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費的發放,強化了護理條的垂直指揮係統的作用,護理部有更多發言權、主動權。維護了護理部的威信。
二、不斷創新,爭取主動
1。緊緊依靠、發揮科護士長、護士長作用,與護士長心連心。
護理部不放棄領導,堅持每周召開護士長會議,互通信息;確立科護士長地位、作用,科護士長蹲點,落戶病房,不脫產,科護士長主動多承擔科內工作;護理部在思想上、經濟上穩定科護士長這支隊伍。思想上護理部遇事多與護士長商量,重大事件都在護士長會議上決定,經濟上發放科護士長津貼。
2。護理部狠抓質量考核。
護理質控6項指標,每月占全院質控20分。護理部積極提供考核辦法,按三等達標要求,每月護理6項指標考核分數列入科室達標分數,與效益掛鉤。同時在病房試點。推廣分級護理。結合基礎護理考核,發放分級護理獎勵費。全院基礎護理,6項指標穩步上升,原來的基礎護理有8個病區不達標,實行分級護理後全院病房全部達標。
3。實行規範化護理,提出新的目標,新的起點。
上等以後,護理部工作不能就在上等的基礎上原地踏步,不進則退,我們護理部經反複研討,製訂了一套較完善的切實可行的規範化護理措施。以此為重點,對全院護理工作提出新的努力方向,為病人提供規範化的優質護理。①訂立規範化護理標準,分為規範化環境規範化服務,規範化技術,規範化管理,規範化語言5項標準;②選擇重點,確立試點病區;③根據規範化護理的標準拍攝錄像與幻燈;④以點帶麵,召開全院護士大會,由試點病區進行交流;觀看錄像、幻燈,組織到試點病區觀摩,從而在全院全麵推廣定時考核評分,充分利用激勵機製與獎金分配掛鉤。
三、在抓護理質量同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人才培養力度
1。堅持每二年開展評選仁濟“形象美”,護士,至今已評選了二屆,塑造仁濟護士形象,樹立更多的護士服務模範。堅持抓病人滿意率,在分級護理考核中,滿意率堅持作為一項單項加減分,98%以上加獎,85%以下由院部扣獎。
土護理部召開護理部黨員要求入黨積極分子聯誼會,增強凝聚力和對黨的向心力,在護理部樹立積極向上的新風。
2。護理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小組堅持每年開展活動,近年來發表了近10篇論文,為護理部工作決策起了參謀智囊團作用。
3。今年護士節,護理部為畢業一年轉正護士舉行神聖、莊重的授帽儀式,重新喚起護士對護理這一神聖職業的光榮感、使命感,當在閃閃燭光中,新護士舉手莊嚴宣踅時,不少在場護士流下激動的熱淚。
人才培養,梯隊建設做法是:一是延聘二位有經驗的老科護士長,做傳、幫、帶工作並拍攝護士長一天的幻燈;二是人才引進,陸續引進大專生,有經驗的中年護士長,加強薄弱病區力量;三是所有護士長上崗培訓;四是為全院護士建立讀書卡,護理部定期舉行讀書會、比武會;五是重新優化組合,力量強弱搭配均勻。
我們正麵臨著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挑戰與機遇並存,我們護理部提出“挑戰嚴岐,機遇難得,不進則退,知難而上”16個字勉勵自己的工作,力爭使新形勢下的護理管理工作不斷躍上新的台階,創造新的成績。
強化護理工作質量控製的體會
護理工作質量控製(質控),是采取一定措施、一定方法,使護理質量達到一定目標或標準。有效的質控可使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職業素質、道德水平提高到符合標準程度,使護理管理形成規範化,製度化。護理質控又是改革大潮衝擊醫院,醫院走向市場,醫院之間公平競爭必不可少的工作環節。
護理質控機構有許多種形式,有的醫院設立“質控辦公室”,具體負責包括護理工作在內的全院性質控工作;有的單位安排1??2名有經驗的老護士擔任;有的完全依靠科室自控。我院自1986年實行了護理質量管理及質控,由護理部具體負責並按照循環管理法強化護理質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將具體方法簡單介紹如下:
一、製訂護理管理質量標準
我院護理部製定的護理質量標準,分為三方麵,每個方麵又分解為若幹項,並分別製定出標準細則,便於檢查。第一方麵,病房管理,包括護理人員素質、教學管理、病房管理、物品管理、藥品管理、危重病人護理,以及特別護理6項。第二方麵,護理技術與消毒隔離質量,包括技術操作部分與消毒、滅菌、預防院內感染2項。第三方麵,護理文書,包括體溫單、醫囑本、護理交班報告以及特別護理單的正規書寫5項內容。除了按項目製訂標準,還製訂出評分值,便於評定成績。
二、定期修訂改進質量標準
製訂的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在實踐中定期修訂,逐漸提高。修訂標準應慎重,並注意保持標準相對穩定性和保證護理標準的可操作性,不能隨意修訂。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將質量標準每年修訂一次,多在年終醫院工作總結時。總結一年的執行情況和達標水平,綜合分析成績、問題,然後通過討論統一思想後再進行修訂。我院護理質量標淮的修訂工作是按照省衛生廳對護理工作的要求和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的。隻有總結經驗,分析問題,修改標準,再進入下年度質控循環,才能使護理工作適應醫院發展的要求。
三、強化質控,不斷提高護理管理水平
標準製訂之後,質控則是護理標準化管理中的關鍵。隨著我院改革承包責任製的不斷完善,工作質量與個人分配掛鉤,一方麵進一步調動了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同時對控製護理質量顯得更為重要。為此護理部把護理質控納入正常工作的首位。規定每月組織部分護士長,組成質控小組,深入科室,按照質量標準全麵進行質控檢查,對每年護理工作進行綜合評議總結。最後折合分數,以分數核定成績與分配掛鉤。再把存在問題反饋到科室,進行分析處理,進一步落實改進措施。
在進行評議時,我們將平日抽查質控情況和單項檢查以及護士長夜間查房情況,全部列入質控內容,給予綜合評定,評出合理成績,再繪製成圖表掛牆。這樣做,可使科室之間進行相互比較,相互促進,對發揚成績,糾正缺陷,保證護理工作質量,起到積極作用。
四、幾年來強化質量控製的主要收獲
幾年來通過多種形式檢查、考核、評定等強化質控措施後,護理質量有了明顯提高,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麵。
病房管理走向規範化,製度化,各項工作分工細,責任清。達到了省衛生廳規定的標準。實行了分片責任製護理,病人護理責任到人,措施落實,尤其在特護方麵工作成績更為明顯,自1992年至1994年共特護153例病人,通過質控檢查均達到規定的15條質量標準,特護合格率達到96%。
建立了一套較完善的消毒滅菌方法,有效地控製了院內感染,院內感染率降至6-10%,1990年我們與廠家研製成功一次性滅菌吸氧導管,另外改革了嬰兒洗澡架使用於臨床,對防止院內感染也有很好的作用。
1989年印刷了本院護理常規,人手一冊,使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有了院內質控標準,
完善了護理管理資料。如建立了護理查房紀錄,業務學習記錄,差錯事故登記報告,教學記錄,質控檢查,監測記錄,工作量統計等10項臨床護理管理資料,並納於質控,因此加強護士長的工作計劃性,提高護士長的工作效能。
建立了護理人員的技術檔案,將護理人員考核成績、刊登文章、進修鑒定以及差錯事故發生情況填入技術檔案,作為培養晉升參考。
根據業務質控工作的要求,護師以上職稱的護理人員,每年必須撰寫一篇論文。因此自1986年至1994年護理人員寫出論文196篇,全國雜誌刊登了7篇,省級雜誌刊登了18篇,市級雜誌刊登了140篇,不斷總結出護理經驗,也提高了學術水平。
體會
實行質量管理,必須堅持質控,才能使工作穩步前進,不斷提高質量。我院從1986年實行護理質量管理以來,一直堅持質控,不斷檢查、考核,使整個護理工作走向規範,整體素質普遍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