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科研教學管理(六)(1 / 3)

淺談農村衛生院的醫療質量管理

農村衛生院是接待社會內病人的第一關,其醫療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病人疾病知轉歸。而農村衛生院又不同於城市醫院,設備筒陋,技術力量薄弱,人少事多,因此,搞好農村衛生院的醫療質量管理尤為重要。現結合本院經驗,淺談幾點體會。

一、抓好醫德醫風教育,建立健全各項規章製度

人的思想意識直接影響著人的言行,醫德醫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醫療質量,搞好醫德醫風建設,對提高醫療質量十分重要。

由於受社會大氣候的影響,以前我院部分職工勞動紀律不嚴,上班遲到早退,脫崗現象嚴重,對病人態度冷淡,不理不睬,更有甚者,上班時聚眾娛樂,在社會上造成十分不良的影響。針對這些現象,我們進行了整頓,利用職工大會、工會會員大會以及科室人員座談會,上崗前宣教會和早會,學習白求恩、雷鋒等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跡,使大家真正懂得,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同時,建立了一整套職工崗位考核製度,杜絕了遲到早退脫崗、衣冠不整、工作推諉馬虎等不良現象。醫德醫風得到了改善。全院上下形成了“病人第一”的工作作風,當地幹群普遍反映醫院醫務人員現在服務態度好,看病隨到隨診,診治時認真負責,對病情用藥等注意事項解釋詳細,交待明了,我們信得過。近3年來,門診人次與業務收入都以350的速度遞增。

我們還建立了70餘項適合農村衛生院的管理製度,使整個醫療過程中都能受到製度的約束。在平時工作中一旦發現違反製度的行為,就立即向當事人提出批評、教育,使每位職工都能自覺地遵守規章製度,起到了預防在先,醫療“安全第一”的效果。

針對我院曾發生過一起青黴素皮試性休克導致病人死亡的一級醫療事故,製訂了各類人員職責33項,及時調整更換了在衛生技術崗位上工作的非衛生技術人員。做到職責明確,分工合理,使衛生院的工作忙而不亂、杜絕了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

二、加強技術隊伍建設提高醫療質量

1。堅持在職培訓,舉辦醫療知識講座:幾年來,每月平均講座達4次以上,結合近年的醫學進展,先後舉辦了心電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進展,抗生素的進展及臨床應用、內科危重症的搶救,高血壓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內外科急腹症的診斷與治療,%線的臨床應用超的基本知識,檢驗與臨床等講座。

2。經常測驗,促進自學:為了促進同誌們自學,檢驗自學效果,不定期舉行“基礎知識”測驗與競賽,對成績優秀者分別給予一定獎勵,並將成績載入業務技術檔案。推動了自學風氣的形成。

3。派員外出進修,參加各種學習班:為了提高業務水平,醫院在經濟緊張的情況下,克服困難,增加了智力投資,並製定了進修計劃和製度。3年來,已先後選派了11名醫務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參加省市縣舉辦的各種學習班、講座近20餘次,進修人員返院後,為醫院開展了新項目、新療法,提高了診斷和治療水平,使住院人數和病床使用率都逐年提高住院病人治愈率由3年前的40提高到85%。病人轉院宰比3年前下降了90。

4。建圖書室、閱覽室:為了使職工有知識更新、及時掌握醫學進展的機會,醫院成立了圖書室和閱覽室,按計劃購買圖書和訂閱雜誌,年人均雜誌近二種。有力地促進了新知識的普及。

5。鼓勵醫護技人員積極投稿:醫院規定凡被市級刊物錄用發表的論文論著,獎勵人民幣150元。被省級雜誌錄用發表的論文論著,獎勵人民幣500元,這樣,過半職工都積極收集資料、躍投稿。

三、重視基礎質量建設,狠抓“三基”管理

1。舉辦三基訓練學習班:為提高醫療質量、配合醫院分級管理,醫院舉辦了各種類型的“三基”學習班,按照衛生部醫政司審核的三基訓練叢書逐本逐章地學習、練習、考核。使全院醫護技人員“三基”考核成績都達到了80分以上。同時,還開展了三基知識競賽與操作競賽,使全院所有的醫護技人員都掌握了技術和基本的一些操作規程。

2。抓好醫療文件的書寫:醫療文件書寫質量不高是農村衛生院普遍存在的問題。對此,醫院規定了病曆書寫規範和處方、醫囑、各種護理表格的書寫規範,實行了門診病曆存檔製,做到五有一簽名。並對每月、每季、每年無乙級和丙級病曆的醫生分別給予獎勵。杜絕了丙級病曆,甲級病曆達85以上,標準化處方合格率由3年前的64提高到98以上,5種護理表格書寫全部合格。

3。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和診療常規:針對以往因執行操作不嚴而致錯打針、錯發藥等差錯現象,醫院在工作中嚴格規定執行“三查七對”、無菌操作,加強了對高危區域的管理,連續3年無一差錯發生,院內感染幾乎為零。

4。接受公開監督,提高服務質量:醫院實行了掛胸牌上崗和分別在病區、門診設立病員憊見箱,公開接受病員的監督,促進了質量的提高。

總之,醫療質量的管理應貫徹全麵管理的過程,把思想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技術管理和科學的數理統計結合起來。建立質量保證體係,對醫療質量進行全麵的、全過程的監測,使醫療質量能達到滿足病人需求的程度。

淺談市場經濟條件下醫療質量的管理

在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能否適應市場經濟,增強競爭機製,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最根本的一條是切實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麵進行淺述。

一、把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教育作為醫療質量管理的首要工作來抓

醫院是社會公益性、福利性事業,是以醫療技術防治疾病,為病人服務的機構。它的性質和任務決定了醫院的一切工作都是為病人服務的,這是醫院根本宗旨。因此,醫院必須做到,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原則;堅持病人第一思想;堅持服務質量第一觀念。三者之間醫療服務質量是核心,這是實踐證明了的一條真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價值觀念都在發生改變,拜金主義思想有所抬頭。在醫院裏也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如不安於本職工作、責任心不強,看病要“紅包”、醫德醫風下降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忽視對醫護人員中服務宗旨再教育,不但影響醫療質量,而且直接關係到醫院在市場中生存和發展。為此,院領導認識到加強對職工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近幾年,我院在思想教育過程中抓好三個結合,即抓黨風與抓院風結合、抓正麵引導與抓爭先創優相結合、抓表揚獎勵與抓醫德醫風相結合。與此同時,我們對職工利益調整采取積極措施,如合理分配獎金、增加投入、改善住房條件等,通過以上措施,全院的醫德醫風明顯改善,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供了思想保證。由於職工思想素質的提高,?得下社會信任和好評。

二、把加強人才培養,作為醫院質量管理的關鍵來抓

重視人才培養是醫院管理和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搞好醫院建設,提高醫療質量的關鍵,當今醫療市場競爭,其實質是人才競爭、技術競爭、質量競爭、服務競爭。而人才競爭又是最重要競爭。興業之本,惟在用人,醫療隊伍的業務素質高低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醫院質量的高低,更是關係到醫院興衰成敗的關鍵。基於這種認識,我院對人才育、用、管三方麵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如根據醫院計劃和需要把好人才進出關,使專業技術骨幹、學科帶頭人引得進、用得上、留得住;發揮老專家、老主任的傳、幫、帶作用,加強對中青年骨幹醫師的培養,使學科帶頭人形成梯隊;選拔有前途的青年醫護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狠抓“三基”訓練,提高基本功,把培訓考核成績存入檔案,供晉職晉升參考;建立專業技術人員考核製度,對成績突出的,給予破格晉升或物質、精神獎勵;對公開發表論文給予適當物質鼓勵等。通過切實可行的育人措施,我院職工素質普遍提高。1993年度醫生組、護理組均在徐州市急救醫學及“三基”知識競賽中獲團體總分第一名,1993、1994年度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論文10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