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3 / 3)

【胃石症】又稱“胃糞石”。吞食毛發、植物纖維及某些化學物質後,在胃內形成黑色或深褐色結石存留於胃內。根據不同成分可分為毛糞石、植物性糞石和胃結石。植物性糞石由植物的根莖、葉或種子等構成,其中由於吞食未成熟的柿子、黑棗、紅果等形成的糞石稱胃結石。患兒早期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隨糞石體積增大可有上腹脹悶、沉重感、隱痛、納差、營養不良和體重減輕,可並發潰瘍或梗阻。糞石大者,上腹部可捫及質堅、光滑、活動性包塊。治療:毛糞石、植物性糞石可試用胃蛋白酶,胰酶,纖維素酶和番木瓜酶等或中藥溶解治療,或胃鏡下碎石和胃切開取石。

【胃酸】由胃壁細胞分泌的鹽酸。胃液中的鹽酸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解離的稱為遊離酸,另一種是與蛋白質結合的鹽酸蛋白鹽。在純胃液中,其中絕大部分是遊離酸。鹽酸具有多種功能,它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而易於分解;殺死隨食物進入胃內的細菌;進人小腸後,還可促進胰液、腸液和膽汁的分泌;它所造成的酸性環境還有助於小腸對鐵和鈣的吸收。但若鹽酸分泌過多,也會對人體產生不利的影響。一般認為,過高的胃酸對胃和十二指腸黏膜有侵蝕作用,可能是消化性潰瘍發病的原因之一。

【胃體】即胃的中部。

【胃小區】胃黏膜表麵被許多縱橫交錯的微細淺溝分成許多不規則的小區。直徑為數毫米。用實體行顯微鏡觀察時,每個胃小區還有許多小窩,稱胃小凹,是胃腺的開口處。用放大鏡觀察,不同的胃黏膜病變,胃小區的外形可發生不同的變化。在X線胃雙重造影片上呈微小的酷似橘皮表麵的小顆粒,胃竇部更易顯示,這一正常表現對發現胃的表淺細小病變有重要價值。

【胃小彎】即胃的右上緣,由賁門伸至幽門。

【種痘反應】將牛痘苗接種於人體出現的反應。①原發反應:見於初次種痘或無免疫力者,種痘3~4天後局部先發紅呈圓形丘疹,再過1~2天,丘疹上出現水皰,皰疹內液體初呈白色,漸成微黃或膿樣混濁液體,疹呈扁平圓形,中央凹陷呈臍形。體溫上升,食欲減退,腹瀉等。約自第10天反應減少,臍形皰疹開始變幹,結成棕色痂蓋,一般2~4周痂蓋脫落,留有瘢痕。②加速反應:見於多年前種過痘的人,此時僅留微量免疫力。接種後反應輕,速發速愈。皮疹變化的順序與原發反應相仿,反應高峰一般在第5~7天。③即現反應(免疫反應):見於不久前接種過痘苗而具有免疫力者,接種後隻有紅色丘疹出現,不再發展,有瘙癢。一般反應高峰是在接種後3~4天內。接種後如無反應,可能是接種操作中差錯,或疫苗失效,應再重複接種。

【選擇性蛋白尿】尿中含有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質(白蛋白)濾出,而不含有或僅有極少量大分子量的蛋白(球蛋白、表明腎小球病變輕微,療效多良好。若尿中同時含有大、中小分子量蛋白質時,稱非選擇性蛋白尿,表明腎小球病變較重,療效較差。通常用四種方法測定:①測尿中I球蛋白與白蛋白比值,若小於10%為選擇性,大於50%為明顯非選擇性,在10%~50%之間為低選擇性(一般選擇性、此法比較簡單,但欠精確。②測定尿中與轉鐵蛋白兩者清除率之比值,若小於0.2為選擇性,大於0.3為非選擇性。③測定尿中轉鐵蛋白與清除率,以其清除率對數與其分子量對數繪成斜率6角表示。④圓盤電泳方法,將尿中蛋白質依照電泳速率排列成小、中、大分子量的不同組分,以小、中高分子量為主者為選擇性,以中、大分子為主者為非選擇性。

【選擇性蛋白指數】腎小球疾病中,蛋白尿與腎小球基膜損害有關,其損害的程度可用蛋白尿的選擇性來表示。所謂蛋白尿的選擇性,係指腎髒在排出蛋白質時,對蛋白質分子量的大小是否有選擇而言。如小分子蛋白能排出而大分子蛋白不能排出,則稱為有選擇性;大小分子都能排出為無選擇性。

【選擇性缺乏症】以免疫球蛋白極度減少為特征的一種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其特點是患者的血清和分泌型均極度減少,常伴有局部代償性增高。

【鈣化】局部組織發生的鈣鹽沉積。正常情況下,人和動物體內的鈣鹽沉積在骨骼和牙齒中,稱為生理性鈣化。在骨和牙齒以外的組織有鈣鹽沉著,為病理性鈣化。如肺結核時,由於機體抵抗力強,再加上藥物的影響,局限性幹酪樣病灶中的結核菌代謝低落,繁殖力降低,病灶失水而幹燥,最後鈣鹽沉積,而發生鈣化。

【鈣化上皮瘤】又稱“毛母質瘤”。是由表皮毛母細胞發生,含有嗜堿性細胞和影子細胞。這種腫瘤發生於任何年齡。病變在真皮深層或下層,有結締組織構成的包囊,在早期損害內部較多的嗜堿細胞,到晚期主要為影子細胞,鈣質沉著常成片出現於影子細胞內。其損害為單發的皮下軟骨樣硬腫物,呈圓形,邊界清楚,表麵皮膚可正常或稍有暗紫褐色的色素沉著。手術切除。

【韓通道激動劑】又稱“鈣通道激活劑”。是一類能激活細胞膜上鈣通道促進鈣離子經鈣通道流入細胞內的藥物。幾種二氫吡啶類化合物具有上述作用。已證實它與鈣通道阻滯劑競爭結合鈣通道上的二氫吡啶受體,因而出現與鈣通道阻滯劑相反的藥理作用,致使心肌和血管平滑肌收縮,心率加快、激素分泌等。

【鈣通道阻滯劑】又稱“鈣拮抗劑”、“慢通道阻滯劑”。主要有二氫吡啶類(如硝苯吡啶、尼莫地平)苯烷胺類(如維拉帕米)和硫氮罩類(如硫氮罩酮)等。在鈣通道蛋白上有此三類藥物的高親和力結合位點。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減弱心肌收縮力和抑製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病、室上性心動過速、腦血管疾病等。不同藥物對不同部位組織有相對選擇性,如硝苯吡啶擴張冠狀血管作用比較顯著,而尼莫地平擴張腦血管作用較強。

【納-鉀栗】簡稱鈉泵。是鑲嵌在細胞膜脂質雙分子層,逆濃度梯度運輸鈉、鉀離子的一種運輸蛋白質。本身具有八丁?獲得能量,並在消耗能量的同時,可以分解八丁?主動轉運鈉和鉀,形成和保持鈉鉀離子在細胞膜兩側的濃度差。

【鉤蟲病】鉤蟲寄生於人體小腸導致的腸道寄生蟲病。分布幾乎遍布全球,以熱帶、亞熱帶等溫暖地區為多。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線蟲的蚴蟲經皮膚或黏膜侵人,寄生於小腸,吸血維持生命。農民和礦工患病最多。早期可有鉤蚴皮炎,肺部移行症狀如咳嗽、血痰、發熱。成蟲則引起失血性貧血,營養不良,胃腸功能紊亂。大便檢出蟲卵可確診。采用驅鉤蟲藥和對症處理。

【鉤蚴】即鉤蟲的幼蟲。

【鉤勵性皮炎】為鉤蚴蟲鑽人皮膚後引起的皮炎。在患者接觸被鉤蚴汙染的土壤數分鍾至數小時後,常於手指、足趾間出現奇癢,隨後出現散在或成簇分布的紅色水腫性血疹和血皰疹。由於抓癢可引起繼發細菌感染,局部淋巴結也可腫大。治療采取驅蟲藥及對症處理。

【鋇氣雙重對比造影】同“鋇灌腸檢查”,即同時應用空氣和鋇劑進行灌腸檢查。近年有報道用空氣進行灌腸檢查診斷和治療腸套疊。

【鋇鍾乳石征】一種X線征象。X線氣鋇雙重造影時,鋇滴附著於懸掛的息肉表麵,側位像似鍾乳石。軸位像為一濃鋇點,需與潰瘍病的鋇點鑒別。

【鋇中毒】應用或誤服鋇劑而引起的中毒。日常所用鋇鹽除硫酸鋇外,其他鋇鹽均有毒性。脫毛藥中的硫化鋇、鼠藥中的氯化鋇等其毒性甚強。小兒誤服可發生中毒。開始表現胃腸道症狀,繼之出現頭痛、眩暈、複視、耳鳴,因鋇離子進人血液後對肌肉產生過度剌激和興奮而表現出腸痙攣、膀胱痙攣(至便秘、尿閉)、頸肌緊張、肌肉震顫、甚至心律不齊、室顫等。以後可見進行性肌麻痹症狀。確切有效的解毒劑是硫酸鈉。

【秋水仙堿】是從秋水仙球莖及種子提取的生物堿。對急性痛風療效較好,其作用機製與抑製白細胞增生和活動,影響溶酶體釋放有關。本劑可抑製紡錘體形成,亦可用於治療皮膚癌、淋巴網狀細胞肉瘤,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但該藥較其他抗癌藥毒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