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科學人才(2 / 2)

問題在於新國家如何搞科學,搞技術。

B 不重天才重人才

任何國家不僅必須有一大批治黨、治國、治軍的政治領袖,而且還必須有一大批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專門人才。前者的主要職責是高層次的戰略決策和宏觀領導,後者的主要職責是各方麵的具體決策和組織管理。對於前者,一般的曆史唯物主義教科書多有論述,對於後者,卻很少見之於哲學書籍。馬克思主義不提倡天才論,但卻講究人才論。天才是想象的神話,人才卻是活生生的現實。

無疑,任何一個新國家的長治久安,都需要一大批成熟的政治領袖;但同樣,任何一個新國家的繁榮富強,也都需要一大批卓越的專門人才。而且,就社會主義新國家的實際情況而論,恐怕對於後者有更大的緊迫感。這是由於曆史的文化落後與現實的建設需要雙方麵造成的多因一果。這個建設人才的問題,俄國遇到過,中國遇到過,其他國家也遇到過。

人才是與知識聯係在一起的,知識是與科學聯係在一起的。人才需要科學,科學需要人才。因此,現代化建設中的各種問題,當然也包括科學發展中的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人才問題。

在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中,人才問題講得最多的還是鄧小平同誌。早在70年代,他就發表專門講話,要求“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近年來,他又多次強調,搞現代化,搞改革,發展科學技術,關鍵在人才。他說:

“事情成敗的關鍵就是能不能發現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其實,這幾年來我們宣傳的重視知識,重視科學,重視人才,重視知識分子,這都是一回事。要重視知識,重視科學,就得重視人才,要重視人才,就必須重視作為人才的主要來源的知識分子。沒有廣大的知識分子,就沒有人才的培養,人才的發現和使用就是一句空話。

重視知識分子問題,說到底是一個知識分子政策問題。有沒有一套正確的政策,能不能把它落到實處,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的相當一段時期裏,我國的知識分子政策是不正確的。在政治上把他們劃到“資產階級”一邊,不予信任;在工作上不能給他們創造起碼的條件,使其盡力;在生活上不能給他們解除後顧之憂,使其盡心。這種政策無疑阻礙了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調整了知識分子政策,明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並力求在工作和生活上盡可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困難,收到了一定的實效。但是,由於種種曆史與現實的原因,有關方麵的問題還是不少的,還有待於進一步努力。

知識分子是國家的寶貴財富,能否振興國家與能否發揮他們的作用,關係極大。外國一個研究組織認為,考察一個國家現在的知識分子政策,就可以大致確定該國家在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民族之林中所處的位置。這話在一個方麵反映了問題的實質,應當引起重視。

毛澤東同誌引用過兩句龔自珍的詩,以表達他期待人才的心情,叫做:“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社會主義時代的“天公”,實在就是新國家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