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一般泛指腹部器質性病變而有可能急需外科手術治療者。屬於外科範圍。但應注意與內科疾病相鑒別。臨床上多見於腹內髒器發生炎症、穿孔、破裂、梗阻、扭轉、絞窄等病變。須在短時間內作出診斷。常需手術治療。
【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急進性腎炎”。舊稱“亞急性腎炎”、“惡性腎炎”。腎小球腎炎的一個臨床類型。可為原發性或繼發性。表現為急進性腎炎綜合征:①具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浮腫及高血壓等急性腎炎綜合征特點;②早期出現少尿無尿;③腎功能進行性減退,數月至半年死於尿毒症;④常伴貧血及腎病綜合征。病理表現為新月體性腎炎(即毛細血管外增殖性腎炎,我國規定需50%以上腎小球有新月體,診斷才成立)。若診療及時,病情能得以緩解。否則將迅速進人終末腎衰死亡。
【急性白血病】血液係統的惡性腫瘤。急性白血病可分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包括急粒、早幼粒、急粒單、急單和紅白血病)兩大類。特征為正常白細胞減少及白血病細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組織中異常增生,使周圍血液白細胞發生量和質的變化。起病急、發熱、貧血、出血以及白細胞浸潤產生的各種症狀,如胸骨疼痛、肝脾淋巴結腫大、齒齦腫脹,侵及腦可引起中樞神經係統白血病。主要采用聯合化療進行治療。
【急性鼻竇炎】急性鼻炎的並發症,常見病原菌為鏈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及厭氧菌等。大都隨鼻炎的治療而治愈。有時分泌物引流不暢,能致持久性發熱,發生一般中毒症狀,頭痛,流膿涕,上頌竇部微腫及壓痛。嬰兒篩竇炎常出現眶周水腫及蜂窩織炎。鼻黏膜充血、水腫、中、下鼻道有黏稠膿液。根據病史鼻腔檢査及鼻竇X線攝影等進行診斷。年長兒可作上頜竇及額竇的透照檢査。保證引流通暢,用抗生素,必要時行上頜竇穿刺術。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一種常由病毒感染後或預防接種後的中樞神經係統脫髓鞘疾病。以侵犯白質為主,同時才伴有小靜脈周圍炎和脫髓鞘的疾病。起病急,多於感染後7~14日出現症狀。發熱伴腦膜刺激征,進一步發展,出現腦、顱神經、脊髓及神經根受損的症狀。
【急性腸係膜淋巴結炎】多見於7歲以下的小兒,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中伴發,或繼發於腸道炎症之後。典型症狀為腹痛、發熱、嘔吐,有時腹瀉或便秘。主要病變常為回腸末端的一組淋巴結水腫、充血,以右下腹疼痛常見,有壓痛。一般經治療觀察24小時後腹痛可明顯好轉。治療用保守療法包括抗生素及對症。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一個亞型。其骨髓和外周血以原始和幼稚單核細胞增生為主(%%型夂除有一般急性白血病的症狀外,並易發生皮膚口腔黏膜浸潤,血及尿中溶菌酶增高及中樞神經係統白血病。治療同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而中樞神經係統白血病的防治同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急性膽囊膽管炎】主要病因為膽汁滯留與細菌感染。病理變化初期為黏膜充血,水腫,繼而波及膽囊或膽管壁各層,管壁增厚,表麵有纖維蛋白性滲出物。嚴重病例,囊壁有化膿灶。臨床以腹痛、高熱寒戰為主要症狀,偶有黃疸,可伴有惡心、嘔吐。體檢:右上腹有明顯壓痛及肌緊張。末梢血象白細胞數增高,中性白細胞數增多,可有核左移及中毒顆粒。超聲波檢查有助於診斷。治療可采用非手術療法,包括解痙、鎮痛、抗感染。對於有嚴重並發症如膽汁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及肝膿腫、膽囊壞死穿孔者應盡早手術。
【急性低血糖危象】出現神經症狀(驚厥和昏迷)。驚厥常為全身性抽搐,昏迷常為深度。可出現雙側巴氏征陽性及瞳孔散大。有的昏迷病人伴有反射消失。有時不見抽搐,隻有深度昏睡,可被強烈刺激喚醒。在驚厥、昏迷發生之前、可伴有不同的症狀、如惡心、嘔吐及腹痛等胃腸功能障礙,或蒼白、血壓升高、出汗、脈搏增快等血管運動及循環障礙。嬰兒常見上肢震顫:發紺、窒息;較大兒童可有饑餓感,上腹部不適,凝視.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等;個別病兒可發生精神異常症狀。如取血延遲,可因神經、激素等調節作用,使血糖迅速增高而延誤診斷。治療低血糖發作時需要立即靜脈注射葡萄糖或者肌注胰升血糖素,使血糖升高,症狀緩解。
【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以外的急性白血病,包括法、美、英白血病協作組分類之中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疑似類型。
【急性肺水腫】因嚴重而突發的左心室排血不足或左心房排血受阻,引起肺靜脈及肺毛細血管壓力急劇升高,當肺毛細血管壓力升高到超過血漿膠體滲透壓時,液體自毛細血管床漏出到肺間質、肺泡內,引起肺水腫。常見於任何原因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竭;靜脈輸液、輸血過多,過快;胸痊抽液過多過快;嚴重肺部感染等。患兒表現極度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皮膚蒼白或發紺,唇發紺,四肢發涼,脈搏快而弱或觸不到,偶見交替脈,血壓下降,心動過速常有奔馬律,雙肺有喘鳴音及濕囉音。患兒頻咳有血沫痰,嚴重者有大量血沫性液體由口腔及鼻孔湧出。治療:強心、利尿、鎮靜、吸氧。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及病因治療。
【急性腹膜炎】當腹膜受到細菌感染或化學物質如胃液、腸液、膽汁等的刺激時,表現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劇烈腹痛,在深呼吸、咳嗽或變換體位時疼痛加重。病人被迫采取仰臥位,兩下肢屈曲,呼吸頻率表淺。按炎變的範圍分為彌漫性和局限性;按發病的來源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按炎症開始時的性質分為無菌性及感染性。
【急性感染性多神經根神經炎】(常發生於急性病毒感染後,偶見於細菌性傳染病或接種疫苗後,但尚無病毒直接感染的證據,認為屬感染免疫性疾病。最多見於4~6歲兒童,7~9月份多發。主要病變為脊神經根、後根神經節和周圍神經節段性脫髓鞘。前根較後根先受累,少數有肌纖維變性或壞死:;臨床特點為急性漸進性上行性對稱性和弛緩性肢體麻痹。早期可伴感覺障礙,嚴重者常伴有顱神經及呼吸肌麻痹。腦脊液呈蛋白、細胞分離觀象。本病多屬可逆性及自限性,如不累及呼吸肌和顱神經,預後較好。缺乏特效洽療。多為對症及支持療法,且保持氣道通暢、適時行氣管切開、及時用人工呼吸器是減少甚至消滅死亡的主要措施。
【急性感染性喉炎】喉部黏膜彌漫性炎症。大多為急性上感的一部分,有時在麻疹、流感、肺炎或其他傳染病的病程中並發。常見的病原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和鏈球菌等。可有不同程度的發熱、聲嘶、犬吠樣咳嗽和吸氣性喉鳴以及喉梗阻的各項症狀。按吸氣性呼吸困難的輕重將喉梗阻分以下四度:一度:患者安靜時如正常人,活動後出現吸氣性喉鳴及呼吸困難。胸部聽診呼吸音清晰。心率無改變。二度:在安靜時出現喉鳴及吸氣性呼吸困難。胸部聽診可聞喉傳導音或管狀呼吸音。支氣管遠端呼吸音降低,聽不到囉音。心率快,120~140次/01111。三度:除第二度梗阻症狀外,患兒因缺氧而出現陣發性煩躁不安、行為異常、口唇及指趾發紺、口周發青或蒼白、出汗。胸部聽診呼吸音明顯降低或聽不見,也聽不到囉音。心音較鈍,心率在140~160次/冗:!以上。四度:經呼吸困難的掙紮後,漸呈衰竭,半昏睡或昏睡狀態,由於無力呼吸,表現暫時安靜,三凹征也不明顯,麵色蒼白發灰。此時呼吸音幾全消失,僅有氣管傳導音。心音微弱極鈍,心率或快或慢,不規律。使用抗生素及大量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出現三度梗阻經治療無效或出現四度梗阻者應立即行氣管切開術搶救。
【急性感染性中毒性腦病】急牲感染、傳染性疾病所產生的毒素引起腦部變態反應、缺血、缺氧和類似腦炎的一種疾病。多在急性感染、傳染性疾病發展之中或恢複期發病。突發高熱、頭痛、惡心,嘔吐、抽搐、失語、失明、癱瘓、頸強直、興奮躁動、去大腦性強直、昏迷和雙側病理反射陽性等。少數重症患者可危及生命。腦脊液檢查除壓力、蛋白增高外餘均正常。根據突發的腦部症狀和與急性感染、傳染性疾病的密切並存關係,以及腦脊液檢查結果可予診斷。在病因治療的同時,加強抗變態反應、抗腦水腫、解毒和止痙等對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