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從而八乎?所自觀之者異也。且子不見夫日乎:其旦如盤,其中如珠,其夕如破璧,此豈三日也哉?苟知夫境之為八也,則凡寒暑、朝夕、雨暘、晦冥之異①,坐作、行立、哀樂、喜怒之變,接於吾目而感於吾心者,有不可勝數者矣,豈特八乎!如知夫八之出乎一也,則夫四海之外,詼詭譎怪,《禹貢》之所書②,鄒衍之所談③,相如之所賦④,雖至千萬未有不一者也。後之君子,必將有感於斯焉。
——《虔州八境圖八首並引》,《蘇軾詩集》卷十六
〔注釋〕
① 暘:晴。晦:黎明或黃昏。冥:黑夜。
② 《禹貢》:是一篇記載我國古代山川、疆域的文件,收在《尚書》裏。
③ 鄒衍:戰國時的陰陽家、天文學家,喜“談天”。
④ 相如:司馬相如,漢代文學家,賦的代表作家。肩輿任所適,遇勝輒流連①。
焚香引幽步,酌茗開淨筵②。
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③。
卞峰照城郭④,震澤浮雲天⑤。
深沉既可喜,曠達亦所便。
幽尋未雲畢,墟落生晚煙。
——《端午遍遊諸寺得禪字》,《蘇軾詩集》卷十八
〔注釋〕
① “肩輿”:二句:言乘坐轎子,遍遊勝地。此詩作於湖州任上,所遊諸寺指湖州各寺。
② “焚香”二句:言於寺中焚香品茗的情景。
③ “盆山”四句:寫湖州一帶特有的景色。盆山:山巒似盆,環繞四周。最高塔,指湖州飛英寺塔。窮大千,觀盡大千世界。
④ 卞峰:又名弁山,在湖州西北。
⑤震澤:即太湖。入峽喜巉岩,出峽愛平曠。
吾心淡無累,遇境即安暢。
——《出峽》,《蘇軾詩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