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黃藥眠的跌宕人生(4)(3 / 3)

丁:你父親有什麼變化嗎?

黃: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家父都有很大變化,50年代時家父很牛,西裝革履,有助教給夾著包跟著到處跑。六七十年代運動時則穿著破棉襖,戴著老頭帽和破口罩,步履蹣跚地勞改幹活,到晚年就變得比較慈祥了。到80歲後,他就有一種鶴發童顏,飄飄欲仙的感覺了。他的文藝觀,也各個時期各有特色,在這裏就不多說了。

丁:有人提議讓他重新入黨?

黃:很多。最重要的是廖承誌。要是廖承誌介紹,層次就顯得比較高。要是普通黨員介紹,那家父肯定更不搭茬了。廖承誌提出讓他回到黨內,他拒絕了。40年代黎澍也問他要不要回來,南方局領導可能也提過,我爸拒絕了。最有傳奇色彩的是反右之前,統戰部副部長徐冰突然來電話請他吃飯,是在和平餐廳,吃到一半,徐冰就說:老黃啊,現在社會主義已經建成了,你還要走到哪兒去?家父裝傻:好啊,社會主義建成了,我就教書,吃飯吧。徐看話鋒不對,就又東拉西扯了些別的。等吃完臨分手時,徐冰拍了拍家父的肩膀說:老黃啊,你的架子可不小啊。這還沒完,又過了幾天,周揚突然到家裏來了。我爸跟周揚關係好,但他們從不私下串門,我爸很詫異,有點緊張,因為按照黨內的規矩,黨內黨外一般不私下往來,所以覺得可能有什麼事。周揚說:沒什麼事,老朋友了,還不能來看看你嗎?看看你有什麼藏書。一邊聊一邊轉,臨走時才透了底,說:老黃啊,康生同誌很關心你啊,想來看你啊。我爸說:他那麼高的地位,來看我幹嗎?我怎麼敢當啊?話就到此為止了。

我想,如果家父把持不住,說,還是我去看他吧,可能車子馬上就會開到康生那兒去了,問題的性質就不一樣了。當時很微妙。所以,1957年康生坐鎮北師大,就整我爸。

1973年,黃藥眠與兒子黃大地

丁:你爸爸怎麼想?

黃:我分析,一開始,他是覺得很冤,對他不公平,受了些刺激。但他是個文人,喜歡自由自在地到處跑,到處說,到處活動,根據自己的想法寫文章,所以到國統區後,他又慢慢習慣了黨外文人的生活,對回到黨內去過受紀律約束、不能施展才華思想的生活,已失去了興趣。但到1957年時,情況又有些不同,那已經不是個人興趣愛好的問題了,而是政治問題了。追求民主就是為了打破黨的特權腐敗,費孝通在六教授會議上明確表態,絕不入黨。錢偉長也跟著說,自己也絕不入黨,家父說了沒有不得而知,但他心裏是已作好了思想準備的。從當時的形勢來看,知識分子正是帶勁的時候,民盟又重用他,民主黨派正大可作為,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有民主的追求,希望民主黨派直起腰來。這是多麼偉大的事業,所以那時不把入黨放在眼裏。反右時,康生親自坐鎮北師大來整他,可能就是因為受了點刺激。

丁:再怎麼說,民盟裏頭實際掌權的還是交叉黨員。

黃:說來話長,在那整風鳴放的關鍵時期,那些中共的交叉盟員都悄不作聲,就看你們怎麼表演,當時家父心裏都感到有些蹊蹺,但在大形勢麵前,隻能當仁不讓往前衝。費孝通原來跟我爸也有分歧,到反右前就比較一致了,看出了最終的症結還是製度問題,所以還是得過問政治,並表示不入黨,也是要把民盟幹好。家父很佩服章伯鈞,因為他喜歡那種有魄力、敢擔當、能開創事業的人。所以他們相知甚深,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