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醫院信息與檔案管理(一)(3 / 3)

三、減少信息反饋層次,避免多層次周轉中的信息損耗和失真

信息收集,統計資料要準確、完整。否則就不能及時有效地反映出真實情況,失去信息的價值。為此,要求信息反饋的層次越少越好。我院對質量檢控的各種信息,采取不同的信息內容,規定不同的反饋周期,對重大緊急的質量信息要求及時反饋,按級反饋或越級反饋。信息的傳遞,則多數采取一級傳遞方式。有些信息,如傷病員每日流動情況及醫護工作的數據信息,由科室直接傳遞給統計室。有些信息,如質量檢控信息,由醫務科直接收集,盡量減少中間環節,避免了多層次周轉傳遞中的信息損耗和失真。對科室傳遞的工作數據,統計室采取不定期隨機抽查或季度大檢查中隨機抽查,以確保信息的真實、可靠。

醫療質量的控製,要善於運用統計圖表,如直方圖、質量控製圖、排列圖和因果圖等,進行觀察、分析質量的靜態波動和動態波動,在圖表上發現異常,到實踐中尋找原因,達到質量檢控的目的。

幾年來,我院通過質量檢控網,大量的信息反饋到質管機關中來,僅科室間橫向檢控信息一項,每季度就多達三四百條。其內容涉及到醫德醫風、服務質量、拒收拒治病人、團結協作、勞動紀律、違章超量處方、錯診錯治、不合格檢查申請單、錯報檢查結果、醫療器械消毒供應及後勤生活保障等數十個方麵,其中有表揚、有批評、有建議。質管辦把收集到的信息及時加工處理,形成決策指令,通過院周會、院季度講評會、院領導和機關人員下基層等渠道及。時輸送到醫院管理的各個質量環節中去,以調控係統運行狀態,保證了醫院全麵質管措施的落實和貫徹執行。加強了全員質控意識,使全院的係統運行始終處於嚴格可控狀態,整體質量不斷提高。

現代醫院科學管理是個多目標、多因素的反饋控製式管理。可控的信息愈多,醫院管理的效力愈高。醫院質量檢控網的建立,為控製更多的信息創造了條件。這是醫院管理的重要一環。

加強醫療信息管理促進醫療質量提高

在當今信息社會裏,信息的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所認識。從管理方麵來看,信息是現代社會的神經係統,是人們進行決策和計劃的基礎,是組織和控製管理過程的依據和手段,是各個環節相互溝通,進行聯絡,形成有機網絡的紐帶。作為醫療質量管理工作者,如何利用醫療信息,發揮醫療信息在醫療質量管理中的作用,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下麵談談我們的做法和體會:

信息處理過程一般包括收集、加工、傳輸、存儲、檢索和輸出6個階段。我們在醫療信息的處理過程中著重抓了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儲和輸出。也就是把收集的信息,作為我們控製醫療質量的依據,通過這些醫療信息的輸出,促進醫療質量的提高。

一、建立醫療信息溝通網絡

我們自1991年起,建立了以醫務科為中心,臨床科室、醫技科室、病案室、統計室、經濟管理辦公室、院內外質量監督員參加的,單向溝通、雙向溝通、橫向溝通、縱向溝通、正式溝通相結合的信息溝通網絡。

二、認真落實醫療信息處理的各個環節

(一)加強醫療信息的收集工作

醫務科每月定期到臨床、醫技科室檢查,或不定期的到臨床、醫技科室抽查。其內容包括醫技人員的實際工作情況,如抽查某醫生對某位病人的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分析及理是否正確,某位技師對某項檢查項目的操作是否規範。其二可以通過查閱有關原始記錄,如疑難、死亡病例討論記錄,分級查房記錄,搶救記錄等,抽問有關參與人員,檢查醫療製度的執行情況。其三可以通過查閱病曆了解有關醫療文書的書寫情況和製度執行情況。

通過向科室發放“醫療信息收集卡”,收集醫療信息,因此卡隻要求填寫存在問題的事實,不需填寫報告人,同時我們嚴格注意保護舉報人,這樣避免了怕得罪不敢講實話的情況發生,保證了收集的信息準確可靠。

到入院處向出院病人發放《醫療意見征求書》,從病員或陪伴那裏了解他們對醫療質量方麵存在的問題的反映,避免了病人怕醫生報複,不敢講實話的情況。

聘請院內外質量監督員收集醫療信息。一方麵通過舉辦座談會聽取他們對醫療質量方麵存在問題的意見;一方麵通過發放《醫療信息聯係卡》了解院內外群眾所醫療質量方麵的看法。

每月從病案室、統計室的“月報表”中了解各科醫療任務完成情況,病案書寫質量和有無拖欠病案情況。

(二)加工存儲醫療信息,形成醫療質量處理決定

醫務科把上麵通過多途徑收集到的醫療信息,經過綜合分析,根據存在問題的不同情況,參照製定的《醫療質量考核標準》,做出評價,形成處理決定。然後把收集到的信息(含原始資料)以及處理意見作好記錄,必要時輸入計算機存儲。

(三)輸出醫療信息,使之成為有效的管理措施,輸出到有關部門。一方麵把處理結論輸出到經濟管理辦公室,作為考核科室綜合目標完成情況的依據;另一方麵以《醫療信息反饋表》的形式指出存在的問題是什麼,便於及時改正,同時使醫務人員理解獎金被扣的原因,也有利於科室管理人員針對情況加強管理,獎懲落實到人。

三、完善信息溝通保障措施

為了使這種信息溝通網絡,在流動中保持活力,形成良性循環,我們采取了有效的保證措施:一是使醫務人員認識到及時向醫務科提供醫療信息是自己的職責,如果發現知情不舉報者,扣發一月獎金;遇重大問題不舉報者,視其情節,加重處理。二是對提供醫療信息的科室或個人給予加分,與獎金掛鉤。三是對聘請的院外質量監督員根據提供醫療信息的情況,發給監督費。

幾年來,我們通過加強醫療信息的管理,及時發現醫療質量方麵存在的問題,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促進了我院醫療質量的提高。1992年我院順利地評上了二級甲等醫療。同時還被評為“全國衛生係統先進集體”。

讓醫院統計適應醫院管理的需要

在醫院改革不斷深入和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原來的醫院統計工作遠遠不能適應改革中醫院管理的需要。因此它對統計工作的要求不是越來越低,而是越來越高;對統計信息的需要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統計工作的任務也不是越來越輕,而是越來越重;同樣統計工作所發揮的作用也不是越來越小,而是越來越大。隻有突破舊的模式,加快統計工作改革的步伐,緊密地與當前管理中的“熱點”合拍,把過去的管硬件、管微觀向管軟件、管方針、管政策、管宏觀發展,使醫院醫療統計向醫院管理統計靠攏。

一、統計人員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技術水平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下統計工作對統計人員的要求,統計人員要在自身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多參加一些專業知識及周邊學科的培訓,來補充新的營養,提高務技術水平,爭取做到一專多能,一職多能,統計人員在提高業務技術水平的同時,還應注意自身修養的培養和提高,使它成為素質高、業務精、過得硬的隊伍。

二、完善醫院統計功能,加強醫院統計參與管理醫院的意識,把醫院統計發展成為醫院的信息中心

除繼續加強醫療血統計外,還要擴大統計範圍,隨時全麵、係統地收集、整理醫院各方麵的信息,及時掌握醫院的基本情況,利用占有大量數據這一優勢,對全院的醫療水平做出準確的評價,對全院的管理活動和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實行統計控製和監督。成為檢測醫院運行情況的一把尺子。

統計人員在服務意識上要“主動出擊”,主動跟蹤醫院管理,進行資料收集、信息開發和分析研究,力爭參與醫院決策的可行性論證、醫院發展戰略研究、醫療業務計劃和人員編製及財務運行情況等工作,把統計發展成一個具有多功能的信息中心。為醫院各項工作持續、快捷、健康地發展,發揮它的服務功能和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