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3 / 3)

【食物特殊動力作用】被消化的食物有刺激機體代謝率增加的作用。以蛋白質的作用為最強,糖和脂肪較弱。可影響能量代謝。小兒進食後,雖然與進食前同樣處於安靜狀態,但機體的產熱量,往往要比進喪前有所增加。

【食物中毒】食物被細菌及毒素汙染、或摻入化學性毒物或生物毒素後,被人體攝人所引起的急性中毒的統稱。前者稱為細菌性食物中毒,後者為非細菌性食物中毒。有食入毒物或不潔飲食史。特征為:①潛伏期短;②同食者呈集體暴發流行,且臨床表現基本相同。病原分離或毒素動物試驗有助確診。對症治療,應用抗毒血清、抗毒素治療為主;化學物品可用特殊解毒劑。

【食敘】)一種高級神經活動的現象。指人對食物的欲望。食欲減退是由於局部或全身病變影響中樞神經活動,使胃腸功能障礙所致。

【盆腔膿腫】一種腹腔感染。多繼發於闌尾炎、除一般感染征象外,主要為直腸剌激症狀,如排便頻繁及排黏液便。有時可出現尿頻或排尿困難等膀胱刺激症狀。直腸指診檢查肛門括約肌鬆弛,並在直腸前觸及膿腫塊。抗感染治療或手術切開引流。

【膽道】膽汁流經的通道。起於肝內的毛細膽管,止於十二指腸的膽總管。

【膽道閉鎖】嬰兒期持續性黃疽的原因、一。以往認為屬先天性畸形,但近來認為與病毒感染有關,是一種進行性使管腔閉合的炎症過程。在臨床上與乳兒肝炎有時難於鑒別。由於膽道閉鎖可致膽汁淤積,引起膽汁性肝硬化,手術時間最好在3個月內,3個月以後發生肝硬化機會增多,因而早期診斷很重要。

【膽道感染】膽總管和肝內膽管發生的化膿性感染。在小兒比較少見。臨床發病常急驟,髙熱.上腹部疼痛、劇烈而持久,常伴惡心、嘔吐。白細胞增高。查體:右上腹有明顯壓痛及腹肌緊張,有時可觸及腫大的膽囊。嚴重病例出現中毒性休克。

【膽道蛔蟲症】由於蛔蟲進人膽道,引起膽道及膽道門括約肌痙攣而發生腹部陣發性劇痛。是小兒時期的多發病。表現為突發的右上腹陣發性劇烈疼痛,以致不能平臣卜,彎腰翻滾,哭鬧出汗、麵色蒼白或脹紅,疼痛間歇期患兒安然無恙或隻有上腹部微痛。疼痛發作時常伴有惡心、嘔吐,偶可嘔出蛔蟲。査體在右上腹劍突旁有小範圍壓痛區,間歇期仍然存在。治療:解痙、鎮痛、控製感染、驅蟲,必要時進行手術療法。

【膽道係統】起自肝內毛細膽管,止於泛特壺腹的組織,包括肝膽管、總肝管、膽總管和膽囊四部分。

【膽固醇性胸膜炎】胸腔積液中含有大量遊離膽固醇結晶的胸膜炎。小兒偶可見到,病因可能與體內的或局部脂肪代謝異常有關。見於結核、類風濕、腫瘤等疾病、臨床經過緩慢,症狀輕微,常有慢性胸膜炎史。在黃色、混濁或血性胸腔積液中混有浮動的鱗片狀、絲狀、折光性強的膽固醇結晶,顯微鏡下見板狀、針狀、斜方形結晶體。可用抗結核藥物等治療。

【膽紅素】血紅素的代謝產物。在肝、脾及骨髓的網狀內皮細胞中產生,透出細胞,進人血液,在血液中與清蛋白結合運輸,稱為未結合膽紅素或遊離膽紅素。然後被肝細胞攝取,與V蛋白(或2蛋白)結合後,進一步在肝細胞內形成葡萄糖醛酸膽紅素,也稱結合膽紅素。結合膽紅素自肝細胞釋放至毛細膽管,隨膽汁排入腸道,在腸道細菌作用下進行水解和還原反應,脫去了葡萄糖醛酸和加氫成無色的膽素原族化合物。

【膽紅素肝腸循環】膽紅素由肝髒排入腸腔再吸收回肝的過程。膽汁進人腸道後,結合膽紅素在腸道中經細菌作用還原為尿膽原及糞膽原,大部分隨類便排出,一部分尿膽原被腸道重吸收,再由肝髒排入膽道,此過程即膽紅素肝腸循環。

【膽堿能危象】抗膽堿酯酶藥物過量的表現。有麵色蒼白、腹瀉、嘔吐、高血壓、心動過緩、瞳孔縮小、黏膜分泌物增多等表現,以及重症肌無力和嚴重呼吸困難。

【膽綠素】(礎鄉如)膽色素之一種。是由血紅蛋白分解產生的血紅素被氧化、失去鐵,使卟啉環打開而形成。

【膽囊造影術】一種診斷膽囊疾病的X線檢查。將造影劑通過不同途徑(口服或靜脈注射)引人機體,使膽囊顯影,從而觀察膽囊的位置、形態、大小、密度、邊緣以及收縮功能等,為診斷膽囊的各種病變,提供診斷資料。

【膽汁酸】膽汁中存在的具有類固醇結構的有機酸。如膽酸,脫氧膽酸,鵝脫氧膽酸,熊脫氧膽酸等。與甘氨酸和牛磺酸結合則稱為結合膽汁酸。在膽汁中以鈉鹽或鉀鹽形式存在,稱為膽汁酸鹽,簡稱膽鹽。是體內促進脂類物質消化和吸收的重要物質。

【膽汁性肝硬化】由於肝內外膽管長期膽汁淤滯引起的一種慢性肝髒病變。臨床分兩型:①原發性:發熱、乏力、食欲減退及上腹不適、黃疸、尿色加深、大便變白、肝髒顯著增大。病程良性經過可達數年,終因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及消化道出血而惡化。②繼發性:主要為肝外膽道梗阻引起,其臨床表現為阻塞性黃疽,與原發病例相似。治療:高碳水化物。適量蛋白質以及多種維生素的飲食,一般情況差者可給能量合劑靜注,對腹水及消化道出血者應及時對症治療,嚴重的膽道閉鎖,慢性肝炎及有肝硬化的先天代謝病可試行肝移植術。

【膽汁淤積】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膽汁長期在膽道中積聚;%膽汁在膽道中長期不流動,可使膽汁的理化性質發生變化。如水分被過多吸收。發生膽汁過度濃縮,膽色素的濃度增高,膽固醇處於過飽和狀態,促進膽石形成,還能使已析出的結石微粒在膽道內沉積,有利於細菌在膽道內生長繁殖引起感染。

【膽汁淤積性肝炎】又稱“毛細膽管肝炎”。多由乙肝病毒引起,以膽汁代謝紊亂和毛細膽管損傷為主的肝病。臨床以結合型膽紅素增高的肝內梗阻性黃疸為特點。肝活檢可確診。該病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一種類型。急性者按一般病毒性肝炎治療。慢性或黃疽較重、病程較長者,用皮質激素、硫唑嘌呤或中藥治療。

【膽脂瘤】—種發生於中耳部的囊性結構非真性腫瘤。內壁為鱗狀上皮,上皮外為厚薄不一的纖維組織,與鄰近的骨質或所在部位的組織密切相連。囊內充滿脫落的上皮及角化物質,其中含有膽固醇結晶。膽脂瘤一經形成可導致組織破壞引起並發症。

【胎兒】從受孕到從子宮娩出之前的小兒。胎兒機體的發育、器官的形成、功能的完善是在母體內逐漸形成的。胎兒發育的好壞決定於母親妊娠期間身體的健康狀況及孕期衛生保健情況。如母親保健不好胎兒可有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營養缺乏病,先天性傳染病等。從遺傳角度來看,胎兒機體發育狀況及各器官功能狀況與父母機體狀況有密切關係,其中某些遺傳性疾病即由父母性細胞遺傳而致。提倡優生,避免近親婚配及各種遺傳性疾病的婚配,是孕育健壯胎兒的重要措施。

【胎兒宮內生長遲緩】足月胎兒出生體重或體重低於妊娠周數的第十百分位數為胎兒宮內生長遲緩。它是一個推測性診斷,隻能在出生後根據孕齡體重曲線才能確診。胎兒出生後稱小於胎齡兒,其圍生期患病率及死亡率高,嬰兒體格及智力發育慢。因此,防治在優生學上具有重要意義。

【胎兒監護】應用胎兒監護儀描繪宮縮時胎心率變化曲線,以了解胎兒安危的方法。有外測及內測兩種方法。前者超聲探頭置於母體腹部,易受外界幹擾。後者兩個探頭分別插人宮腔及胎兒頭皮,精確度較高,又可顯示胎兒心電圖。

【胎兒鏡檢查】應用胎兒鏡檢查宮內胎兒的方法。宜在妊娠後第15~20周進行。將胎兒鏡經母體腹壁進人羊膜腔,可直接觀察胎兒有無畸形,亦可通過胎兒鏡取臍帶血和組織標本協助診斷。此檢查創傷較大,常引起流產,且視野小,難對胎兒作全麵觀察。

【胎兒酒錶損害綜合征】辦孕婦長期大量飲酒,使胎兒體內蓄積相當濃度酒精而引起的症狀。表現為胎兒生長遲緩,智力低下,小頭畸形及眼裂狹小、內眥贅皮、塌鼻梁、短鼻子、鼻唇溝發育不好、上唇薄、小下頜等特殊麵容,尚可伴有心血管及腎髒畸形等。

【胎兒窘迫】胎兒宮內缺氧引起的症候群。多發生於臨產後。表現為胎心改變(先快後慢或不規則),胎動頻繁,羊水胎糞汙染。胎兒監護儀示胎心率遲發減速型,胎兒頭皮血值低於7.25。應分析原因,對症治療,或迅速結束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