沙群島的實際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