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妥善處理屍體死豬應深埋,切不可食用,防止人發生沙門菌食物中毒。
10.豬支原體肺炎的防治措施
(1)定期預防接種接種疫苗是預防該病的重要措施,采用豬支原體滅活疫苗和豬肺炎支原體兔化弱毒苗進行免疫接種。由於無法預測仔豬在何時會受到感染,考慮到母源抗體對疫苗的影響,兩周齡以後的哺乳仔豬首免一次。種豬每年春秋各注射疫苗一次,到確定留種用時再進行第二次免疫,育肥豬不做二免。
(2)藥物治療抗生素類藥如泰樂菌素、林肯黴素、氯甲碸黴素、泰妙靈、四環素、土黴素、卡那黴素、金黴素及喹諾酮類藥對豬肺炎支原體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總的來說,抗生素不會阻止感染發生,且一旦停止用藥,很快就會複發。
(3)綜合防治措施培育和建立無特定病原(SPF)豬群,以新培育的健康母豬取代原來的母豬(但由於豬肺炎支原體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很難彼此隔離阻斷,而且花費很大,可操作性不強)。
人工清除幹糞、加強通風、消毒,降低舍內氨氣濃度,減少塵埃,保持欄舍清潔幹燥,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盡可能自繁自養,全進全出,遠離感染豬群及生豬販運的主幹道,減小豬群飼養密度,必須引進種豬時,應遠離生產區隔離飼養三個月,並經檢疫證明無疫病,方可混群飼養。
仔豬斷奶後10~15d環境溫度應為28~30℃,保育階段溫度應在20℃以上,最少不低於16℃。保育、產房還要注意減少溫差,同時注意防止豬群過度擁擠,使用良好的地板隔離,對豬群進行定期驅蟲。
給種豬和新生仔豬接種疫苗,以提高豬群免疫力。
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豬群合理、均衡的營養水平,對控製本病有著重要的作用。
11.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加強飼養管理,降低豬群的飼養密度、維持良好的通風條件,以減少空氣中病原菌、有害氣體和塵埃的濃度;應避免各種大的應激因素,如溫差幅度大,冷風襲擊等。
(2)嚴格執行衛生防疫措施發現病豬應淘汰處理。對豬場全麵徹底消毒,病豬迅速隔離,淘汰症狀嚴重的病豬,進行無害化處理,並徹底消毒,空欄一個月後,重新引種。采用全進全出製度,提高母豬群的年齡,避免一次性大量引種,不從疫區引進豬,即使從非疫區引進豬,也需隔離檢疫,確定健康後方可混群飼養。
(3)疫苗接種我國已製成支氣管敗血波氏杆菌Ⅰ相菌油佐劑滅活菌苗,給妊娠母豬在分娩前8周和分娩前3周各皮下注射免疫1次,劑量分別為1mL及2mL,下一胎在分娩前4周加強免疫一次,劑量2.5mL;對未免疫的母豬所生仔豬,在1周齡和3~4周齡分別皮下注射免疫1次,再配合滴鼻用藥,可明顯提高豬體的抗感染能力。此外,還用支氣管敗血波氏杆菌Ⅰ相菌和產毒性D型多殺性巴氏杆菌油佐劑二聯滅活菌苗,妊娠母豬在分娩前4周注射免疫1次,對未免疫的母豬所生仔豬,在1、4和8周齡各注射免疫1次,可產生堅強免疫力。
(4)藥物預防預防性投藥是控製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有效方法,用土黴素等抗菌素及磺胺類藥物防治本病有效。土黴素按0.6g/kg飼料,連喂3d,可防止新病例出現,產前1個月、產後1~3個月長期投藥,有預防效果,能提高增重率和飼料利用率,但難以消除帶菌狀態。
12.仔豬梭菌性腸炎的防治措施
本病發展迅速,病程短,一旦臨床症狀明顯,治療幾乎不能改變病程的進展。因此,日常管理中產房要認真打掃,並進行消毒,母豬乳頭要用清水擦幹淨,以減少本病的發生和傳播。在常發病豬場,可在仔豬出生後,用抗生素如青黴素、鏈黴素、土黴素、泰樂菌素、黏杆菌素、痢特靈進行預防性口服,可取得良好的預防效果。對常發病豬場,給第一和第二胎的妊娠母豬各肌內注射兩次C型仔豬紅痢幹粉菌苗免疫母豬,第1次分娩前1個月,第2次於分娩前半個月左右,劑量為每次5~10mL。以後每次在產仔前半個月注射3~5mL,能使母豬產生堅強的免疫力,仔豬僅可通過初乳獲得很好的被動免疫保護。
13.豬痢疾的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無有效菌苗,在飼料中添加藥物,有短期預防作用,但不能徹底消滅,須采用綜合防治措施:禁止從疫區購豬,外地引進豬需隔離觀察1個月以上;在無本病的地區或豬場,發生本病時,最好全群淘汰,豬場徹底清掃和消毒,並空圈2~3個月,糞便及豬舍均應徹底消毒;若不能立即做到全群淘汰,應用凝集試驗或其他方法進行檢疫,對感染豬群實行藥物治療,無病豬群實行藥物預防。經常定期消毒,嚴格控製本病的傳播。
藥物治療可選用常見的痢菌淨、二甲硝咪唑、呋喃唑酮、慶大黴素、硫酸新黴素、痢特靈、林可黴素、四環素族抗生素等多種抗菌藥物都有一定療效。
該病治後易複發,須堅持藥物治療、改善飼養管理及搞好清潔衛生相結合,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1.豬瘟的防治措施
(1)加強檢疫,把好引種關,建立健康繁殖母豬群提倡自繁自養,必須引進豬種時,應注射豬瘟兔化弱毒苗,待產生免疫後,才可引進,進場後應單獨飼養在隔離舍2~3周,再進行混群。防止將帶毒母豬以及持續感染病豬引入豬場,通過嚴格的檢疫和淘汰帶毒母豬,建立健康繁殖母豬群。
(2)科學製定免疫計劃,認真執行免疫程序,定期檢測免疫效果目前豬瘟兔化弱毒苗在世界廣泛使用,對控製和消滅豬瘟起了重要作用,它也是我國用於豬瘟預防注射的唯一疫苗,完全能夠抵抗豬瘟病毒野毒的侵害,適當加大劑量還能減輕或抑製母源抗體幹擾。
①免疫程序:豬瘟的免疫程序應根據本場及本地情況進行選擇,目前普遍使用豬瘟兔化弱毒苗,推薦幾種免疫程序。豬瘟清淨區,種公、母豬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每頭3頭份;後備種公、母豬,選定後配種前免疫1次,每頭3頭份;仔豬20~25日齡首免,60~65日齡二免,各每次每頭2頭份。豬瘟汙染區,種公、母豬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每頭3頭份;後備種公、母豬,選定後配種前免疫1次,每頭3頭份;經產母豬產後20d和產前30d各免疫1次,每次每頭3頭份;新生仔豬“超前免疫”,出生後接種每頭1頭份,注苗後1~2h才準吃初乳,35~40日齡二免,每頭2頭份。仔豬出生後“超前免疫”,可避免母源抗體對疫苗的幹擾,而達到較好的防疫效果,可考慮推廣應用,但本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有一定難度,在生產管理過程中應嚴格控製吃初乳的時間,否則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由於豬瘟疫苗的劑量要求,特別建議在豬瘟疫區,盡可能使用單苗,而不用聯苗,以免由於疫苗劑量不夠,造成非典型、甚至典型豬瘟流行。
②免疫效果監測:應用間接血凝等簡單易行的方法進行血清學監測,有助於了解是否感染了豬瘟強毒,或者掌握疫苗的保護情況。通過對仔豬母源抗體的監測,可以製定恰當的免疫時期,以防止疫苗中和母源抗體或出現空白期。豬群通常在強化免疫後15d左右進行抗體監測,當間接血凝抗體低於1∶16者應補注疫苗,如果免疫良好則不必盲目多次免疫。
(3)科學的飼養管理,改善生態環境條件,切斷傳播途徑加強豬場的獸醫衛生監督等係列措施,舍內定期消毒,出入豬場、豬舍應進行消毒,一般情況下杜絕進入舍內參觀。
(4)發病時緊急防治措施發生豬瘟時,應立即上報疫情,及時確診,立即隔離或捕殺病豬,屍體焚燒或化製。發病地區嚴禁向疫區外運送活豬畜產品及飼料等,停止生豬交易市場。對汙染的環境和用具可用2%~3%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徹底消毒。疫區內的假定健康豬及受威脅區的易感豬,使用豬瘟兔化弱毒苗進行緊急預防接種,每頭5~8頭份,雖在注苗後3~5d可能出現部分豬死亡,但7~10d後可平息。有條件的可在疫情控製後進行普查,淘汰隱性帶毒豬,控製傳染源。
2.口蹄疫的防治措施
口蹄疫的防治需要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流行情況及防治狀況,應用疫病區劃原理將其劃為不同的地區,分別采取相應的防治策略。按照《國際動物衛生法典》的要求,口蹄疫的控製一般分為非免疫無口蹄疫國家、免疫無口蹄疫國家、口蹄疫感染國家,非免疫無口蹄疫地區、免疫無口蹄疫地區、口蹄疫感染地區。各控製區之間要求具有監控帶、緩衝帶以及自然屏障及地理屏障隔離。不同控製區內部的獸醫衛生措施具有較大的差異,但由於該病毒血清型的複雜性和傳播的快速廣泛性,為了防止病原體侵入,建立定期和快速的動物疫病報告及記錄係統,嚴禁從流行地區或國家進口動物和動物產品,對來自非疫區的動物及其產品以及各種裝運工具進行嚴格的檢疫和消毒,則是所有國家和地區應遵循的共同原則。
受威脅地區應實行免疫接種。目前常用的疫苗是滅活苗。弱毒疫苗其毒力和免疫力之間難以平衡,不夠安全,基因工程苗和合成肽疫苗等目前仍無法與常規疫苗抗衡,核酸疫苗存在生物安全問題。
滅活疫苗注射後,一般7d後可檢出抗體,21d後抗體效價達到高峰,抗體維持時間4至6個月不等。
一般孕期免疫兩次者,所產仔豬母源抗體水平高,母豬本身100%達到抗口蹄疫病毒感染水平,而免一次的母豬隻有75%達到這種抗體水平。母豬在妊娠期進行兩次免疫,母源抗體可保護99%的1月齡仔豬不受口蹄疫病毒感染,但是母源抗體幹擾疫苗作用。
建議口蹄疫O型滅活苗的豬場,按以下程序接種O型滅活苗:
種豬每隔3個月免疫1次,每次肌內注射常規苗2mL/頭或肌內注射高效苗1~1.5mL/頭。
仔豬在40~45日齡首免,常規苗肌內注射2mL/頭或肌內注射高效苗1mL/頭。
100~105日齡育肥豬二免,常規苗肌內注射2mL/頭或肌內注射高效苗1~1.5mL/頭。
肉豬出欄前30d進行三免,常規苗肌內注射2mL/頭或肌內注射高效苗1~1.5mL/頭。
發生口蹄疫時,應立即上報疫情,及時采取病料,迅速送檢確診定型,劃定並封鎖疫點、疫區,捕殺患病動物及同群動物,屍體焚燒或化製。對汙染的環境和用具進行徹底消毒。疫區內的假定健康動物及受威脅區的易感動物應進行緊急免疫接種。待最後1頭病畜消滅之後,3個月內不再出現新的病例,報上級機關批準,經終末大消毒後解除封鎖。
3.豬細小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1)綜合防治措施豬細小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強,要使一個無感染的豬場保持下去,必須采取嚴格的衛生措施,盡量堅持自繁自養,如需要引進種豬,必須從無豬細小病毒感染的豬場引進。當血凝抑製實驗陰性時,方準許引進。引進後嚴格隔離2周以上,當再次檢測血凝抑製實驗陰性時,方可混群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