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濕型

[主症]肢體關節疼痛,遊走不定或痛有定處,得熱痛減,遇寒痛劇,甚至關節屈伸不利、腫脹或麻木,舌淡,苔多白滑或白膩,脈多沉弦緊或弦緩。

[治法]祛風通絡,散寒除濕。

[方藥]蠲痹湯化裁。藥用秦艽、桂枝、川芎、羌活、獨活、細辛、防風、桑寄生、當歸、茯苓、威靈仙、雞血藤等。

●風濕熱型

[主症]起病急,肢體關節疼痛,痛處紅腫灼熱,腫脹疼痛較劇,得冷稍舒,筋脈拘急,兼有發熱,口渴,喜冷惡熱,煩悶不安,舌質紅,苔黃膩或燥,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消腫止痛。

[方藥]大秦艽湯化裁。藥用秦艽、當歸、薏苡仁、羌活、防風、生地、川芎、黃芩、白芍、白術、石膏、忍冬藤等。

●氣血虛弱型

[主症]肢體關節酸沉,綿綿而痛,麻木尤甚,或關節變形,或肌肉萎縮,活動受限,筋脈拘急,常伴腰膝酸軟無力,麵色無華,眩暈,心悸,氣短,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調補氣血,補腎通絡。

[方藥]補中桂枝湯化裁。藥用黃芪、黨參、白術、陳皮、炙升麻、當歸、細辛、川芎、桂枝、杭白芍、雞血藤、桑寄生、淫羊藿、生薑、大棗、甘草等。

●痰濕瘀阻型

[主症]病程較長,肢體關節拘攣刺痛,肢麻行動不便,甚則疼痛難忍,手足筋脈拘急、心悸、氣短,舌淡暗,苔白滑而膩,脈多沉弦滑或沉緩無力。

[治法]化濁祛瘀,搜風通絡。

[方藥]化濁通絡治痹湯化裁。藥用黃芪、當歸、秦艽、桃仁、穿山甲、紅花、乳香、沒藥、地龍、全蠍、牛膝、生地、雞血藤、蒼術、海風藤等。

●肝腎陰虛型

[主症]病程較長,腰膝酸痛,肢體關節屈伸不利或麻木、手足筋脈拘攣,或兼有口燥咽幹,頭目眩暈,失眠,舌暗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弦。

[治法]滋補肝腎,蠲痹通絡。

[方藥]獨活寄生湯化裁。藥用獨活、桑寄生、熟地、知母、赤芍、路路通、海桐皮、豨薟草、甘草等。

二、西醫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一旦確立就意味著漫長的治療過程開始。因此,患者增強信心是很重要的。目前,由於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研究的深入,經過係統正規治療多數患者都能夠很好地控製症狀。同時,由於外科技術的提高,即使是晚期患者,經手術後也能恢複行走,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其治療原則是:健康教育,休息與功能鍛煉結合,聯合藥物治療,輔以手術治療。

治療目的是:解除關節疼痛,防止關節破壞,保留和改善關節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具體方法有:

1.理療。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氣療法及石蠟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患者感到舒適。急性滲出性病變可用冷敷來減輕疼痛。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促使炎症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並以增強藥物對局部的作用。

2.藥物治療。

(1)水楊酸鹽。阿司匹林仍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藥物。

(2)消炎痛。非類固醇抗炎藥效果較好,其鎮痛、退熱及抗炎作用都較強。

(3)芬必得。抗炎、鎮痛及退熱作用均較阿司匹林強10倍以上,副作用較阿司匹林小。

(4)皮質激素。對急性炎症有顯著療效,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多,停藥後極易複發。

(5)青黴胺。應用青黴胺治療,除使關節症狀緩解外,可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降低,類風濕因子轉為陰性。

(6)巰甲丙脯酸。

(7)雷公藤。具有消炎、抗菌、調節免疫及活血化瘀、殺蟲等作用。

(8)金製劑。可能幹擾細胞的生化反應。對關節疼痛及晨僵有明顯療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好轉,有效率可達70%~90%。

(9)免疫抑製劑。對本病有一定療效,常用者有環磷酰胺、硫唑嘌呤。

(10)免疫增強劑。如胸腺素。

三、手術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手術治療意義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承認。尤其是膝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其滑膜組織豐富,手術治療意義更大,常用手術有:

1.滑膜切除術。早期滑膜切除能有效地減輕疼痛,延緩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進程,阻止關節軟骨破壞,保護關節功能。

2.關節鏡滑膜切除術。手術損傷小,術後功能恢複快。

3.關節清理術。用於關節破壞較嚴重的患者。

4.關節置換術。適用於病變晚期,關節嚴重破壞的患者。能有效恢複關節功能,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一、避免受寒

因為寒冷是誘發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的很重要的因素,所以保護我們的關節處在溫暖的環境中可以減少關節炎的發生。

二、保健按摩

自我保健按摩簡便易行、安全性高,能起到緩解症狀及促進康複的作用。操作以局部按壓、揉搓、推拿等手法為主。在進行自我保健按摩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局部存在急性靜脈炎、淋巴管炎及各種皮膚病時,禁用自我保健按摩。

2.自我按摩時必須在身心安靜、肌肉與關節鬆弛的狀態中進行。

3.自我按摩時最好選用手及腕、肘關節無病變的上肢。如果雙上肢均有病變,自我按摩時一定要注意病變關節的活動幅度及活動量,不可過大,以防加重損傷。

4.自我按摩可與物理療法和練功體操相結合,其效果更佳。一般先行理療,再進行自我按摩,最後做練功體操。

三、適度娛樂

娛樂一般包括文娛、文藝、體育三方麵的內容。唱歌、跳舞、下棋、打牌、聽音樂、看戲、看電影、看電視等屬於文娛活動;寫詩、繪畫、詠詩、讀書、看報等屬於文藝活動;體操、太極拳、太極劍、氣功、各種球類運動、田徑運動、遊戲、騎馬、騎自行車、參觀、旅遊、打獵等屬於體育活動。

適度的娛樂活動,可以開闊患者的視野,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以減輕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有助於患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恢複良好的心理狀態,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有助於增進人際關係,建立與社會環境之間的正常關係,克服逃避環境、孤僻、衰退、離群獨處等病狀,減少生活的單調和苦悶,提高患者的興趣和熱情,陶冶情操;有助於恢複健康的心理狀態,從而促進疾病的康複。此外,適度運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及代謝,增強體質與毅力,利於改善和恢複關節的運動功能,預防關節骨質疏鬆與強直、攣縮及肌肉萎縮。