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北伐 上(2 / 3)

我默默歎想。手持□□,緩緩竭力走到能和嶽飛並肩而立的位置。

嶽飛朝我拱手施禮,道,“恐有飛石流矢,還請官家回艙內暫避。”

我一笑拒絕道,“無妨,既是禦駕親征,朕不說身先士卒,也沒有遠遠躲著的裏。嶽卿可是怕朕拖後腿嗎?”

嶽飛忙道不敢不敢,官家親臨戰場,我軍將士無不深受激勵。官家真是亙古未有的一代雄主。

我嗬嗬一笑,又隨意幾句,與嶽飛做君臣相知狀。這時,對岸戰況漸漸明朗----金人營地中已豎立起了一麵高高的嶽字旗:火光熊熊喊殺聲震天,那麵旗幟卻始終屹立不墜。

嶽飛瞧見了,麵上微微露出一絲讚許笑意。可我從頭至尾幾次打量嶽飛,也沒見他神色有半點擔憂。好吧----作為統帥,確實不能如此,我體諒。

垂死掙紮過後,金人丟下一地屍體,滿營火光,潰敗而逃。我大宋軍乘機用最高大的樓船,搭載著後續的騎兵和步兵,迅速登陸上岸。天猶未亮堂,傳信兵便趕來啟奏嶽飛:嶽少將軍已清金營,恭請官家巡視。

這一夜的閃電戰十分成功。在最初的一千勇士開拓下,大宋共有五千騎兵和三千步兵成功渡過了淮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金人營地據為己有。

第二步,嶽飛發出信號,等待在和州的嶽家軍十萬主力,也疾趕來淮水邊,由十二個時辰一刻不停的軍船,將他們分批運送至對岸。

嶽飛對於皇帝的安全十分謹慎,生生壓得我第二日下午才得動身渡河。在壓抑的等待中,我改不了地找人打探情況----嶽雲應該未受傷,但嶽飛見了兒子,第一句話仍是厲聲訓斥他不該那麼快就妄請官家巡視戰場----若有危險,如何擔當得起?

我聽得臉色沉,更狠狠地掐住自己的手心。罷了罷了,我隻要忍過此回,待大軍攻占下宿州作為據點,便能和嶽飛分道揚鑣,讓嶽雲自由馳騁。

紹興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北伐首戰告捷。南宋皇帝趙構又一次踏上了淮水以北的土地,

我深深吸氣,做出莊重的模樣來麵對嶽飛與一幹眾將的大禮相迎。營地外,戰馬彪健肥壯,刀戟如林明晃晃,軍士威武列隊,齊聲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嶽雲站在爹爹身後,脫盔俯首,恭敬十分有禮。

我按捺住擁抱他的衝動,找機會仔細打量他:見他臂膀上並未綁著繃帶,行動自如,氣色未改,懸著的一顆心才算落回胸腔。

接著,一行人迎我魚貫入了營中大帳篷,再次討論作戰方案:如何快快攻下宿州城。因金軍潰逃四方,隻怕有的已經去了宿州報信。

我坐在中央首席,做聆聽各人意見狀,視線光明正大移來移去,不放過每一個掠過嶽雲的機會。

有幾次,與他雙目相觸----我意識到嶽雲其實也在打量觀察我,突然從心中橫生出一股恨不能和嶽飛進一步比肩的氣概來。

思量一陣,我開口道:“雖然依照大宋的實力,奪取宿州隻是時間問題,但若能巧取豈不更好?”

帳內頓時安靜起來,所有人聆聽皇帝發話。

“金人昨夜逃去,營地裏留下了一些未燒毀的戎裝。若是我們穿上這些衣服,假扮金兵,再假裝俘虜了十餘名宋軍人馬,來到宿州城門下,喊上幾句金人方言,對方可會開城門?”

“朕想,此刻大軍已過河的消息,應由遊散逃竄的金軍帶入了宿州城----據探子的消息,因金人將防禦重點放在了息縣一帶,宿州可並未囤積多少糧草,想必守城的正心慌吧?守城的金人最高長官,是保靖軍節度使,名叫孛特魯,生性凶殘卻又粗魯愚昧----”

“若眼見有大宋的糧草車隊被劫了,定會喜不自禁,開城門收戰利品。隻要城門一開,咱們即刻發難,也放出信號讓埋伏在附近的騎兵魚貫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