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聖人,將有為也①,必先處晦而觀明②,處靜而觀動,則萬物之情,畢陳於前③。不過數年,自然知利害之真,識邪正之實,然後應物而作④,故作無不成。 ——《朝辭赴定州論事狀》,《蘇軾文集》卷三十六 〔注釋〕 ① 有為:有所作為。 ② “必先”句:必定先在暗處觀察明處。 ③ 畢陳於前:全部展現在眼前。 ④ 應物而作:按照實情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