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梅花嘴上沒把個門,這事兒沒幾天給陳氏聽去。
張良友跟陳氏不想讓關全資助趙家。
趙家前幾年的架勢,明擺著就是跟阿如兩個斷了親情,如意來關家這麼些年,他趙啟財來瞧過娃兒一回沒有?
更別提那幾年李氏做下的缺德事兒,是咋樣跑去縣裏頭鬧事兒去的?噢,關家發達了她母子兩個就想打著鋪子的主意,前頭倩倩跟阿如鋪子沒開起的時候,他趙勇不是跟野寡婦混搭在一塊麼?咋一聽說關家開了鋪子就不肯和離?他老趙頭又不是不知道這些事兒,他出麵主持過一次正義沒有?沒出麵,就是他也跟著沒安啥好心!
他趙啟財壓根沒對倩倩跟阿如兩個施過啥恩情,眼下日子艱難了,關家就得幫襯著?沒這好的事兒!
再者說,一畝地不算個啥,可真租給趙家人,往後不是又來往上了?對趙家,就該老死不相往來,好容易撇清了,這時候再起啥交情,讓人心裏頭不美氣,不痛快!
總而言之,趙家,該著倒了大黴,就衝他屋前幾年辦的事兒,老天也懲罰他屋非得好好過幾年苦日子。
張良友跟陳氏死活也不同意,說出的話兒又在理,關全抵不住丈人跟丈母娘出麵阻攔,到底也就聽從了他們的意思,今個大清早的,悄摸從地窖裏頭取了幾袋子糧食,趁著天剛蒙蒙亮,拉到趙家去擱在了門前。
也算是替著如意,仁至義盡了!
下午趕到縣裏來,跟如意大致說了說,隻說是跟她嫂子商量過了,往後還是別跟趙家起啥交情的好,幫襯的事兒也就罷了,今個去他屋,給送了些糧食,那麼些糧食,夠他屋鬆快一陣兒的,也就是看在她的份上,要不是她,趙家再落魄,自家也決計袖手旁觀著。
如意聽了,也不算吃驚,見關全說起幾年前的事兒,臉色沉了下來,忙勸他消消氣,“都多少年的事兒了?李氏現在早不是趙家人,你還生這閑氣做啥?”又說:“關大哥,我聽你跟我嫂子的,你倆啥想頭,我就啥想頭,前頭回屋跟你倆商量這事兒時,不就說了嗎,幫不幫的,非得全家人同意才行,我是咱家的人,就得念著咱家人的想頭,哪能全由著自己?”
關全這次專門縣裏跟她商量來,也就是抱著說服她的念頭,來時也跟梅花商量過了,如意畢竟不是幾年前的小不點兒,現在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頭,萬事也不能迫著她,總要跟她商量著,她要真放心不下趙啟財,跟他爭執起來,實在不行,就隻能依著她的意思,給趙家租去一畝地得了。
有啥辦法?到底是他妹子,丈人丈母娘就是再反對,他怎麼也不能為著這個跟妹子不歡氣。
這會兒見她痛痛快快順著自己的意思,沒因不幫襯趙家的不高興,登時感覺到一陣兒放鬆。當下也就撂了話兒,“咱屋也不是那麼不近人情的,也不能看著趙啟財窮的餓死的份上,真有那麼一天,你嫂子爹娘就是攔著,咱也不能眼睜睜不管,那好賴養過你那麼些年不是?”
如意點點頭,笑著咧他:“行了,關大哥,能不說這個了不?我又不怪你跟我嫂子?”怕他不信,又道:“就像張家嬸子說的,趙家順當日子過了太多年,也該吃吃苦,捱捱苦日子,今後大勇哥出來了,才知道拚搏努力。”
她心裏頭無比清楚,關家、馮家兩家才是她如今該珍惜的家人,不論什麼人,什麼事兒,也不值得讓他們跟著為難憋屈,不能因為自個心軟,就拖著全家人一塊去辦不想辦的事兒,即使是趙家,也不成。
王氏知道了這件事,倒是勸了如意一回,見她並沒因這個想不開,暗暗的也歡喜,她雖是個凡事不愛計較的老實婦人,卻也有著當娘的私心,如意歸了家,就不願意她往後再跟趙家有瓜葛,再者說,如意小時候在趙家受的苦難多,為這個,全家人一致對趙李氏有憎恨,一提起趙家,心裏頭全是不痛快。就算是善良無比的人,一旦憎恨起誰來,跟平常人也沒個啥兩樣,沒盼著他屋遭難已經算不錯,哪還有多餘的同情心?
如意瞧出她娘的心思,暗暗感歎李氏這些年實在是把所有人得罪了個光,就算是眼下離了趙家,大家夥也都不願意再跟趙家有啥瓜葛。
(大家周末愉快,感謝YU21YU21,SOPHIE小鞋子兩位親送來的粉紅票。以及新讀者無天送來的五張粉紅票。書評區的意見我都看到啦,該交代的情節一定會有的哈。)(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