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現實麵麵觀(1 / 2)

在共產主義社會裏國家製度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換句話說,那時有哪些同現代國家職能相類似的社會職能保留下來呢?這個問題隻能科學地回答……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3卷,第20頁

A 新國家知多少

毫無疑問,新國家即社會主義國家的出現是20世紀以來人類曆史上最重要的現象,它開創了幾千年國家史上的新篇章,但是,究竟什麼樣的國家才算得是社會主義新國家?它以什麼作為標準?卻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這個問題直接關係著對現實世界上存在的社會主義新國家的認定。

當今的地球是一個國家林立的行星。據統計,在這個不大的星球上,現有國家和準國家180餘個。其中,麵積最大的有2

000多萬平方公裏,最小的卻不足半平方公裏;人口最多的達10億之眾,最少的卻隻有寥寥數千。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國家之中,究竟有多少新國家?按照一些人的統計,約有60餘個,按照另一些人的統計,約有十幾個;還有一些人屈指算來,不過幾個。如此不同的數字,反映了統計者們心目中不同的統計標準。

新國家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同義語,其經驗鑒定的困難性主要來自對社會主義理解的歧義性。社會主義這一概念可以表征不同的含義。按照通常的理解,它既可以作為一種社會製度,也可以作為一種思想體係,又可以作為一種社會運動。單以製度而論,對於社會主義製度的界說,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在當代世界各國中,宣稱奉行社會主義原則,或以社會主義自稱的國家並不少見。僅以近幾十年新獨立的第三世界國家而論,冠以社會主義或宣布以社會主義為目標的國家就有三十多個。美國學者埃本斯坦和福格爾曼認為,這些國家之所以自稱社會主義,其目的有三個:第一,借助社會主義實現社會正義,第二,借助社會主義實現四海皆兄弟和世界和平的理想;第三,借助社會主義致力於製定經濟增長計劃。坦桑尼亞領導人尼雷爾關於社會主義的想法在這類國家中頗具代表性。他說:

“非洲社會主義的基礎和目的是‘擴大了的家庭’。真正的非洲社會主義者不把某一個階級的人看作兄弟,而把別的階級的人視作當然的敵人。它不主張‘兄弟’聯合起來去消滅‘非兄弟’。相反,真正的非洲社會主義認為,所有的人都是兄弟,--是不斷擴大的家庭中的成員。”

顯然,不論就其現實狀況而言,還是就其奮鬥目標而言,這類國家距離我們理解的社會主義製度還都頗為遙遠。

按照經典的對社會主義的理解,目前世界上的社會主義新國家共約十幾個。在這十幾個國家中一般都具有下述共同特征:第一,在經濟上實行公有製和按勞分配;第二,在政治上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第三,在意識形態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這些國家中,主要有蘇聯、保加利亞、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阿爾巴尼亞、古巴、蒙古、朝鮮、中國等。當然,由於上述國家各自具有不同的曆史的和民族的特點,處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同水準上,其共同特點的表現形式也不能不呈現出十分複雜的情形。

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社會主義新國家鑒別標準上的複雜性和對這一標準認識上的歧義性,不足為奇。但這卻為某些對社會主義抱有偏見的人留下了某種“口實”,用以否認社會主義,否認新國家的存在。這種人無論在西方、在東方都有,甚至在社會主義新國家內部也有。以這種“口實”否認活生生的現實,當然是愚蠢的,而且也顯得近乎荒誕。

B 走向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