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不必刻意追求完美(1 / 2)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追求“完美主義”並不是那種簡單的、健康的追求完美,而是對完美的一種過分的、極端的追求。完美是完善自我,並且在努力達到高標準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而心理學上所指的那種完美主義者是那些把個人的理想標準和道德標準都定得過高,不切合實際,而且帶有明顯的強迫傾向,要求自己去做那種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者追求完美,他們一般會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認為自己做到100%還不夠,一定要做到101%。

波音民用飛機約占全球機隊總量的75%。波音民用航空服務部為保持飛機的最佳使用狀態,給用戶提供一流的全天候技術支持。同時為行業製定標準,為全球用戶提供一整套具有國際水準的工程、改裝、物流和信息服務,服務對象包括經營客、貨運業務的航空公司以及飛機維護、修理和大修廠商,並為全球提供最大最全麵的航空培訓服務。像這樣的工作,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完美,哪怕一個小小的地方出了紕漏,都有可能釀成大禍。

但在生活中,追求完美的結果往往都是以痛苦而告終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些人在做事時多數是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的人,但他們都不甘罷休,於是又開始向完美努力,結果他們落空了。本來在已取得成績之後,他們應該是高興的、滿足的,可最後卻以掃興而告終,所以,他們的結果相對是悲哀的、痛苦的。

文物鑒定專家們在鑒別一件寶玉是不是真品時,其中一個重要的依據就是看它有沒有瑕疵,因為所有的寶玉總會有瑕疵,而人工仿製品卻往往是完美無缺。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保羅·休伊特認為:“過度追求完美是一種病態心理,不利於身心健康。”

保羅·休伊特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完美主義。他發現,完美主義者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不管是何種類型的完美主義者,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健康問題,比如沮喪、焦慮、飲食紊亂等。

有一則這樣的寓言:

在非洲大草原,有一頭年幼的獅子叫迪奧,它從小就立下雄心壯誌,要成為一頭最優秀、最完美的獅子。後來,這頭年幼的獅子發現,雖然獸類都認為獅子是草原之王,但它有個明顯的弱點,就是在中長跑項目中的耐力比羚羊弱。很多時候,就因為這個弱點,羚羊從嘴邊溜掉了。

迪奧決心改變這個缺點,通過長期對羚羊的觀察,它認為羚羊的耐力與吃草有關。為了增長耐力,迪奧便學羚羊吃起草來,最後迪奧因吃草而變得體力空乏,奄奄一息。母獅子發現迪奧這一做法後,便教育迪奧,說:“獅子之所以成為草原之王,不是因為沒有缺點,而是因為它有突出的優點,它是靠突出的觀察力、優異的爆發力、鋒利的牙齒和準確的撲跳動作而不是靠完美才稱霸於草原的,沒有缺點的獅子是不存在的。”

迪奧聽了母親的話,開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它不再把心思放在改變自己的缺點上,而是盡力去發揮自己的優點。最終,迪奧成了那片草原上最優秀的獅子。

很多時候,我們人類同樣會犯年幼的獅子迪奧那樣的錯誤,為了讓自己變得完美,我們總希望改掉身上的一切缺點。結果,在改變缺點的過程中,放棄了自己的優點,而成為一個平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