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種群的生產指標
1.年豬場生產預期成績
(1)每頭母豬年供100kg商品豬18~20頭以上。
(2)全年全場總平均料肉比(3.2~3.3)∶1。
(3)初生至100kg體重控製在160~170d。
(4)斷奶仔豬至100kg體重總飼料耗料量為250~260kg,料肉比(2.7~2.8)∶1。
2.繁殖母豬的預期成績
(1)平均初生重1.30~1.65kg。
(2)母豬平均年產胎數2.2~2.23(注:乳豬斷奶日齡為25~28日齡)。
(3)平均每胎產活仔數為10頭左右。
(4)哺乳豬育成率:高床飼養達97%以上;地麵飼養育成率達95%以上。
(5)每胎斷奶活仔豬數為9.5頭。
(6)斷奶母豬發情天數3~7d,乏情率低。
(7)全場繁殖母豬淘汰率為25%~30%,核心母豬淘汰率為33%~35%,公豬淘汰率為40%左右。
(8)後備母豬配種年齡210d。
(9)母豬分娩率95%(注:分娩率為母豬分娩數與妊娠數的百分比)。
(10)受胎率87%。
3.斷奶至30kg體重的仔豬預期保育成績
(1)21~25日齡斷奶體重達6~7kg;25~28日齡斷奶體重,三元豬可達7~8kg,純種豬可達6.5~7.5kg。
(2)保育舍仔豬平均成活率:地麵保育成活率為95%,高床保育成活率為97%。
(3)60日齡體重為20~22kg;70日齡體重為24~27kg;75日齡體重為28~30kg。
(4)斷奶仔豬8~30kg,料肉比為(1.6~1.8)∶1。
4.30~100kg的生長育肥豬預期成績
(1)育成、育肥成活率97%~98%。
(2)飼料轉化率(2.6~2.8)∶1。
(3)平均日增重700~800g。
二、計酬參考方案
規模化豬場最適合的績效考核獎罰方案,應是以車間為單位的生產指標績效工資方案,績效考核指標要根據豬場的軟硬件設施、生產規模、管理水平、豬品種等訂立,指標要留有餘地,要使80%以上的飼養員經努力能完成和超額完成承包指標,這樣才能調動飼養員的積極性,提高豬場經濟利潤。下麵以某公司萬頭豬場方案作參考。
1.妊娠舍
(1)工資以500頭母豬參加生產,每胎產活仔(不含木乃伊、死胎、畸形、弱仔等)8.5頭計算,按產活仔數2.3元/頭計發工資。
(2)獎金
①年產胎次2.3胎,配種受胎率85%,懷孕分娩率97%,全年完成指標基礎獎4800元;每超額0.1%另獎100元,每少0.1%賠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