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的工作必須十分重視,我們狠抓了急診室護士的業務素質,落實了急診搶救製度,訓練了心電監護儀、人工呼吸器使用、氣管插管操作、電擊除顫配合等難度較大的護理技術操作。還抓了醫德醫風、服務態度、醫學理論水平提高。經過多次考核、訓練,使急診室護士不僅在業務技術操作方麵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在突出“急”與“質”的要求方麵做到高水平。
供應過學習,明確了應具備的素質與工作質量,由於醫院上等級各科都提出了新的改革,對消毒物品等都有了新的要求。供應室的工作了相應的調整,增加下收下次數,還抓了供應室的業務學習,建立了業務學習製度,使供應室在檢查中有了滿意效果。
手術室的護理工作雖然是一貫重視,但通過學習省廳有關手術室的標準要求,還有些差距,護理部分頭組織手術室護士逐條落實自查,找出應該改進的不足之處。通過討論立即改進?補,對於各項手術室的製度,由護理部逐條檢查,提出改進辦法,經多次反複檢查、考核、使手術室得到滿意的分數。
總之,在醫院上等級的過程中,護理部做了很多工作,有了很大的改進,確實是提高了護理質量,我們深深感到中央衛生部提出的分級醫院管理的標準,促使醫院上等級確實是必要的。一些原來做不到的事和製度,通過上等級都能做到,能使醫療護理水平提高。
淺議護理人員自製力的培養
自製力是一種優良的品質。培養護理人員在護患思想交流過程中,形成較強的自力,對於能否建立良好、協調、滿意的護患關係,避免醫源性疾病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事十餘年護理管理工作,現就如何培養護理人員的自製力談幾點體會,供大家參考。
一、在交流過程中,護士應多注意病人的感情需要
在建立新型的護患關係中,護士與患者之間思想、感情的交流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在護患思想交流過程中,由於角色的不同而各自的感受也不同,護士在護患思想交流過程中起著主導的作用,然而患者的情感需要,對護患之間的思想交流能否正常進行下去,也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患者求治心切,很少注意科學的要求,感情往往超過理智。所以,這就要求護士在護患思想交流過程中,要根據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不同性格、不同心理狀態,采用不同語言、不同方式詢問。多注重病人的感情需要,要集中精力聽取病人的主訴,有的放矢地引導病人談吐真情,以誠懇、耐心、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個病人。無論是病重還是病輕,在收集資料、詢問病史時,凡隻要與疾病有關,都應該讓病人講完。一般不宜去打斷病人的講話,更不能表現出煩躁而聽不進去的神情。不要因工作繁忙等原因,而嫌棄病人“語無倫次”或“羅嗦”,要善於克製自己。否則護患之間的思想交流就會出現障礙,就不會成功。
二、當交流發生障礙,護士應主動承擔責任
由於護患雙方的角色、文化知識水平、思想境界、道德修養等不同,在交流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障礙。然而,一旦發生了障礙,護士應遵循《醫德規範》,一切從保護人民身心健康出發,尊重和維護人的權益。以病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為醫務人員的最高利益,采取積極主動、友好的態度,承責任,把僵化的局麵扭轉過來,使護患關係重新變得和諧,真正做到“治其病,知其心、安其神。”這是建立理想護患關係的關鍵,同時,也是一種心理治療的手段,能對患者產生積極的治療作用。俗話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10付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隻有在病人心境自然、愉悅的情況下,才能與醫務人員密切配合,才能使自身的疾病恢複得更快。否則會使患者心理負擔加重,精神苦悶,從而對治療產生悲觀失望感,導致抗病能力下降,治療效果欠佳,病情加重,甚至惡化或死亡。
三、當自尊心或人格受到傷害時,要理智地控製與約束自己
極少數患者,缺乏社會公德,把護士看成低人一等,當傭人隨意使喚,有時甚至隨意加以指責或刁難,稍不如意,就訓斥與謾罵,甚至動手毆打,嚴格1損害了護士的自尊心和人格。有少數患者不信任護士,仃針、做操作等任意挑選護士,搞得護士很難堪。
以上情況,都有可能在護士身上引起情感的衝動,而與病人發:生口角,導致護患關係的惡化。在此時,我們對護士要進行社會主義醫德規範的教育,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觀念、道德和風尚,培養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在病人感情衝動,特別是在病人傷害了自己的自尊心和人格時,要有較強的自製力,要學會控製自己,約束自己。要想到病人的心理狀態和正常人是有很大差異的,不能和患者計較長短,更不能對病人伸手動腳,當然有自製力不等於不分是非,放棄原則,要視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待適當的時機再去做好解釋說服工作,讓病人自己醒悟,使緊張的氣氛得到緩解。
轉換護理學模式的幾點淺見
現代醫學的模式正處於由生物心理社會的轉變中,也提出培養丁型人才(縱向上對某專業進行深入研究,橫向上具有廣泛的多學科知識)的要求,護理學科是醫學領城中的一門應用性科學,具有獨立的、完整的理論體係。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也需有相應的改變,這就給護理學科提出更高的、更嚴峻的要求。
我院是具有580張床位的綜合性醫院,護理係統遍及各個部門,現有護理人員285名,其中主任副主任4名,主管30名,護師140名,護士102名、護理員9名。要適應現代醫學發展的需要,無論在人員數量及素質上困難是肯定的,也隻能逐步加以解決。首先應考慮發揮現有人員的作用,提高護理能力,強化護理質量,加速護理人才的培養。
一、認真部署,加強護理管理體係,明確分工
(一)護理部主任應讓具有正副護理主任職稱者擔任。確保護理部有其地位,給予自主權、指揮權、發言權。要求他們根據全院實際情況訂出目標,製定計劃,組織實施措施並強化護理發揮係統,完善護理在全院的效能。
(二)各級護士長由具備主管護師職稱,有較好心理素質、業務素質、政治素質和管理技巧者擔任。護士長既是領導者,又是被領導者。他們必須遵照領導的計劃和指示開展工作,及時彙報和反映科室護理人員的6想、學習、工作情況和存在問題。積極提出自主的意見和建議,替領導分憂、出主意,創造性地開展本科工作,護士長本身應加強自身修養,積極主動,勇於挑重擔,以身作則,搞好各方麵的人際關係。
(三)各級護理人員是護理體係的基本隊伍,是完成任務的重要力量,在護士長的領導下,積極完成本職工作,勇於進取,支持護士長的工作,合理安排時間,鑽研業務,參加科研。
二、更新觀念,團結奮鬥,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護理係統遍及全院各領域,醫護不可分割,不可偏廢。沒有護理的質量就不可能有全院質量的提高和發展。
(一)院領導首先要轉變觀念,克服重醫輕護思想,充分重視護理係統的主要地位並給予支持。
(二)製定有關行之有效的規章製度。我院護理部製定了15項護理工作製度及各崗位護理工作質量標準化指標,健全各專科護理常規等,促進了工作的開展。質量的控製,也有利於護理人員素質的不斷提高。
(三)要使護理工作規範化、製度化。除部署組織實施,不斷組織學習,強化認識,各級管理人員以身作則外,更需注意組織定期不定期的檢查、督促。通過各種途徑,采取各種方式,了解各種反映、評議,並以此作為考查、考核的依據。
(四)護理係統的根本力量是廣大的護理人員,各級護理管理人員除本身需強化有關知識、技能外,還應組織實施對“三基”的訓練,以各種方式進行活動並加以經常性的督促、檢查、評議,作為考核的依據之一。
(五)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責任製護理已顯示了其優越性,無疑可促進護士素質的提高。但在實施中也存有一定困難,這需要院領導充分考慮護理人員的數量、知識結構等方麵的編排,護理係統本身也應進一步學習有關護理程序等方麵的新知識,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加以靈活運用。
(六)目前我國已普遍實行醫院分級管理,作為醫院工作重要部分的護理體係,除需緊密配合支持各級領導、各個學科外,本身也應積極加強組織實施,以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推動護理事業的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