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單元四 豬常見疾病的防治措施(1 / 3)

做好豬場常見疾病的防治是豬場保持較高生產水平的關鍵,防疫員應針對豬場常見病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一、細菌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1.豬丹毒的防治措施

(1)預防接種每年定期進行預防接種是控製本病的最有效方法,菌苗有:①豬丹毒弱毒菌苗(GT10和GC42):用20%氫氧化鋁生理鹽水稀釋,每頭豬皮下注射1mL,7~10d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6個月。其中GC42可口服,口服時,劑量加倍,口服後9d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6個月。②豬丹毒氫氧化鋁甲醛菌苗:斷奶15d以上的豬,一律肌內注射5mL,14~21d產生免疫力。未斷奶豬注射3mL,間隔1個月後再補注3mL。③二聯苗(豬瘟-豬丹毒)、三聯苗(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給斷奶15d以上的豬免疫,免疫期為6個月。

(2)發病後處理措施早期確診,隔離病豬,嚴格對豬場環境和飼養用具進行消毒;豬糞、墊草集中堆肥,發酵腐熟後用作肥料;病死豬及內髒等下水高溫處理;工作人員加強防護。

(3)治療病豬

①青黴素,每千克體重用5000~10000IU,肌內注射,每天2~3次,連用2~3d。配合使用鏈黴素,每千克體重用30mg,肌內注射,每天1~2次,連用數天。

②抗豬丹毒血清,皮下或靜脈注射,仔豬用5~10mL,3~10月齡豬用30~50mL,成年豬用50~70mL,每24h注射一次,直至豬體溫恢複正常。

2.豬肺疫的防治措施

做好豬群的飼養管理工作,搞好豬舍環境衛生,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夏季做好防暑降溫,將氣溫劇變的影響降到最低,避免各種應激因素的影響,提高豬的抗病力。

(1)免疫接種

①疫苗種類和使用方法

a.豬肺疫氫氧化鋁菌苗:皮下或肌內注射5mL,14d後產生免疫,免疫期6個月。菌苗嚴禁凍存,用時搖勻。病弱豬及臨產母豬不宜注射。

b.豬肺疫口服弱毒苗:按說明混於飼料中,充分混勻後,讓豬采食。7d後產生免疫,免疫期6個月。本菌苗隻能口服,嚴禁注射。菌苗稀釋後6h內用完。病弱豬及臨產母豬不宜服用。

c.豬肺疫EO-630弱毒苗:按說明用20%鋁膠生理鹽水稀釋為每頭份1mL,搖勻,斷奶後半個月以上的仔豬,肌內注射1mL。注射7d後產生免疫,免疫期6個月。注射本苗後,有少數豬可能出現食欲減退、體溫升高等反應,一般1~2d即可恢複。嚴重者采取治療措施。

d.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弱毒苗:用20%鋁膠生理鹽水稀釋為每頭份1mL,肌內注射1mL,免疫期6個月。

②免疫程序

a.種豬每隔6個月免疫1次,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臨產及哺乳母豬暫不接種。

b.仔豬在45~60日齡進行首免。在本病常發豬場或地區,可在80~90日齡進行二免。

c.在接種前3d和接種後7d內,避免使用抗生素類藥物,以免影響菌苗的效果。

(2)藥物防治豬群發病時,首先應做好病豬隔離、豬舍消毒等綜合防治措施。同時對病豬及同群豬進行治療和藥物預防。阿莫西林、強力黴素、恩諾沙星等多種抗菌藥物都有效。

3.豬副傷寒的防治措施

本病防製的要點是搞好平時的綜合獸醫衛生措施,清除本病的誘因,搞好飼養管理工作,增強仔豬抵抗力。在本病的常發地區或豬場,對仔豬應做好免疫接種。目前使用的仔豬副傷寒疫苗,適應於1月齡以上的仔豬。采用C500弱毒菌株生產的疫苗可口服也可用於注射:如果采用口服法,按說明頭份數用涼開水稀釋後拌入飼料中,讓豬自由采食;也可以逐頭灌服;如果采用注射法,用鋁膠生理鹽水稀釋為每頭份1mL,每頭注射1mL。具體免疫程序,可於仔豬30日齡首免,50日齡二免。仔豬副傷寒疫苗口服一般無明顯反應。注射本疫苗後1~2d有的豬出現食欲減退、體溫升高、嘔吐、腹瀉等反應,一般1~2d即可恢複。在接種前3d和接種後7d內,避免使用抗生素類藥物,以免影響菌苗的效果。

在本病常發地區或豬場,在豬的多發日齡進行藥物預防也是必要的。對發病豬采用注射治療,同群豬口服給藥預防。常用的藥物有磺胺類、喹諾酮類以及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有條件的可通過藥敏試驗選擇最佳藥物。

4.豬鏈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1)綜合預防措施加強管理和消毒,出現外傷及時處理,堅持自繁自養和全進全出製度,嚴格執行檢疫隔離製度,淘汰帶菌母豬等措施對預防本病有重要作用。

(2)疫苗預防目前有豬鏈球菌弱毒菌苗和滅活苗,最好選用當地菌株疫苗。

(3)藥物治療治療病豬可用大劑量青黴素和鏈黴素混合肌內注射,連用3~5d。此外,發病早期用氨苄西林,先鋒黴素,小諾黴素和磺胺嘧啶,磺胺六甲氧等藥物治療有一定的療效。

5.豬大腸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仔豬黃白痢由於本病發病急、死亡快,所以一定要做好綜合防治工作。

①確保哺乳母豬的營養,使仔豬獲得充足的營養和抵抗力;確保哺乳母豬和仔豬所處環境適宜,處理好母豬和仔豬對環境溫度需求不同的差異;嚴格執行母豬體表與分娩哺乳舍衛生作業標準,做好有效消毒管理工作,不依賴藥物,結合適當的保健用藥。

②預防保健用藥:80%泰妙菌素30g+15%金黴素500g+益母草500g,用麵粉或細麥麩稀釋至5000g拌勻,在母豬分娩前3d或分娩後0~7d,飼喂25g/(次·頭),2次/(d·頭)。

③藥物控製:當1窩仔豬中有1頭腹瀉時,即給母豬進行預防保健用藥,同時對哺乳母豬進行2~3d的輸液,1次/d。第一瓶靜滴配方:0.9%生理鹽水400mL+10%維生素C 20mL+魚腥草100mL;第二瓶靜滴配方:5%葡萄糖生理鹽水400mL+10%維生素C 20mL+維生素B1 20mL。

出現仔豬腹瀉脫水時,采取腹腔補液或耳靜脈輸液。配方: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18mL+乳酸環丙沙星(用量按說明書使用)。為防止仔豬因脫水引起酸中毒,可另外靜脈注射5%碳酸氫鈉注射液2~3mL/(d·頭)。

(2)豬水腫病加強斷奶前後仔豬的飼養管理,提早訓練采食、補料,使斷奶後能適應獨立生活;斷奶不要太突然,不要突然改變飼料和飼養方法;飼養喂量逐漸增加,防止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要適當搭配一些青綠飼料,防止飼料單一或過於濃厚,增加維生素豐富的飼料,缺硒地區每頭仔豬斷奶前補硒。病初投服適量緩瀉鹽類瀉劑,促進胃腸蠕動和分泌,以排出腸內容物。對此病的治療主要采用綜合的對症療法,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措施。

6.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措施

(1)預防搞好豬舍日常環境衛生。堅持自繁自養,加強檢疫,嚴格消毒,嚴防將帶菌豬引入。

(2)定期接種由於免疫母豬通過初乳傳遞的母源抗體可在5~9周內保護仔豬免受感染,所以仔豬首免不應早於6~8周齡,首免後隔2周再免一次。初產的妊娠母豬產前6~7周首免,產前2~3周加強免疫1次;經產母豬每次分娩前2~3周免疫1次,種公豬在引入時或6月齡進行免疫。

(3)合理治療早期治療效果較好,恩諾沙星有特效,也可以選用青黴素、氨苄西林及頭孢(先鋒)黴素等藥物。另外慶大黴素、多黏菌素、增效磺胺及四環素也有一定效果。若豬食欲正常,可采取注射與口服同時給藥治療。胸膜肺炎放線杆菌容易產生耐藥性,因此在飼料中不可長期添加同一種抗生素藥物。

7.豬氣喘病的防治措施

對於本病的防治需采取綜合措施。實行自繁自養、全進全出製。必須引種時做好檢疫工作,陰性者才可購進。由於自然感染豬的感染時間不盡相同,一般豬感染後的第26天,血清抗體效價可達到陽性反應階段,所以引進的豬在第一次檢疫後4周必須複檢一次。如果兩次檢查結果均為陰性,才可混群。

對於存在本病的豬場以培育健康豬群為目標。主要措施是在母豬產前15~20d使用對支原體有效的藥物,如使用強力黴素200mg/kg拌藥,連用5d;或泰樂菌素200mg/L飲水,連用5d。對仔豬使用弱毒苗15日齡首免,確定留作種用的豬在3個月時進行二免。對仔豬使用滅活苗時7日齡首免,21日齡二免,確定留作種用的豬在3個月時進行三免。對母豬進行免疫母源抗體沒有保護作用。

治療時,20%~25%土黴素堿花生油劑,每千克體重0.1mL,肌內注射,每兩天一次,連用5次為一療程。卡那黴素每千克體重3萬~5萬IU肌內注射,每天一次,連用5d。北裏黴素330mg/kg拌料,自由采食,連用7d。喹諾酮類藥物治療本病效果也很好,可以選用,但有些喹諾酮類藥物口服會降低采食量,使用時應注意。

8.豬附紅細胞體病的防治措施

預防該病重點是驅滅蚊、蠅,防鼠和定期驅除豬體內外的寄生蟲;閹割、斷尾時注意器械消毒;注射時注意更換針頭,減少人為傳播的機會;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豬舍內外的環境和飼養用具的衛生和消毒工作,及時清理糞便,減少應激因素。

發生本病,要及時將病豬與健康豬隔離,死亡豬作無害化處理。對患病豬及早治療,常用藥物有貝尼爾(血蟲淨)、四環素類(土黴素或四環素)、對氨基苯胂酸鈉或阿散酸。但血蟲淨毒性較大,使用時應謹慎,尤其母豬不宜使用該藥。另外,仔豬和慢性感染的豬要注意補鐵,如右旋糖酐鐵、硫酸亞鐵,以促進機體的抵抗力和解毒能力。

目前還沒有可靠的疫苗,一般采用藥物預防,前期全群使用100mg/kg土黴素及200mg/kg金黴素拌入飼料中飼喂,連喂2周,或者同時對全場豬按10mg/kg投服四環素類藥物,連用4d,均可取得滿意效果。可補充右旋糖酐鐵。

9.豬沙門菌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本病是由於仔豬的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不良導致發生和傳播的,因此,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首先應該改善飼養管理,仔豬要提前補料,增強抵抗力。飼養用具和食槽經常清洗和消毒,圈舍要經常清潔,勤換墊草,保持幹燥。斷奶仔豬根據體質強弱大小,分槽飼喂。給以優質多樣化飼料,適當補充微量元素。在飼料改變時防止突然更換。

(2)定期預防接種在本病常發地區,可對1月齡以上的仔豬接種仔豬副傷寒弱毒凍幹菌苗,20%氫氧化鋁稀釋,肌內注射1mL,免疫期9個月;口服時,嚴格按照相關說明,服前用冷開水稀釋成每頭份5~10mL,摻入料中及時喂服。

(3)合理治療發病後需要隔離病豬,及時治療。可選用土黴素,每日按每千克體重50~100mg,分2~3次口服,連用3~5d後,劑量減半,繼續用藥4~7d。也可用磺胺類和痢特靈等藥物。圈舍要定期清掃、消毒,特別是飼槽要經常刷洗幹淨。根據發病當時疫情的具體情況,必要時,對假定健康豬可在飼料中加入痢特靈或抗生素飼料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