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2 / 3)

【炎症】是各種致病因子對機體損害作用所誘發的、以防禦為主的局部組織反應,包括組織的變質、滲出和組織增生等過程。許多疾病如癤、闌尾炎和外傷感染等,其基本病理過程都屬於炎症。炎症局部的臨床表現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全身出現白細胞增多和體溫升高等。按炎症持續時間的長短,區分為超急性炎症、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及亞急性炎症;按病變的性質,區分為漿液性炎症、纖維素性炎症、化膿性炎症、卡他性炎症、出血性炎症、過敏性炎症,有時可蔓延播散,甚至通過淋巴管或血行波及全身,引起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或膿毒血症。

【炎症介質】又稱“化學介質”。參與炎症反應的化學活性物質。在炎症滲出性反應中,能擴張血管和增髙血管壁通透性,具有促成炎症血管反應的重要作用。內源性炎症介質、來源於組織或血漿。主要有血管活性胺,如組胺和5-羥色胺、激肽類,補體係統前列腺素,以及中性粒細胞釋放的炎症介質,如陽離子蛋白質、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多種淋巴因子等。

【炎症細胞】在炎症病理及反應中因機體應答而出現的各種血細胞,如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這些細胞聚積在發炎的部位,稱細胞浸潤,對機體起到防禦作用。

【淺層毛囊炎】由葡萄球菌引起毛囊或毛囊周圍的炎症。在毛發周圍形成一圈紅暈,不久變成小皰而化膿。

【淺反射】刺激皮膚或黏膜所引起的反應,包括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蹠反射、角膜反射和肛門反射等。

【淺感覺檢查】皮膚和表淺黏膜上的感覺檢査。包括觸覺、溫度覺和淺痛覺。檢查時必須耐心,才可獲得重要的診斷資料。由於檢查的結果需依據患者的判斷和表述才能作出診斷,所以檢查開始前應將過程和要求向患者解釋清楚,以取得患者充分合作。檢查中忌用暗示性的提問,以免影響患者的判斷;更不對診斷抱有主觀成見,以免得出牽強附會的檢査結果。疲勞會使患者注意力減退,痛覺閾升高,必要是可數次完成檢查。發現感覺障礙時宜用圖形記錄,或記在印就的人體輪廓圖上。檢查時均應請患者閉目,或遮住檢查的部位。

【淺昏迷】是病人高度的意識障礙狀態。病人無隨意運動,處於被動體位,對周圍事物及聲、光刺激全無反應,但對強烈刺激如壓迫眶上孔或針劃足底時尚有反應(前者可表現為痛苦表情或呻吟,後者可為防禦反射性屈曲或躲避運動)。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對光反射等尚存在,呼吸、脈搏、血壓無明顯變化,但大小便可有瀦留或失禁。

【河豚中毒】河脈的內髒有劇毒,主要有毒成分是腺毒素和河豚酸。毒素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吸收後迅速作用於神經,使其傳導發生障礙,最後使腦幹的呼吸循環中樞麻痹。食後1/2~3小時發病。表現胃腸道症狀,並伴指端、舌尖、繼之全身麻木、眼瞼下垂、四肢軟癱。隨後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最後呼吸麻痹。預防辦法是不賣不買不吃河豚。治療:中毒的一般處理及對症治療;呼吸興奮劑、鹽酸士的寧肌肉注射;有半胱氨酸注射後迅速解毒的報道,可試用。

【泡性肺氣神】又稱“肺大泡”。多發生於下呼吸道感染(肺炎為主)的早期或晚期過程中,由於小支氣管內累積炎性滲出物,空氣能吸入而不能呼出,終致肺泡擴大、破裂而成泡性肺氣腫;亦可為支氣管分支因炎症和壞死而破裂,氣體通過破裂處經小葉間隙的氣體通道達胸膜下間隙形成氣腫性大泡。小兒肺大泡多發生於金葡菌肺炎病例。一般無臨床症狀。但巨大的肺大泡可有呼吸困難。診斷有賴於多次的X線肺部攝影。預後大多良好,每隨呼吸道感染的痊愈及支氣管梗阻的消退而消除。采用一般療法即可,主要針對原發病對症治療,體積較大的肺大泡可手術治療。

【治療矛盾】繼發於藥物的治療作用之後的一種反應,是藥物發揮治療作用時的不良後果。如應用砷劑及青黴素治療內髒梅毒後,損害迅速好轉,形成大量瘢痕組織,而器官的代償功能不能很好適應,以致治療後症狀不但不減,反而增加,甚至出現發熱、黃疸、肝脾腫大等,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又如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所導致的菌群失調等。

【治預率】治療效果的指標。反映某病每百例患者接受一定的醫療處理後獲得痊愈效果的例數。治脾治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醫療水平高低及疾病的預後。但接受治療前的病情、療程及評定療效的標準對治愈率有很大的影響,分析治愈率時須加注意。

【單胺氧化酸】一種黃素蛋白酶,催化單胺類物質,如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的氧化脫氨作用。它存在於肝、腦及腎等組織細胞的線粒體中,尤以肝內含量最高。該酶若被抑製,將使腦中的兒茶酚胺含量增多。先天愚型患兒,血小板的單胺氧化酶活性降低。

【單倍體】正常生殖細胞中所含有染色體數稱一個染色體組,具有一個染色體組的細胞或個體稱單倍體。

【單純肺動脈口狹窄】指肺動脈瓣或漏鬥部狹窄而室間隔完整的先天性畸形。其病理變化有三種情況:①肺動脈瓣狹窄;②漏鬥部狹窄;③上兩者合並狹窄。上述三種情況中以①為最常見。胎兒期本來畸形對血循環無明顯影響,生後且因肺動脈口狹窄、右心排血受阻、右室壓力高、而肺動脈壓力低、時間長久可引起右心室肥厚。如卵圓孔未閉或有房間隔缺損,當右房壓力升高時,可引起右向左分流而形成青紫。臨床上輕度狹窄多無症狀,中重度者可有心悸、氣喘,甚至出現青紫、心力衰竭等。心髒體征主要為胸骨左緣第2肋間或3、4肋間(漏鬥部狹窄)可聞及收縮期噴射狀雜音並可觸及震顫。胸片肺紋理少,大部分病人肺動脈主幹及左肺動脈狹窄後擴張而伴有明顯的搏動。心電圖對狹窄程度的判斷很有意義,還可借助彩色超聲波、心導管檢查等,確立診斷。治療:輕度狹窄者無需手術,中、重度者應予手術治療。

【單純糠疼】亦稱“白色糠疹”,俗名“桃花癬”。一種與細胞、病毒、黴菌或寄生蟲等感染有關的非特異性皮炎。

【單純皰疹】小兒時期常見病毒性感染,可見於局部如皮膚、口腔黏膜及角膜等處,也可引致全身性感染、威脅生命。病原體為單純皰疹病毒。其臨床表現:常見的症狀是齦口炎,這是小兒時期原發性感染中常見病型,大都見於頰內、口腔或牙齦,也可侵及口唇周圍的皮膚。而角膜結膜炎、外陰陰道炎、腦膜腦炎、皰性濕疹、全身性感染(見於初生早產兒)、再發性皰疹感染較少見。治療:一般治療包括保持口腔和皮膚清潔,必要時局部塗抹中藥錫類散等。腎上腺皮質激素禁用於急性皰疹性角膜炎,因可加重病情。特異治療:有皰疹淨、阿糖腺苷。

【單純係膜增殖】僅有腎小球係膜細胞增生,係膜基質也有所增厚。本型主要見於急性鏈球菌感染後腎炎的恢複期,偶見於腎病綜合征。

【單純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大皰通常發生在出生後第1年,可以遲至青春期或成人。暴露部位、關節麵如手足、膝肘、頸等為好發部位。其他部位也可累及。損傷常在受壓或機械損傷以後發生,在大皰出現前幾個小時,受累部位可出現暗淡的紅斑和伴有輕度的瘙癢或燒灼,以後清澈緊張的大皰發生,在皮膚薄嫩處及嬰兒偶見血皰。大皰可以破裂、糜爛,但迅速痊愈。病程呈慢性,通常終身存在。

【單純性肥胖病】具有肥胖家族史,飲食過多,活動過少致體內脂肪儲存過多的疾病。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皮下脂肪超過正常標準20%以上。體脂積聚以乳房、腹部、髖部、肩部為顯著,並於腹部皮膚上出現粉紅色或紫色線紋,四肢肥胖尤以上臂和股部為顯著。輕度肥胖者常無症狀。中、重度肥胖可引起乏力、氣促、低換氣綜合征。極度肥胖兒童可有低氧血症,並發紅細胞增多症,以後可發展成為成年肥胖。治療應適當控製飲食量,減少脂肪及糖類的攝人量,堅持體力鍛煉。配合減肥藥物、中醫中藥治療。

【單純性甲狀腺腫】以缺碘、致甲狀腺腫物質或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償性甲狀腺腫大。單純性甲狀腺腫可為地方性散發性,一般不伴有甲狀腺功能改變。地方性甲狀腺腫,主要由缺碘引起,多流行於山區、半山區。散發性者則無地區性限製,多發生於青春期、妊娠、哺乳期和絕經期。原因未明,部分由於生長、發育時相對性缺碘或食物、疾病等影響碘代謝或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所致。腺體通常輕度腫大。地方性甲狀腺腫大小不一,腫大腺體可壓迫鄰近器官而產生各種症狀。本病的診斷要點為甲狀腺腫大和甲狀腺功能正常。治療可給碘劑,可以適量的給予甲狀腺素製劑,補充內生甲狀腺激素的不足,腺體過大者需手術治療。防治可用加碘食鹽、碘油注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