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衝鋒陷陣,碧血黃沙(2 / 2)

僧格林沁已經得到前線回報,同時也親眼目睹剛才在炮聲隆隆中密集衝鋒的馬隊已經在敵軍陣前停滯並消失了,但沒有一個騎士是選擇往回跑,子弟兵們幾乎全線陣亡,心中不由一陣悲涼。他吩咐畢力格打出分擊兩翼的旗號給那彥圖,那彥圖見旗號,親自帶著第二隊騎兵對敵軍陣營進行衝擊。

柯利諾才緩過氣來,要不是蒙古騎兵選擇停下射箭,可能現在已經短兵相接了。他看到第二隊騎兵又麵無懼色的發動衝擊,不得不佩服這些東方騎手們的勇氣,絲毫不讓於法蘭西騎兵。然而這種密集陣型,似乎和前麵一隊蒙古騎兵沒有區別,他不明白這些蒙古騎兵為何這麼快以同樣的戰術再次衝擊;雖然勇猛並聲勢浩大,但經過剛才一仗,自己的步兵槍陣絕對有信心把他們擋在外麵,唯一的問題隻是子彈消耗太快而已。而剛才觀戰時眉頭緊鎖的蒙托邦這時也微露喜色,原來英軍集團已經在左翼行進上來了。連續的戰鼓,旗幟鮮明的英軍正整齊地列隊前行,歐羅巴的傳統勁旅果然名不虛傳。在克裏米亞戰爭中,蒙托邦也曾見識過英國近衛龍騎兵團在土耳其戰場在沒有炮火的掩護下和久負盛名的俄羅斯騎兵團麵對麵衝鋒,硬是把俄羅斯騎兵團打的後撤回陣地;騎兵出身的他深知法國王牌輕騎兵團也未必能做的更好。

格蘭特將軍在馬上用望遠鏡看了剛才激戰的場景,蒙古騎兵的英勇衝鋒雖然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卻是使用了17世紀以前的騎兵戰術。他深知這樣的騎兵隊形不可能突破現代步兵的槍陣。他從上衣口袋裏拿出金表一看,時間已到8點15分,整整晚了15分鍾,達到了他意料的效果,蒙古騎兵已經和法軍交上了火。於是命令英軍加速前進,並分出千餘步騎和舟橋部隊給布魯諾上校,令他悄悄向通惠河西部推進,伺機搭橋過河包抄僧格林沁的後方陣地。

柯利諾的士兵見蒙古騎兵們接近,正緊張地列隊進行瞄準。但在1200米處忽然整齊地分開兩隊,一隊奔向左側翼,一隊奔向右側翼,整個過程如同教科書般的精準。大戰中戰術動作能做的如此從容,可見平時訓練的艱苦和老到的沙場經驗。

那彥圖騎兵隊閃開中路之後,僧格林沁立即命令後麵的綠營軍炮隊開火,這個距離有2千多米,射程對這些紅衣大炮有點勉強,即便能射到也無法保證精準。這十幾炮打過來卻讓觀戰的蒙托邦頗為緊張,連忙命令炮兵總指揮本茨曼上校前去探查大清的炮位陣地,好在紅衣大炮射速很慢。同時指揮冉曼將軍的十二門重炮陣地前移,而施密茨上校帶領一部分步騎和4門野戰炮往東線秘密轉探馬移,企圖繞過防線偷襲八裏橋腹地。

僧格林沁從望遠鏡看到英軍集團的出現,大吃一驚。人數似乎更多,一開始探馬認定的聯軍南側主攻方向似沒錯。僧格林沁讓協領答蘭指揮埋伏的三千騎兵和額爾德尼的兩千騎兵往英軍集團包抄,同時準備調動剩下的騎兵圍攻英軍,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而主帥指揮作戰必須審時度勢,讓戰士們執行的作戰任務則需要十分清晰。

那彥圖看到左翼英軍集團上來了,帶領騎隊往英法聯軍之間的500米空檔裏插入,和右翼騎兵一起分割法軍的前鋒部,希望能夠快速包抄柯利諾率領的法軍前鋒部隊並一鼓作氣擊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