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和尚別鬧(1 / 3)

這山門可真是高聳入雲啊!

它直接“侵占”了翠嶺,仿佛在說:“這片山嶺歸我了!”

佛殿則似乎是把青雲當作了自家的後院,直接“接”上了青雲。

鍾樓和月窟緊密相連,它們之間的友誼真是跨越了時間和空間啊!

經閣則和那些峰巒站成了一排,它們可能在討論誰是最高的吧。

香積廚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通向一泓泉水,看來這裏的和尚們做飯用水可都是源自於這泓清澈的泉水哦!

眾僧寮納四麵煙霞,這畫麵就像是在看一部玄幻電影一樣。

老僧方丈在鬥牛邊打坐,他的禪意似乎已經和周圍的雲霧融為一體了。

一隻白麵猿時常給方丈獻上一些野果,它可能是方丈的忠實粉絲吧。

而方丈則會敲擊木魚,仿佛是在為這隻白麵猿伴奏。

黃斑鹿則每天銜著鮮花,向寶殿供養著金佛。

七層寶塔高聳入雲,仿佛是通向天際的捷徑。

每個來到這裏的聖僧都會被這座寶塔所震撼,它是這個寺廟的標誌性建築。

當時,真長老邀請趙員外和唐僧到方丈室。

長老讓員外坐在客席上,而唐僧則走到下首,坐在禪椅上。

員外看著唐僧這樣,就附耳低語:“你在這裏出家,怎麼能對著長老坐呢?”

唐僧說:“我不懂這些規矩。”

於是就起身站在員外肩膀後麵。

麵前的首座、維那、侍者、監寺、都寺、知客、書記,依次排立在東西兩班。

莊客們把轎子安放好後,就一起把盒子搬到方丈室來,擺在麵前。

長老說:“為什麼又帶禮物來?寺裏已經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香火了。”

趙員外說:“這隻是些小薄禮,不足以表達我的謝意。”

道人、行童收拾好了禮物就離開了。

趙員外起身說:“有一件事要告訴堂頭大和尚:趙某我曾經許下了一個願望,在上刹寺剃度一名僧人,度牒詞簿都已經準備好了,但到現在還沒能剃度。

現在我這個表弟姓魯,是關西的軍人出身,因為見識到了人世的艱辛,所以願意放棄世俗出家。

我懇請長老收錄他,看在我的薄麵上,為他披上袈裟成為僧人。

所有需要的東西,我自己會準備好的。

還望長老成全,那就太感激了!”

長老聽後,回答說:“這個事情能夠光大道人山門,很容易辦到,請先拜茶。”

隻見行童端出了茶來。茶喝完後,行童收了茶具。

真長老便叫來首座和維那,商量如何給這個人剃度,並吩咐監寺和都寺安排齋食。

首座和其他僧人自己商量說:“這個人不像是出家的樣子,眼睛看起來還很凶惡。”

眾僧說:“知客,你去邀請客人坐下來,我們跟長老商量一下。”

知客就去客館裏邀請趙員外和唐僧到座。

首座和眾僧稟告長老說:“剛才這個要出家的人,長相難看,表情凶狠,不能給他剃度,以免日後拖累山門。”

長老說:“他是趙員外的好友,怎麼能丟下他的麵子呢?你們先不要懷疑,讓我看看。”

長老焚起一炷信香,坐上禪椅,盤腿而坐,口中念念有詞,進入禪定去了。

一炷香過後,他回來對眾僧說:“隻管給他剃度吧。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

雖然現在凶狠頑固,但命中注定是不凡的,你們都比不上他。記住我的話,不要推阻。”

首座說:“長老隻是護短,我們隻能聽他的。不勸他了,勸也不聽,就這樣吧。”

長老開始準備齋飯,邀請趙員外等人在方丈室共享。

吃完之後,監寺打出了賬單。

趙員外取出銀兩,讓人去買辦物料。

寺裏的僧鞋、僧衣、僧帽、袈裟、拜具等一兩日都準備齊全。

長老選了個吉日良時,命令敲鍾擊鼓,聚集所有大眾在法堂內。

大家整整齊齊,五六百僧人,都披著袈裟,來到法座下合掌作禮,分成了兩班。

趙員外拿出了銀錠、表禮、信香,在法座前禮拜了。

表白宣疏結束後,行童引導唐僧到法座下。

維那教唐僧除了頭巾,把頭發分成了九路綰起來。

然後淨發人開始剃頭發,先剃了一圈,準備剃胡須時,唐僧說:“留點胡子也好。”

眾僧忍不住笑出聲來。

真長老在法座上說:“大家聽我說個偈言。”

念道:“寸草不留,六根清淨,與你剃除,免得爭競。”

長老念完偈言,大喝一聲:“咄!全部剃掉!”

淨發人一刀下去,全部剃了。

首座拿著空頭度牒上法座前,請長老賜法名。

長老拿著度牒,說:“靈光一點,價值千金,佛法廣大,賜名智深。”

長老賜名後,把度牒轉下來,書記僧填寫了度牒,付給唐僧收受。

長老又賜法衣袈裟,教唐僧穿上。

監寺引著唐僧來到法座前,長老用手給他摩頂受記道:“一要皈依佛性,二要歸奉正法,三要歸敬師友,此是三歸。

五戒者:一不要殺生,二不要偷盜,三不要邪淫,四不要貪酒,五不要妄語。”

唐僧聽不懂禪宗的答應語,便直接說:“灑家記得。”

眾僧都笑了起來。

趙員外搞了個大聚會,請了一堆和尚到他家雲堂裏坐。

和尚們一坐下,趙員外就開始焚香、設齋供奉,那場麵就像是在拜大神。

大小職事僧人,都有禮物送上,估計是想讓這些和尚們多多念經,保佑他們全家幸福健康。

在眾僧中,有一個特別的嘉賓,他就是唐僧。

趙員外特地引他去參拜了眾師兄師弟,估計是想讓他們認識一下這位傳說中的英雄。

然後,趙員外又把唐僧引到僧堂背後叢林裏選佛場坐地,這地方怎麼選的啊?

選在叢林裏,難道是為了讓唐僧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熏陶嗎?

當夜,聚會進行得順利,沒有什麼特別的狀況發生。

不過,這讓大家感到有些無聊,畢竟聚會的主要看點就是唐僧,他現在又坐在叢林裏,這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怎麼過啊?

不過,唐僧倒是不在意,他本來就是個隨和的人。

坐在叢林裏,他也能自得其樂,還和其他和尚一起談笑風生。

看來,不管是在梁山還是在大戶人家,唐僧都能輕鬆適應,真是讓人佩服啊!

第二天,趙員外要走了,他向長老告辭,但長老還是舍不得他離開。

早齋結束後,眾僧人都送趙員外到山門。

趙員外合掌說:“長老在上,眾師父在此,凡事都要慈悲為懷。

我是個大老粗,早晚禮數不到,言語冒犯了清規,希望長老看在我薄麵的份上,就原諒我吧。”

長老笑道:“員外放心,我會慢慢教他念經、誦咒、辦道、參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