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英國篇2(3 / 3)

戰爭經曆

富勒從小沒有接受多少正規教育,在上學期間成績就很不好。考慮到這些實際情況和他的未來前途,在富勒18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想方設法給他找了一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的入學考試名額。雖然基礎很差,但經過一年“填鴨”式的文化補習後,富勒居然順利通過了學院的考試,但是這樣還並不能取得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的後備軍官的學生資格。富勒在身高、體重等方麵都未能達到學校的要求。已經19歲的富勒這時身高才1.63米,體重也隻有51公斤,大家都叫他“醜小鴨”。這時學校雖然允許富勒參加課程學習,但要求他必須在學業結束前達到相關要求,否則將取消他的候補軍官資格。

“醜小鴨”的綽號和學校的種種要求刺痛了富勒的自尊心,也激起了他的鬥誌。他決定要一邊鍛煉身體,一邊發奮讀書。在校期間,富勒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大量人文學科的著作,哲學、藝術、曆史、文學等方麵無不涉獵。其涉獵之廣、數目之多即使在今天來看,也是令人吃驚的。

經過不懈的努力,富勒不僅在學業上達到了學校的要求,而且身體素質也有了明顯地提高。一年後,英國陸軍修改了後備軍官在身高、體重等方麵的要求,富勒都達到了標準。“醜小鴨”終於變成了“白天鵝”。

1918年,富勒被調到英軍總參謀部主管坦克部門的工作。當時他已經40歲了,卻還扛著一副中校肩章。在總參謀部中校無疑是低級軍官。與富勒資曆相同的,有些比他年齡小的都已經升為少將。而以當時富勒的經驗、能力和資曆,他已經具備了少將資格。

在這年年初的時候,英國陸軍司令部曾考慮過讓富勒出任旅長。這是一個可以提升為少將的職務,但當時總參謀部出於富勒在坦克戰方麵的理論建樹和豐富實踐經驗的考慮,也準備讓他出任總參謀部主管坦克的參謀,而一個參謀想要提升到少將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麵臨選擇時,富勒有些猶豫了,畢竟將軍軍銜對於一名軍人來說是一個極為崇高的榮譽。富勒斟酌再三,還是選擇了後者。因為他很清楚,研究裝甲戰理論,從事軍事曆史的鑽研,才是他一生要為之奮鬥的事業。擔任主管坦克的參謀將會對他的研究有幫助,而出任旅長將會使他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遠。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富勒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不然的話,也許英軍會因此多一名優秀的旅長,但西方軍事史上卻會少一位偉大的軍事思想家。

坦克、戰艦和飛機是現代戰爭中陸海空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武器,最早提出來用強大艦隊去奪得製海權的牛人是美國的馬漢將軍,最早提出來把飛機用於大規模轟炸的牛人是意大利的杜黑將軍,這倆咱們前麵都侃過了。那最早提出來大打坦克戰的牛人是誰呢?現在咱侃得就是他——英國的富勒將軍,江湖人送美譽“裝甲兵之父”。

富勒生於牧師家庭,畢業於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此君身材瘦小,個性鋒芒,屬於那種為了扞衛自己思想不惜與別人拚命的主。他的大腦裏儲存了太多太多的奇思妙想,堪稱一位超級天才,但他一天到晚總是一副盛氣淩人的模樣,所以盡管他很聰明很能幹,卻在軍界並不討人喜歡(所以說有時就算很聰明也得低調點哦)。早年間的時候,富勒對步兵戰術最感興趣,天天悶頭琢磨步兵怎麼個打法才能達到最好效果。後來一種鐵甲怪物——坦克誕生了,富勒馬上被這個新奇的東西吸引,從此把一腔熱血都用於研究裝甲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建立了坦克軍團,38歲的富勒當上了軍團的參謀長。富勒堅信,這種鐵甲怪物將會給戰爭帶來驚天巨變;如果一支軍隊能有數千輛坦克一起出擊,那麼戰爭必定勝利!不過很多英國軍界的頭頭們都是騎兵迷,對坦克這個新產品很懷疑——就那麼一個笨重怪異的玩意兒能比戰馬還管用嘛?後來頭頭們聽了富勒的苦心勸告,準備試試看,一開始的效果還挺好,但後來卻出事了——在帕斯尚爾戰役中,兩百多輛坦克“嚴重堵車”,嚴重失敗!但富勒覺得,這也不能冤枉人家坦克,因為地形不好,坦克應該在平坦、幹燥的地域作戰,您硬是讓他去跑溝壑不平的爛泥地,能不出事嘛。後來富勒想了個辦法,讓坦克背著一些棍子樹枝作戰,遇到塹壕時就把它們扔到裏麵,這樣坦克就能順利開過去了。

在1917年著名的康布雷戰役中,富勒成功地進行了坦克戰,當時英軍出動了378輛坦克,對綿延9.6公裏的德軍防線發動了大規模突擊,連續突破四層塹壕障礙,縱深6.5公裏,繳獲100門火炮,俘虜四千名德軍。英軍隻損失了一千五百人。後來有人算了,如果不用坦克,按傳統的步兵進攻,最起碼得死傷四十萬!這次戰役標誌著裝甲坦克戰爭時代的到來。

富勒特別高興,他早就說過坦克的潛能是無限的。接著他鼓搗出來個“1919計劃”,提議用四千兩坦克突破敵軍防線,直逼德國本土,空中則用飛機來轟炸配合地麵部隊作戰。沒想到,這個計劃剛搞出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結束了,富勒很鬱悶,他的偉大計劃成了永遠的遺憾。但是這個計劃卻被其他國家使用了,坦克衝鋒,飛機轟炸配合,二戰中很多國家都是這種打法,尤其是納粹德國,把這種打法發揮到了極致!

一戰後的富勒繼續搞他的坦克戰,但戰爭結束了,軍界的頭頭們就不會用坦克了,沒有人相信坦克會成為陸戰的主角。一戰時的英軍司令黑格元帥就說,坦克僅僅是人和馬匹的輔助工具而已。富勒很氣憤,為了他的坦克,天天和那幫反對者吵架、抗爭,還開始寫書撰文使勁宣傳,這是一個人和一群人的鬥爭。富勒奮筆疾呼:坦克將成為陸戰主角,能贏得大的戰爭!塹壕戰過時了!像法國的馬奇諾防線貌似很強大,但早晚有一天會成為法國軍隊的墳墓!軍界頭頭們實在無法忍受這個猖狂的家夥,富勒在陸軍中也混不下去了,最終於1933年以少將軍銜退役。

退役後的富勒依然執著,繼續大力宣傳他的裝甲戰理論,雖然還是沒人搭理他。他也隻有在文章裏做做他的“裝甲戰之夢”。如果真的有人讓他指揮一支大規模的裝甲部隊去衝鋒陷陣,那他簡直能樂瘋了。遺憾的是直到1966年去世,他也沒能“披甲上陣”。

富勒的裝甲戰思想在當時的英國不受重視,但很多大腦前衛的軍官還是窺見了坦克的巨大威力,諸如法國的戴高樂、美國的巴頓、俄國的朱可夫等。尤其是德國的古德裏安,後來在希特勒的支持下,一手打造了威震世界的德國裝甲部隊。二戰期間,富勒的思想被古德裏安實現,德國坦克橫掃歐洲,碾碎了英法的帝國舊夢!

道丁

人物簡介

道丁,全名休·卡斯沃爾·道丁,(1882年4月24—1970年2月15),1882年4月24日出生在英國蘇格蘭的鄧弗裏斯郡的小學校長家庭。

生平介紹

道丁1882年生在英國蘇格蘭的鄧弗裏斯郡。1899年,考入沃爾威奇軍事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畢業後進入炮兵部隊任職,先後在直布羅陀、錫蘭和香港指揮炮兵分隊。1911年,考入坎伯利參謀學院,主修兩年炮兵課程。學習期間接受飛行訓練,獲得皇家航空俱樂部證書。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參加英軍皇家航空隊,在短期內曆任多佛爾“運輸營”主任、飛行中隊長、飛行觀察員、皇家航空隊司令部參謀、第9飛行中隊中隊長,稍後進入布魯克蘭茲航空無線電學校。此後,在歐洲戰場任飛行中隊長。1916年,任第9飛行大隊大隊長,率部參加索姆河戰役和瑪恩河戰役。盡管希望重返炮兵部隊,最後還是被留在新組建的皇家空軍服役。1919年,晉升為準將。1926年出任空軍訓練局局長。1929年,任殲擊機軍區司令,並於1930年9月成為空軍委員會主管補給和研究的委員。1936年7月,出任殲擊航空兵司令,將司令部設在本特利普裏奧雷,致力於組建和訓練事務。1938年,被告知將於1939年7月退役,後來因故一再改期,直到1940年8月最後確定退役,但其時不列顛空戰正酣,已經欲退不能。1940年7月15日,英國殲擊航空兵司令部下轄4個航空兵群,共55個中隊。發動不列顛空戰的是納粹德國空軍的3個航空隊。不列顛空戰始於1940年7月10日,終於1940年11月底。空戰期間,德國空軍被擊落1818架,英國皇家空軍損失995架飛機。1940年11月25日悄然離職。1943年,被英國國王賜封為男爵。但是,仍未能獲得皇家空軍元帥軍銜。1970年2月15日,在英格蘭的肯特郡去世。

戰爭經曆

1899年,英布戰爭爆發後,道丁考入沃爾威奇軍事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1911年,道丁考入坎伯利參謀學院,主修兩年炮兵課程。盡管感到騎兵和新聞課程對於炮兵軍官來說比重過多,但他從來沒行抵抗。道丁在校期間因經常低頭沉思而獲得綽號“拘謹的道侗。

在坎伯利參謀學院期間,道丁常早起擠車去布魯克蘭茲飛行學校,每次接受1小時40分鍾的飛行訓練,以獲得皇家航空俱樂部證書。獲得證書之後,從參謀學院畢業的道丁於1914年初來到中央飛行學校接受進一步的飛行訓練,以獲得皇家航空隊的飛行徽章。道丁從飛行學校 畢業後即回到懷特島的要塞炮兵部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道丁參加英軍皇家航空隊,在短期內曆任多佛爾“運輸營”主任、飛行中隊長、飛行觀察員、皇家航空隊司令部參謀、第九飛行中隊中隊長,稍後進入布魯克蘭茲航空無線電學校。1916年晉升為中校,稍後出任第九飛行大隊(直接由皇家航空隊司令特倫查德控製)大隊長。道丁率部參加索姆河戰役和瑪恩河戰役後不久即晉升為上校,回到英國。戰爭期間,道丁曾因作戰指導問題與特倫查德發生數次爭執。

盡管希望重返炮兵部隊,道丁最後還是被留在新組建的皇家空軍服役。1919年,道丁晉升為準將。

1929年,道丁奉命前往巴勒斯坦考察阿拉伯-猶太問題之後,返回英國任殲擊機軍區(殲擊航空兵司令部的前身)司令,並於1930年9月成為空軍委員會主管補給和研究的委員。道丁向來注重發展空軍武器裝備和工程技術,如颶風式戰鬥機和噴火式戰鬥機的研製與定型,雷達的研製與運用,空地無線電聯絡等。

英國皇家空軍於1936年組建數個特種司令部:殲擊航空兵司令部、轟炸航空兵司令部、海岸航空兵司令部等。1936年7月14日,道丁出任殲擊航空兵司令,將司令部設在本特利普裏奧雷,致力於組建和訓練事務。

1938年,道丁被告知將於1939年7月退役,後來因故一再改期,直到1940年8月最後確定退役,但其時不列顛空戰正酣,道丁已欲退不能。後來道丁隻好如此自我解嘲:不列顛空戰期間“我從來就不知道自己所處的準確地位”。

發動不列顛空戰的是納粹德國空軍的3個航空隊:以阿爾貝特·凱塞林空軍元帥為司令的第2航空隊,以胡戈·施佩勒空軍元帥為司令的第3航空隊和以施通普夫上將為司令的第5航空隊,裝備的主要機種有單引擎Me109戰鬥機、雙引擎Me110戰鬥機、高空轟炸機和斯圖卡俯衝轟炸機,集結的作戰飛機共2669架。

不列顛空戰始於1940年7月10日。在空戰第一階段即7月10日至8月23日,德國空軍主要攻擊英吉利海峽的護航船隊、襲擊南部港口,企圖誘殲大量英國戰鬥機,為實施“海獅”登陸行動作準備。道丁指揮部屬綜合使用戰鬥機、雷達和高炮,有控製地集中戰鬥機(在較遠的北部保留部分後備力量以對付德國空軍的縱深攻勢),采取從各個方向截擊的作戰方式。戰至8月12日,道丁所部以損失150架飛機的代價致使德國空軍損失286架飛機。接著,德國空軍在“鷹日”(原為8月13日,因氣候不佳而改為8月15日)以第2航空隊和第3航空隊的大量飛機分4批企圖突破東南部防禦,另以第5航空隊對英國北部實施突襲。道丁預料到德軍的行動,指揮北部和南部的戰鬥機適時迎擊,擊毀75架德國飛機。德國空軍仍不罷休。8月13日至23日,德國空軍損失290架飛機,空中攻勢受挫,而英國戰鬥機則損失114架。在空戰的第二階段即8月24日至9月27日,德國空軍企圖打開通往倫敦的空中通道,以消滅剩餘的英國戰鬥機並摧毀其地麵設施和飛機製造廠,隨後對倫敦實施集中轟炸。道丁命令派遣盡可能多的戰鬥機去保護南部的飛機製造廠,並對進攻地麵設施的敵機實施截擊。從8月24日至9月3日,德國空軍對英國機場和飛機工廠發動35次大規模襲擊,並在作戰過程中加強了戰鬥機對轟炸機的護航,這對英國殲擊航空兵乃是嚴峻考驗。從8月24日至9月6日,德國空軍損失380架飛機,英國空軍則消耗286架戰鬥機。從9月6日至10月5日,盡管道丁的殲擊航空兵頑強作戰,倫敦仍遭到38次嚴重晝間空襲和數次盲炸式夜間空襲,道丁及其殲擊航空兵因而招致不少責難。但是,德國空軍集中轟炸倫敦而未去轟炸空軍基地和雷達站,英國空軍遂得以恢複元氣。道丁逐次增強殲擊航空兵力量。從9月7日至10月31日,德國空軍損失433架飛機,英國空軍則損失242架戰鬥機。此期空戰的結果,便是德國將“海獅”登陸作戰無限期地推遲。在空戰的第三階段即10月初至11月底,德國空軍無可奈何而又漫無目的地轟炸倫敦、考文垂及大居民區,道丁竭盡所能組織並指揮殲擊航空兵作戰。1940年11月底,不列額空戰結束。7月10日至11月中旬,德國空軍被擊落1818架,英國皇家空軍損失995架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