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分離現象】自竇房結正常地激動產生電波後,由於房室交界區的反拗期異常,心室就另由一個起搏點激動,以致心房心室分別由竇性及交界性節律點控製,這種現象稱房室分離現象。這是一種生理現象。
【房室結區】房室結位於房室交界處,房室結本身無自律性,隻有延緩傳導的功能,房室結與心房連接區和房室結與房室束連結區均有自律性,以上三部分總稱房室結區。心房激動隻能通過房室結區傳人心室。
【房室束】房室結向下延續而成房室束,是心房與心室間正常傳導激動的惟一途徑。房室束從房室結下端起始,經室間隔膜直達室間隔肌部,緊貼膜部後麵向前向左延伸,在通過室間隔膜部時,它位於二尖瓣環和三尖瓣環之間,房室束在室間隔肌部的上段分成左束支和右束支。
【房室脫節】心髒中兩個起搏點並行地發出激動,分別控製心房和心室,發生連續3次以上的完全性房室幹擾或呈持續狀態,稱為幹擾性房室分離,又稱房室脫節。其為一種生理現象,可見於竇房結的激動形成過緩和傳導障礙,亦可見於竇房結的頻率正常,而低位起搏點的頻率增快,高於竇房結時。
【學齡期】7~14歲為學齡期。這一時期除生殖係統外,其他係統器官的發育都接近成人水平。智力發育更強,求知欲、理解力和學習能力大為增進。能較好地綜合分析,克製自己,並在學校及社會生活中開始適應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淋巴係統在此期發育加速,因此扁桃腺肥大和發炎常見,乳牙全部更換,並長出除第2~3磨牙之上的全副恒牙。
【學齡早期】學齡早期即學齡期的初始階段。
【學習困難】是指兒童在具有充分智力水平,得到常規指導並擁有良好經濟條件的情況下,仍存在學習困難。可進一步分類為:①學習技能障礙:發育性計算障礙、發育性書寫表達障礙、發育性閱讀障礙。②語言和發音障礙:發育性發音障礙、發育性語言表達障礙、發育性語言感覺障礙。③運動技能障礙:發育性運動協調障礙。患兒常伴多動症和行為問題。治療:早期幹預、訓練。
【學校衛生學】是兒童少年衛生學的主要部分。研究學齡兒童和少年機體與學習生活條件之間的相互關係,提出保護和增強學生身體健康的衛生要求和措施,以保證學齡兒童德、智、體全麵發展的科學。
【試管嬰兒】應用腹腔鏡將已成熟的卵子以卵巢取出,在體外與精子受精。當卵裂進行到4~8細胞期時,將幼胚移植到子宮內,讓其著床發育成胎兒,俗稱試管嬰兒。適用於女性不孕、輸卵管閉塞、子宮內膜異位症、優生和性別的選擇,以及進行受精原理、胚胎早斯發生和著床的機製研究、胚胎早期腫瘤和流產病因的研究和避孕方法的優化研究。
【試驗】為了察看某事的結果或某物的性能而從事的一種活動。如在醫學上要診斷某病時必須做某種試驗來幫助診斷。
【汝扮汰試驗】白喉毒素皮內試驗,為診斷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的體液免疫功能檢査方法之一。正常小兒經全程白喉毒素注射後,能產生足量的抗白喉毒素抗體,此抗體能中和白喉毒素,所以試驗呈陰性。當存在體液免疫缺陷時,患兒因缺乏產生抗體的反應,故試驗則呈陰性。
【限局性運動性發作】癲癇發作的一個臨床類型。由大腦皮質器質性病變所致。病因可為與感染有關的腦動脈炎、中樞神經係統感染、大腦先天性異常、產傷和缺氧、顱腦外傷等。表現為身體某一部分節律性抽動,如一側上肢或一側麵肌抽動;也可先從某一部分開始,然後按照皮質運動區對肌肉神經支配的順序擴展,如從一側口角開始,逐漸擴展到手臂,再擴展到下肢。發作時意識不喪失。有的病人發作後有一過性肢體癱瘓,或伴有失語,於數小時或數日後逐漸恢複。若限局性癲癇灶的異常放電由一側傳插至對側大腦半球,則抽搐變為全身性,並有意識喪失。腦電圖多呈一側性癲癰波。本病為繼發性癲癇,在抗癲癇治療的同時應進行病因治療,常用藥物為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鈉。頑固難治的病例可考慮手術治療。
【限局性自主神經性發作】癲癇發4的一個臨床類型。發作以自主神經症狀為主,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但每個病兒的各次發作症狀類似。可表現為,如腹痛、惡心、饑餓感、渴感、尿意、便意、嘔吐、腸鳴、腹瀉、呃逆、流涎等。也可表現為心血管或呼吸的異常,還可表現為溫調節異常、發作性頭痛、頭暈、耳鳴、眼花等。以頭痛發作為主的又稱頭痛型癲癇,以腹痛發作為主的又稱腹型癲癇。腦電圖可見各種癲癇波或14一16次八陽性棘波。診斷須除外其他器質性疾患並據抗癲癇治療有效。藥物可用苯巴比妥或苯妥英鈉、痛可定。
【限製性通氣障礙】胸廓或肺的病變,限製了通氣活動而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礙。常由動脈係統、呼吸肌、胸廓或胸膜等病變引起,使呼吸的動力減弱,或降低胸壁與肺的順序性而引起發病。限製性通氣障礙時,肺總量、肺活量、功能殘氣量均可明顯減少。時間肺活量絕對值顯著減低,但相對值百分比(即時間肺活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數)則可在正常應用範圍內,有時甚至大於正常性。限製性通氣障礙嚴重時可導致呼吸衰竭。
【限製性心肌病】又稱“閉塞性心肌病”。為心肌病的一個臨床類型。甚為少見,是由於心內膜及心肌纖維化,心室順應性差,兩心室在舒張期不能擴張,充盈不足,造成心排血量下降。臨床表現有呼吸困難、下肢水腫、肝大、腹水及頸靜脈怒張。心髒輕度至中度擴大,無明顯雜音。X線檢查示心影增大,心搏動減弱,肺野淤血;心室造影見心腔縮小;心電圖示0尺3波電壓低,57段下降及丁波倒置。該型預後較差。應注意與縮窄性心包炎進行鑒別。治療以對症為主。
【降鈣素】甲狀腺泡旁“匚”細胞所分泌的一種多肽激素。胸腺和甲狀旁腺也可能分泌少量。從動物甲狀腺提取而得,已能人工合成。它是由32個氨基酸組成的單鏈多肽。現知鮭魚的降鈣素作用最強,持續時間也久。降鈣素主要能抑製骨細胞溶解骨質,也能減少骨組織中破骨細胞的生成,故具有降低血鈣和血磷的作用,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癌等有溶骨性疾病而伴發高血鈣的患者可使血鈣降低。對兒童維生素0中毒引起的血鈣過高、老年骨質疏鬆症等也有效。有時可出現惡心、嘔吐,注射部位局部炎症等不良反應。
【降結腸】結腸在腺曲轉折向下固定在腹後壁左側的一段為降結腸。降結腸下降至右髂脊處,移行於乙狀結腸。
【降主動脈】主動脈是體循環的主幹,分為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三部分。降主動脈部分為胸主動脈和腹主動脈兩段。胸主動脈行於脊柱前方,穿膈續於腹主動脈,並逐漸移行於脊柱的前方。腹主動脈在第4腰椎水平分為左、右髂總動脈。
【降主動脈與左肺動脈吻合術】為治療法樂四聯症時的一種手術方法。即降主動脈與左肺動脈側麵吻合的一種術式。其目的在於增加肺循環血量,使缺氧現象有所改善,等待患兒成長至合適年齡再根治。分流術後部分病例可發生吻合阻塞,或吻合口過大,易發生心力衰竭甚至肺水腫。在嬰兒期缺氧、青紫嚴重而直視手術條件尚未具備,分流術手術是搶救生命的有效措施。
【降落傘反應】醫生用兩手握住嬰兒兩側胸腰部使其呈俯臥懸空位,然後突然將其整個身體衝向前下方。正常反應是兩上肢立即伸直、外展,手指伸開,出現有如防止下跌的姿勢。正常嬰兒9~10個月以後出現此反應,終生存在。注意兩側是否對稱,生後10個月以後若無此反應,屬異常。
【彌漫性病毒性腦炎】為病毒性腦炎病理分型的三型之一。其病理改變特點為,大腦及腦膜充血,腦組織明顯腫脹及彌漫性水腫,可有大片的軟化灶,腦室變窄或消失。顯微鏡下的病變,大腦皮質等處的灰質中神經細胞廣泛而嚴重的急性變性,膠質細胞輕至中度彌漫性增生。在白質內組織結構疏鬆,可見大片邊界不清的早期軟化灶,其中有多數小膠質細胞彌漫性增生。
【彌漫性腹膜炎】腹膜受到細菌感染、化學剌激(胃液、腸液、胰液、膽汁等)或損傷引起的急性彌漫性炎症。常見於潰瘍病穿孔和外傷性腸穿孔。主要表現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劇烈腹痛,腹膜刺激症等。主要采用外科手術治療輔以支持療法等。
【彌漫性軸突摜傷】腦白質神經束有小的卵圓形限局性異常,較多見。由於損傷的剪應力作用於軸突,使之受牽拉而功能喪失,傳遞衝動的功能被阻斷。一般不伴有骨折、腦挫傷或顱內壓增高,但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一種複雜的病理生理現象。以全身有出血傾向、休克狀態、腎功能衰竭和微循環內血栓形成為其主要特點。可在下述疾病中發生:①早產兒及新生兒窒息;②嚴重細菌感染如敗血症等;③嚴重的病毒感染,如重症病毒性肺炎等;④其他感染;⑤血液病、腫瘤及其他危重病症如休克、腎衰等。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激活了凝血係統,使循環的血流出現高凝狀態,形成大量微血栓,以後造成了所謂消耗性凝血障礙。於是轉為低凝狀態,出現廣泛性出血。發生0彙後,由於纖維蛋白酶原被激活,而發生繼發性纖溶現象,當纖溶亢進時,又同時促使多種因素加重了凝血的抑製作用,故更加重了出血。臨床七的廣泛性出血、器官發生微血栓、壞死為主要表現。晚期可導致多髒器功能衰竭。可根據不明原因的出血、血液不易凝固、休克及微循環栓塞現象,再結合實驗室檢查可作出的診斷。治療上在以凝血為主要矛盾時,應以抗凝為主。在低凝期出血不止時,應輸鮮血,給予止血劑並給予抗凝、活血化凝之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