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確定生產節律
生產節律是指相鄰兩群泌乳母豬轉群的時間間隔(天數)。在一定時間內對一群母豬進行人工授精或組織自然交配,使其受胎後及時組建起一定規模的生產群,以便保證分娩後組建起確定規模的哺乳母豬群,並獲得規定數量的仔豬。嚴格合理的繁殖節律是實現生產工藝的前提,“全進全出”工藝也是均衡生產商品肉豬,有計劃利用豬舍和合理組織勞動管理的基礎。生產節律按間隔日數可分為1、2、3、7或10日製,視集約化養豬規模而確定。
實踐經驗表明,年產5萬~10萬頭商品肉豬的大型企業多實行1或2日製,即每日有一批母豬配種、產仔、斷奶、仔豬育成和肉豬出欄;年產1萬~3萬頭商品肉豬的企業多實行7日製;規模較小的養豬場一般采用7、10、12、28或56日製。
3.確定主要工藝參數
為了準確計算場內各期各生產群的豬數和存欄數,據此計算各豬舍所需欄位數、飼料需要量和產品數量,必須根據本場豬群的遺傳基礎、生產力水平、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和物質保證條件以及已有的曆年生產記錄和各項信息資料,實事求是地確定生產工藝參數。某規模化商品豬場的工藝參數(600頭基礎母豬)。
4.計算各種生產群的存欄豬(豬群結構)
流水式和節律性的生產豬肉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豬群、豬舍和設備為原則,以精確計算豬群規模和欄位數為基礎的。為此,首先要求將豬群按工藝劃分為不同的工藝群,計算其存欄數,並將它們配置在相應的專用豬舍欄位內,以完成整個生產過程。
根據目前工廠化養豬能達到的生產指標,計算豬場需要的公豬、後備豬數量,及在一個生產節律內的分娩母豬數量,斷奶仔豬數量,轉入育成舍的數量,轉入育肥豬舍數量及出欄育肥豬數量。
下麵以600頭基礎母豬群來計算豬群結構,其中母豬情期受胎率100%,窩產活仔數10頭,哺乳期成活率90%,培育期成活率95%,育肥期成活率98%,21d斷奶。
(1)公豬群組成
①公豬數:
②後備公豬數:
(2)母豬群組成
①空懷母豬頭數:
②妊娠母豬頭數:
③泌乳母豬頭數:
④後備母豬頭數:
(3)仔豬群組成
①哺乳仔豬頭數:
②保育仔豬頭數:
(4)生長育肥豬群組成
以上計算均為理論數據,生產實踐中可視具體情況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
5.計算欄位數需要量
流水式生產工藝是否暢通運行,關鍵在於各專門豬舍是否具備足夠的欄位數。在計算欄位數時,除了按各類工藝豬群在該階段的實際飼養日外,還要考慮豬舍情況,消毒和維修的時間,以及必要的機動備用期。在計算欄位數時,應根據工藝參數和具體情況確定有關數據。公豬和後備公豬有的場作為一個生產群飼養在一幢豬舍內,也有的企業將公豬欄設在配種舍內,一方麵節省建築麵積,同時也可以起到刺激母豬盡快發情的作用。
(1)公豬欄種公豬數24頭,後備公豬數1頭,共25個圈欄。
(2)母豬欄
①空懷母豬欄:
②妊娠母豬欄:
③泌乳母豬欄:
④後備母豬欄:
(3)保育豬欄
(4)生長育肥豬欄
6.一周內工作安排與監督
實行流水式的生產工藝,要求有嚴密的工作計劃和有條不紊的工作安排,對一周內的各項工作和各個工作日的主要工作內容都應有嚴格的規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