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一個春天來臨,亨利·格林捧著這隻年輕的大雁回了它曾經“落難”的地方。令她感到意外的是這隻性情乖巧的大雁突然失去了控製,它繞著亨利·格林飛了一圈之後便消失在遠方的天空。就在這隻大雁消失的方向,兩天之後一個生機勃勃的雁群光顧了這裏,眼含熱淚的亨利·格林這一次斷定,那隻大雁正幸福地排列在雁群之中。

這隻迷失的大雁用艱難的跋涉和幸福的回歸報答了曾經關注並幫助過它的人們,也為雁群帶來了莫大的驚喜。可以想像,北上的雁群會興奮地接納一個又一個回歸者,它們從來沒有對掉隊的同伴失去希望。

人類同樣需要這種信念:永遠不要在艱難中失去希望。當胸懷夢想的企業領導者不幸遭遇挫折的時候,他們迷失的“雁群”正是一種在艱難中磨礪自己的精神,失去了這種精神,他們將永遠迷失下去。

大雁斷了一隻腳自然是很痛苦的,但是因此而保存了性命,就是聰明的選擇,所謂“斷尾求生”。當領導者麵臨艱難的抉擇時,也應該像求生的大雁一樣,果斷地做出取舍,不要猶豫不決,才是高效率的執行者。

在決策上,有這樣一個事例,美國奇異公司的前CEO威爾迅曾經把許多業績不佳、名次排在業界前兩名以外的事業部門關閉。同樣,某家美國銀行把七百多億元的不良資產出售給資產管理公司。當他們做出選擇和放棄時,都是痛苦的,但是為了整體的利益,經營者必須當機立斷,拿出勇氣和魄力做出果斷的決定,才會有機會重新開始,獲得新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具有這種優秀品質的人並不是很多,相反地,隻要你認真觀察周圍的人,有很多人都是在關鍵時刻左顧右盼,進退兩難,就在這種情況下錯過了時機。作為一名成功的領導者就一定要雷厲風行,這樣才不會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個人成長過程中麵對選擇與取舍時,也要學會在思考後當機立斷。隻有這樣才會不拖延時間與機遇,提升企業與個人的效率。

先哲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猶豫不決是以無知為基礎的。”這是因為這類人對事物、對工作的處理方式,總是缺乏快速、敏捷的分析與判斷。對工作缺乏全局的理解和判斷,不能審時度勢,不能抓住問題的要害,因而顯得非常沒有效率。所以,英國大文學家莎士比亞說得好:“智慮是勇敢的最大要素。”

因此,猶豫不決,是效率的敵人,也是成功的障礙。俗話說得好:“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在患得患失之後你會發現機會已經溜走了,那麼。再埋怨和懊惱又有什麼用呢?有勇氣、有智慧、有膽略的人是不會猶豫不決的,他們懂得把握機會、速戰速決,效率是高效能人士的追求目標,隻有牢牢把握住效率的先機,才會與成功越來越接近。如果受過地獄的煎熬,應付工作就輕鬆自如!如果經過痛苦的曆練,實現目標是理所當然!

3.英雄自戕

當雁群結束了一段旅程、雙腳堅實地踏上一方土地的時候,就預示著它們即將開始為下一次的遷徙養精蓄銳。

遷徙是候鳥的宿命,但大雁選擇了團結起來與命運抗爭。隻要擁有了團隊的力量,大雁就不再畏懼風雨,不再甘受天敵的欺淩。然而,很多大雁卻在遷徙途中死了,那些客死異鄉的昔日英雄,被殘酷的自然界拋棄,它們揮手帶走的,隻有曾經帶給它們無數光榮的遷徙夢想。

由此上溯,我們可以發現,大雁英雄的離去,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浩大的潮流,曾經帶給雁族巨大成功的領頭雁們黯然死去,更多的領頭雁在數千公裏的遷徙途中依然老去,隻能退位讓賢。

一個人會經曆生、老、病、死的過程,團隊也是一樣,要經過4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從產生、興盛,最後走向衰亡。

激蕩,升騰,沉浮,英雄人物總是屬於一個時代創造奇跡,而在另一個時代中悄然淹沒。走上神壇與飄然而去,本是平常,重要的是,落幕的時候,以何種方式離去。

大雁的每一次遷徙都要付出很大的犧牲,但是,大雁族群為了長期的生存和繁衍下去,它們不得不選擇這樣的犧牲,英勇離去。在此,我想到了政治領域的英雄人物戴高樂的離去,戴高樂可以給予我們更多啟迪,這位獨立運動的英雄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締造者,因為威信太高,法國有陷入獨裁統治的危險,當很多人遊行要求“戴高樂滾到博物館去”的時候,戴高樂決然地用自己一直孜孜以求的民主方式,將自己的命運交給全體法國人民裁決,最後,全民公決卻導致了戴高樂下台,戴高樂自己埋葬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但是,在下台前,很多人愛他又恨他,在他下台後,他卻贏得了幾乎所有人的尊重,因為他為了尊重國民的理想,不惜英雄自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